摘 要:歷史選擇題在一張試卷中所占的分值是很大的,可謂是得選擇者得天下,排除法在歷史選擇題中是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也得到了眾多老師和學生的認可。本文介紹了歷史選擇題的特點,并以列舉的形式介紹了排除法以及排除法在歷史選擇題中的作用,同時也分析了排除法在歷史選擇題中的優勢。
關鍵詞:排除法;歷史選擇題;妙用;技巧
排除法在歷史選擇題中占據很大的地位。每道歷史選擇題中有三個干擾選項,而排除法的作用就是通過自己所了解和學習到的知識將這三個干擾選項排除,剩下的一個選項即是正確答案。排除法的優勢很大,因為在選擇題當中不是每個選項的知識學生都知道,而通過排除法就可以通過學生學習過的知識將不符合本題目的選項排除,然后再選擇時就會輕松多了。
1 歷史選擇題的特點
歷史選擇題是由題干及選項組成,題干的涉及面很廣,例如一個歷史故事、歷史典故或者是某個朝代的重大事件,這些都有可能成為歷史選擇題的題干,而歷史選擇題的選項經常是一些意思相近的內容,使學生在考試中混淆[1]。
歷史選擇題分為幾種形式,有肯定型選擇題、否定型選擇題、比較型選擇題、排序型選擇題、時空型選擇題、因果性選擇題、程度型選擇題、材料型選擇題[2]。
1)肯定型選擇題:直接提問歷史概念中的含義、特點等。
2)否定型選擇題:直接選擇錯誤的選項。
3)比較型選擇題:提問兩個不同歷史事件的共同點或者不同點。
4)排序型選擇題;將選項中的內容按照時間或者邏輯順序排序,這類題型一般都是對歷史事件的時間進行排序。
5)時空型選擇題:根據時間推算歷史事件。
6)因果性選擇題:主要考察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
7)程度型選擇題:主要考察在某個歷史時代發生的最重要的事情或者是對歷史有重大影響的事件。
8)材料型選擇題:給出材料供考生分析發生的事件和時間,然后提出相關的問題。
2 排除法在歷史選擇題中的作用
2.1 排除錯誤選項
例題①:1847年6月,正義者聯盟改名為共產主義同盟,以“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新口號代替“人人皆兄弟”的口號,并規定同盟的目的是:“通過傳播財產公有的理論并盡快地求其實現,使人類得到解放。”這一變化說明( )
A.共產主義者同盟接受了馬克思的革命理論
B.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推動了無產階級的斗爭
C.工人運動在歐洲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開始興起
D.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
解析:根據上述的材料,A選項說的是共產主義者同盟接受了馬克思的革命理論,而正義者同盟的名稱、口號都發生了更改,并且名稱、口號、目的都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內容,說明他們接受了馬克思的革命理論,所以A選項肯定是正確的;B選項是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推動了無產階級的斗爭,但是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實在1848年,所以通過這個時間可以了解到B選項肯定是錯誤的,直接排除掉;C選項說的是工人運動在歐洲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開始興起,而工人階級開始興起時在19世紀30年代,所以C選項是錯誤的,直接排除掉C選項;D選項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而社會主要矛盾應該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所以D選項是錯誤的,排除掉D選項就算不清楚A選項是否是正確的也能知道A是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所以這道題的正確選項是A。
2.2 排除無關選項
例題②:傳統觀點認為,英國成為工業革命發源地,是因為英國最早具備了技術、市場等經濟條件;后來在研究者認為,其主要原因是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又有學者提出煤鐵資源豐富、易于開采等自然條件是其重要的因素。據此可知,關于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發生的認識()
A.只能有一種正確合理的觀點
B.隨著研究視角拓展而趨于全面
C.缺少對歐洲其他國家的觀察
D.后期學者研究比傳統觀點可信
解答:看了材料,首先看A選項,只能有一種正確合理的觀點,從歷史的發展角度看這個問題,我們清楚有很多觀點之間是沒有必然的聯系的,所以不可能只有一種觀點是正確的,所以A選項是錯誤的。B選項是隨著研究視角拓展而趨于全面,這個材料反映了對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發生的原因這一問題的認識,在不斷地發展,從經濟條件,到政治條件,再到自然條件,思考視角不斷拓展而趨于全面,所以B選項是正確的;C選項是缺少對歐洲其他國家的觀察,通過這個材料看不出這個條件,所以C選項就與這道題沒有關系,所以肯定得排除掉,C選項是錯誤的;D選項是后期學者研究比傳統觀點可信,這個選項和C選項相同,在材料中都沒有體現出來,所以無論說的是否正確,都應直接排除,所以D選項排除掉后就只剩B選項是正確的了,所以正確答案是B。
3 排除法在歷史選擇題中的優勢
在做歷史選擇題時,因為自己對于歷史知識的混淆和模糊,使得一旦題目的混淆能力強的話就會變得無從下手,這時就體現出了排除法的作用。排除法可以有效的將自己了解到的知識排除或者選出,如果排除的話就可以在剩下的選項中繼續選擇,如果將三個都排除掉的話就可以直接選出正確的答案,如果自己了解的選項恰巧就是正確答案,那么就可以直接選擇出即可[3]。
排除法和其他方法比有他自身的優勢,運用排除法可以減少學生由于其他歷史知識的混淆而干擾思路,使學生在考試中不必太緊張;排除法在歷史選擇題中的排序問題也有解決的方法,把自己不清楚的時間選項排除,將清楚了解的時間或者事件排序,然后根據選項看看符合自己現在所選的有哪幾個選項,如果有不同的就可以直接排除,減少自己的判斷時間;如果遇到選擇題中題干是大段的材料也是沒有關系的,排除法依然可以解決問題,自己首先通讀材料,可以了解到材料說的是什么時間、地點、人物,再看選項,如果不符合材料所述的內容或者和材料沒有任何關系,就可以直接排除掉,這也是排除法中經常用到的排除無關選項的方法。
排除法屬于逆向思維,是在不能或無法確認某個判斷的正面解釋的情況下從反面角度進行考慮,加以判斷并得出正確的結論。排除法既可以運用到知識不夠全面的學生,也可以讓學習較好的學生更快地排除錯誤選項,從而提高每個學生的答題效率和正確率[4]。初中歷史題的設計面積也是比較廣的,想要抓住每一個知識點確實有些難度,所以合理地運用排除法可以解決學生這一難題,同時通過這種方法可以節省完成選擇題的時間,為后面的簡答題提供更多的時間。
4 結束語
排除法是解決歷史選擇題的一種好方法,也值得每個學生學習和使用。歷史選擇題中題干以及選項中的內容所覆蓋的知識面極廣,需要學生閱讀大量有關歷史的書籍,也就加大了學生學習的壓力,而使用排除法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可以將自己了解的選項選出或者是排除,然后選對的幾率也會大大提高。雖說學習的過程是最為重要的,但是掌握好的做題方法在當下的歷史考試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學生能夠考一個優異成績的關鍵一環。
參考文獻
[1]楊德志.以題示法,輕取歷史選擇題[J].求學,2016(2):50-52.
[2]袁貴.中考歷史選擇題解題技巧——以近年來貴州省部分地市考題為例[J].初中生輔導,2017(9):25-27.
[3]劉春霞.歷史選擇題的七種解題方法[J].中華少年.科學家,2016,0(20).
[4]何會會.中考歷史選擇題的解題技巧[J].文教資料,2011(9):156-157.
作者簡介
楊惠珠,女,漢,惠安嘉惠中學,初中教師,研究方向:初中歷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