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若琦
“馬上就是我們65年結婚紀念日,把這些結婚時的老物件拿出來展示,也是一種紀念。”83歲的顏玲娣老人在電話里說:“5年前,我們60周年鉆石婚時,參加了當地媒體的活動,隨后就將我們之間的書信整理捐贈出去。”
蘇知緒、顏玲娣兩位老人的家儼然一個小小檔案館。兩位老人都是會計出身,家中有意義的老物件都被保存得特別完好。結婚時親朋好友贈送的錦旗、緞面被折疊得整整齊齊。他們還保存著結婚當天親友的簽名,這些簽名被仔細裝裱好,鋪在相框里,掛在墻上。
“當時結婚送錦旗可是一種時尚呢!一般的朋友哪能送錦旗啊!”顏玲娣老人說。她面前的錦旗有些褪色,部分文字的筆畫也已經脫落。但是可以看出來,這是精心制作的一面錦旗,和現在的錦旗幾乎全是文字不同,這面錦旗上還有黃色的五星、旗桿等插畫。
錦旗一打開,兩位老人仿佛回到了65年前的那個初夏。錦旗上的名字一個個全都鮮活起來。
1953年5月16日,當年21歲在徐州工作的蘇知緒利用10天公休假趕到山東薛城與19歲的顏玲娣舉行婚禮。他們上午領了結婚證,中午買了糖果瓜子,下午邀請單位領導和同事來到會議室舉行婚禮。兩人講述了自己的戀愛史,大家嗑著瓜子吃著糖就算是完成了婚禮,形式簡單、氣氛熱烈。婚房就設在單位附近的小旅館內,還是農村的茅草房,屋里只有一張桌子一張床。
雖然結了婚,但二人聚少離多,還都是吃著食堂過集體宿舍的單身生活,十天的假期結束之后,蜜月還沒有過完,蘇知緒就回到了徐州,留下了新娘獨自住在宿舍。
年底的時候,顏玲娣打報告調回了徐州,因為是跨省調動,報告一直遞到山東省政府,又從山東省轉到江蘇省,再轉回徐州市,才調動成功。本以為這樣可以團聚了,可是蘇知緒卻被派到了常熟干校學習,第二年干校結業,蘇知緒又調到了銅山農村搞農業合作化,而妻子被單位派到鎮江學習。結婚多年,他們還沒有像樣的住所,1956年的春天,顏玲娣的老父親第一次來徐州看望女兒,女兒的屋里連張桌子都沒有,一張木頭箱子摞了一個柳條箱,就當桌子用。直到1962年,他們才有了個五斗櫥,這樣的日子持續到1970年元月,女兒出生,兩個人才把戶口遷到一起,搬出了集體宿舍,總算有了個家。
蘇知緒和顏玲娣兩位老人,性格迥然不同,一個內向細膩,另一個外向直爽,卻起到了互補的作用。顏玲娣愛干凈,每天在家里總是不停收拾,蘇知緒做事仔細,家里細心的活都是他干。兩個人偶爾也會有爭執,但是很快就會重歸于好。顏玲娣是南方人,愛吃白米飯,一輩子都沒改過,蘇知緒是徐州人,更偏向于吃面食,但是婚后也隨了顏玲娣吃米飯的習慣。
進入晚年,蘇知緒與顏玲娣把鍛煉出健康的身體作為夫妻共同的頭等大事來抓,兩人自創了一套夫妻健身操,簡單易學。晨起做,可以舒活筋骨、提神醒腦;晚上睡前做,可以消除一天的疲勞、有助入眠,做法是:
1.并肩站立,外腳彎膝微跨,內腳直立互抵,雙手上、下互拉,全身盡量伸展外拉,數4拍。互換位置再做。
2.背對背站立,雙腳分開同肩寬,雙手向外伸展到拉,頭背后靠,雙手盡量往下壓,數4拍。恢復站立姿勢再繼續做。
3.面對面站立,腳分開,雙手互搭在肩上,上身盡量往下壓,膝蓋不要彎曲,數4拍。恢復站立姿勢再繼續做。
4.站立對面,雙腳分開,手互相搭肩,一邊手臂下壓,另一邊盡量上舉,數4拍。再換另一邊做同樣動作。
做上述動作,可伸展全身肌肉,防止腰酸背痛。
5.兩人在地板上對坐,一人腳伸直,一人腳彎曲,雙腳互蹬,雙手互拉;腳彎曲者上身微往后拉;對方上身則往前傾,數4拍。互換姿勢繼續做。
6.兩人對坐,一人雙腳分開,另一人頂住對方的小腿,雙手互拉;一人往后倒,另一人則往前傾,數4拍。互換姿勢繼續做。
7.同6的姿勢,兩人左右手互拉往前伸,另一手往后上方揚起,上身盡量往下壓,數4拍。換另一側做同樣的動作。
8.兩人靠靠背坐著,雙腳伸直,雙臂彎曲互勾;一人上身往后壓,另一人則往前傾,數4拍。互換姿勢再做。
做上述動作,可伸展背肌和腿部肌肉,增強這兩處肌肉的力量。但動作不宜太猛,以防拉傷。
9.一人仰臥,雙腳伸直,一人坐著,小腿壓在躺者小腿上,躺者手扶頭部坐起,腳不彎曲;坐者可,同時上身往前傾,以壓住對方小腿。互換姿勢繼續做。
10.一人躺著,雙腳伸直,一人蹲在躺者腳旁,用手壓住對方小腿;躺者手扶頭部,利用腰部力量坐起,膝部盡量不要彎曲,數4拍,繼續做。
11.一人俯臥,一人蹲在躺臥者腳旁壓住小腿,躺者雙手反握,利用腰力,將上身揚起,頭同時也抬起,雙手往上揚,數4拍。互換做。
12.一人俯臥,一人站在其后,雙手盡量拉起俯臥者,然后慢慢放下,再拉起放下,數4拍。互換做。拉起時動作不要太快,以防扭傷對方的關節。
做上述動作,可增強背部和腰腹部肌肉的力量。
蘇知緒和顏玲娣就這樣恩恩愛愛,磕磕絆絆,一起走過了6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