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場域視角下李莊生活美學的“他者性”建構

2018-01-27 05:37:02洪灝源黃曉春
天府新論 2018年2期
關鍵詞:建構生活

李 林 洪灝源 黃曉春

引 言

在巴黎,這些街道將永遠用一種和其他街道不同的材料清楚地展現在我的心中。我來到王家街的街角,這里過去有個露天商販在賣弗朗索瓦絲喜歡的照片。這時候,我感到車被幾百個古代的活動攻城塔拉著,只能在原地轉動。我穿過的不是和那天在外面散步的人們一樣的街道,而是一個緬懷、悲傷和溫柔的過去。*馬塞爾·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第七卷),徐和瑾、周國強譯,譯林出版社,1991年,第168頁。

——馬塞爾·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

20世紀法國著名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在其小說《追憶似水年華》中生動地描繪了巴黎街道的美景。在這段看似平常且缺乏邏輯的話語中,描述了在街角露天經營的商販、路旁自由漫步的人群和街道中清晰卻又模糊的影像。但最能打動讀者的也許并不是巴黎街道的日常場景,而是每天都真切發生在人們生活之中卻又被有意無意忽視的具有美和溫度的瞬間。也許馬塞爾·普魯斯特的確描繪了巴黎的街景,但這些未必全都是真實存在的。也許是建立在其記憶當中的景物與情感相互映襯的幻象。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當人們被某個場景或景物勾起記憶時,總會不自覺地讓現實的景物與內心的感受在心里交織,構建出自己所需要的似曾相識的畫面。因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那些打動心靈的被稱之為“美”的場景,往往可被歸結為是人的情感對情景進行記憶投射的產物。

可以說,人們對于一個場景進行情感與記憶投射,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對場景的文化身份與文化符號進行生產與建構的過程。“我者”與“他者”間的身份界限將會對人們認知周邊的程度、認知周邊的方式產生深遠影響。本文將發軔于人類學研究中的“他者性”(otherness)理論*Fabian J.,Time and the Other: How Anthropology makes its Object,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3,pp.10-55;Lepri I., “Identity and otherness among the Ese Ejja of northern Bolivia”, Ethnos :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2006, Vol.71,No.1,pp.67-88.運用在特色小鎮的生活美學研究之中,在特色小鎮的語境下,探討外來游客和本地居民如何在互動的過程中完成對特色小鎮的生活美學的“他者性”建構。

本文關注中國首批特色小鎮之一的李莊鎮,通過對李莊鎮外來游客與古鎮居民的互動進行調查分析,探討在建設特色小鎮的背景下,特色小鎮生活美學的“他者性”如何在古鎮游客與本地居民的互動中被建構。一方面,研究探討外來游客在參觀李莊的過程中對李莊和本地居民的審視與美學建構,重點分析李莊如何激發外來游客對古鎮生活之美的“他者性”的想象,李莊人又如何回應這樣的建構和想象;另一方面,伴隨著特色小鎮建設的逐步深入,李莊中必然會出現區別于日常生活的景觀化產物,出現了景觀與日常生活逐步融合的現象。通過調查分析對這樣的現象進行認識與解讀。

一、“場域”及“他者性”對本文研究的啟示

“場域”(field)一詞最早由法國哲學家布迪厄(Bourdieu)提出,其理論來自于布迪厄對藝術社會學的研究和對宗教社會學的解讀。與傳統的對社會認知的角度不同,場域理論關注的是人類社會高度分化之后更為自主和獨立的微觀社會空間。布迪厄認為:具有自主性和社會性的微觀世界的組合成就了現代社會,這樣的微觀社會空間便是場域。*參見皮埃爾·布迪厄,羅克·華康德:《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李猛、李康譯,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高宣揚:《布迪厄的社會理論》,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年。有學者指出,布迪厄的場域并非是一個靜態的社會空間,而是具有不同的獨立運行邏輯的空間。*宋秋,楊振之:《場域:旅游研究新視角》,《旅游學刊》2015年第9期。布迪厄這樣寫道:“這些社會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邏輯和必然性的客觀關系的空間,而這些小世界自身特有的邏輯和必然性也不可化約成支配其他場域運作的那些邏輯和必然性。”*皮埃爾·布迪厄,羅克·華康德:《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李猛、李康譯,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第134頁。布迪厄通過對法國 19 世紀 80 年代中出現的畫家和市民、作家與知識分子之間的場域對立對場域的結構轉型進行論述,*皮埃爾·布迪厄:《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包亞明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83、86頁。通過對各主體圍繞話語權進行爭奪的描寫,展現了文化場域中以話語權為核心的場域運行邏輯。這也就表明,場域中各主體只能在場域的特有邏輯下運作,各主體之間的關系便也只存在于特定的場域之中。

對場域之中的任何一個主體而言,除自身之外的一切存在都會被其視作被認知與感受的“客體”與“他者”(other)。盡管在以布迪厄為代表的學者看來,資本的存在才是場域關系存在的前提,*朱偉玨:《 “資本”的一種非經濟學解讀——布迪厄“文化資本”概念》,《社會科學》2005年第6期。但不可否認地在于作為客觀存在物的“我者”與“他者”才是“場域”中最基本的關系。20世紀80年代以來,批判性社會研究與文化研究開始重拾對“他者”的思考。部分學者逐漸意識到,“他者”不再是一個絕對客觀的“事實表征”,而更多的是“我者”的發明與創造,目的在于更好地通過建構起“我者”與“他者”的相對關系來解答“我是誰”的問題。Clifford和Marcus認為,“他者”在實質上都是“我者”的建構與想象。*Clifford J., Marcus G E., Wr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Ethnography,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pp.56-72.有學者進一步指出,他者的存在在本質上是我者對外部世界進行建構的產物,因此,對于他者內涵的認知與理解往往來自于我者的需求和立場。*Jukarinen P., “These things of otherness and difference”,The European Legacy: Toward New Paradigms, 1999, Vol.4,No.3,pp. 88-93.但“他者”并非是完全被動地接受我者的建構。正如Thomas所說的一樣,在我者對他者進行建構的過程中,他者并不是單純地被我者進行思維消費的對象,而是積極地參與到了我者的生產與體驗之中,*Thomas N.,Colonialism’s Culture: Anthropology, Travel and Governmen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pp.53-85.從而對“我者”的行為產生及時的回應。例如,在云南,納西族借由國家對族群的定義和外來游人對東巴文化的想象,在旅游市場中不斷對游人進行回應,同時通過對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符號進行展演。在獲取經濟利益的同時,重新塑造著具有時代背景和空間特色的族群文化。

在厘清了“我者”與“他者”的關系之余,便有學者對“他者性”做出了如下定義:他者性是指不同族群的互動關系中一個族群對另一個族群形成的“異族印象”,是一系列符號、話語與價值判斷的集合。*Fabian J.,Time and the Other: How Anthropology makes its Object,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3,pp.10-55.可以說“他者性”的產生在本質上證明了人們“差異性思維”的存在。即使“他者”在本質上來源于“我者”的建構與認知,然而人們往往不自覺地在語言和行為表述上為“他者”貼上區別于“我者”的各種標簽。而這個被“我者”所建構來的“美好世界”也深深地影響著“我者”在“美好世界”之中的思維與行為。正如麗江古城因其神秘與獨特的氛圍被貼上了“兩個人的麗江”的標簽,成為了年輕人心目中的浪漫之都,而無數的年輕人也懷揣著對麗江浪漫的情愫來此休閑與放松。當他們進入麗江古城之中,便會不自覺地讓自己的步伐輕盈起來,哼著不著調的小曲,在滇西北雪山下溫暖陽光的沐浴下卸下日常的面具,盡情地喝酒、泡吧、唱歌、跳舞等等。從而讓自己的思維與行動脫離慣常的生活,不斷地與古城中被建構的浪漫相契合,最終使自己也融入進了古城的畫卷,成為他人對麗江進行建構的“他者性”要素。

總而言之,本文認為在場域中借由我者與他者的視角對特色小鎮的生活美學問題進行研究,不能單純地站在我者的視角對他者進行審視,也不能完全站在他者的立場進行“虛幻”的想象。而應明確他者并非僅僅是我者想象與期望的表達,相反,兩者在場域中是處在一個相互建構、相互反饋的過程中。*Condevaux A., “Maori culture on stage authenticity and identity in tourist interactions”,Anthropological Forum: A Journal of Social Anthropology and Comparative Sociology, 2009, Vol.19,No. 2,pp. 143-161.具體而言:若僅僅是我者的單方面作用,并不能讓他者真正成立。只有我者和他者處于一個相互的關系里,讓他者對我者的行為產生反饋,才能說這樣的“他者性”建構真正地完成。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可以說,場域之中的“我者”并非只有一個,凡是在場域之中能夠具有主觀行為能力的人或物都可以被稱為“我者”;場域之中的“他者”也不再僅僅局限于某一類群體,而是包含了存在于場域之中能被我者所感知并建構的抽象關系、基本概念。

二、研究背景與研究方法

(一)詩意與日常的家園:存續生活美學的小鎮空間

居伊·德波(Guy Debord)曾在其著作中認為現代社會中并不具有真正意義上的生活美學,有的只是通過藝術手法被塑造的“生活景觀”。*居伊·德波:《景觀社會評論》,梁虹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3、28頁。在德波看來,只有重建生活才能擺脫“景觀”對于日常之美和思想之美的控制,從而建立起與人類生活本質相對應的生活美學。那么,人類生活的本質是什么呢?海德格爾對于這個問題,提出了“棲居”的概念進行解答。他認為“棲居乃是終有一死的人在大地上存在的方式”。*馬丁·海德格爾:《演講與論文集》,孫周興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第156-157頁。而居住則是人存在于大地上的本質,“人的生活”乃是“居住地生活”。*馬丁·海德格爾:《詩·語言·思》,彭富春譯,文化藝術出版社, 1996年,第186-187、189頁。同時,海德格爾也將日常生活歸結為一種“煩忙的狀態”。*馬丁·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陳嘉映、王慶節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7年,第220頁。楊振之則進一步對這種“煩忙”的狀態進行了解讀:我們生活在追名逐利的現實中,生活在喧囂的城市里,而棲居的大地早已千瘡百孔,天地神人難以歸為一體,世俗的生活棲居,難以尋找到詩意。*楊振之:《論旅游的本質》,《旅游學刊》2014年第3期。由此可以看到,海德格爾所理解的人類生活的本質是“詩意地棲居”,而人類生活所面臨的現實則是“庸常的煩忙”。因此,海德格爾晚期生活美學思想的核心主題便圍繞著科技之追問、詩意之顯現和居住之生成三個方面進行展開。*郭文成:《家園何以可能——海德格爾晚期美學思想論綱》,《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6期。這體現了海德格爾對人類理想居住家園的向往,即在科技時代中無處棲居的“鄉愁”。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城市在真正意義上成為了世界發展的引擎。將《雅典憲章》奉為圭臬的城市設計師們把一座座城市建設成為了毫無生氣、缺乏個性的汽車樂園。生活的創意與日常的體驗逐步被鋼筋水泥的建筑所取代,人在城市中的價值空間不斷地被生產和交通所擠壓。在現代社會的壓力之下,人們開始將視線轉移到城市之外,找尋那些能夠治愈人性壓抑的充滿著生活情趣的伊甸園。那些未被工業化浪潮所席卷卻又有著城市特征的小鎮便成為了城市居民們所青睞的精神烏托邦。可以說,小鎮能夠完美地體現美國著名作家簡·雅各布斯(Jane Jacobs)關于城市價值的論斷。她認為:城市的本質是人,是公共空間,是人和人之間的互動,是生活的張力。*簡·雅各布斯:《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金衡山譯,譯林出版社, 2006年,第157-166、265-282頁。

可以說,兼顧著荒野詩意與城市之光的小鎮較為完整地保留著未被科技所改變的、具有人情色彩的日常生活畫卷。鄉野的田園和靜謐的山林成為了人們盡情休憩的場所,小鎮的街巷與路邊的小店則成為了追尋舊日時光的空間。同高度專精化的城市不同,小鎮的生產、居住、交通、休憩等各類空間并非是完全獨立的,而是在特定的場域空間內進行自由的組合,解構了自然、建筑、文化與產業的界限,促成新“物境”的產生。正如狹窄的小鎮街道不僅僅是供人們通行的場所,街邊人家門前的臺階也可以成為人們短暫休息的空間。人與景觀的組合讓小鎮的生活畫卷更加豐富,從而促使小鎮日常化的“情境”與“意境”在彼此融合的基礎上被賦予了更為別致的生活美感。

(二)案例地與研究方法

李莊鎮位于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壩,素有“萬里長江第一鎮”之稱,也是國家首批特色小鎮之一。李莊距今已有1460年的建鎮史,坐擁“江導岷山,流通楚澤,峰排桂嶺,秀流仙源”的自然景觀,也蘊含著以“九宮十八廟”為代表的明清川南建筑精華。位于李莊鎮外石牛山上的旋螺殿更是被中國建筑大師梁思成與莫宗江譽為“梁柱結構之優,頗足傲于當世之作”的明代建筑典范。除極具特色的建筑文化之外,李莊古鎮還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文化的大后方之一。自1939年李莊鄉紳羅南陔發出“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應”的十六字電文后,國立同濟大學、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和中國營造學社等多家高等學府和科研院所在抗戰時期遷駐李莊。知名學者如李濟、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陶孟和、吳定良等更是云集李莊長達六年之久。因為這段歷史,已故故宮博物院院長羅哲文則用“民族精神的涵養地,傳統文化的折射點”對李莊的文化地位進行了高度評價。

隨著西部大開發的不斷深入,交通條件的改善,使得李莊作為一個資源稟賦獨具特色的川南古鎮被外部世界關注,顯著地推動了李莊古鎮的各項建設與發展。伴隨著人們思想水平的不斷提高,李莊獨具特色的川南宮觀建筑與深厚的抗戰文化成為了主要的旅游吸引物,保存良好的明清古鎮與抗戰時期的名人軼事吸引著外來人群前往李莊探秘。對于李莊的居民來說,獨具特色的建筑與深厚的抗戰文化只是日常生活在茶余飯后的談資,而在外部主體的眼中,則是完全不同于現代社會的有“異質情調”的“美景”,并且在近年民國史學與民國研究升溫的背景下,古鎮中的民國生活與民國生活里的古鎮畫卷成為了外部世界對于李莊這類古鎮進行浪漫化美學想象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而李莊古鎮作為兼具“古鎮”與“民國”兩大文化元素的特色小鎮及旅游目的地,也逐漸成為了一個多元資本和多元文化進行邂逅與碰撞的場域:傳統的氛圍與外來的攪擾,古鎮的保護與旅游的開發,文化的傳承與記憶的消解,日常的生活與景觀的建設,等等。而特色小鎮建設這一變量的介入則讓古鎮中原有的生活空間與景觀場所在表達上顯得更加的復雜。

研究者分別于2017年1月30日—2月9日和2017年10月2日—8日在李莊古鎮進行了為期18日的田野調查,主要采用參與式觀察、話語分析和深度訪談的研究方法,以四川省李莊古鎮作為案例地,在李莊古鎮的場域中,從外來人群、當地居民和景觀建設這三個角度入手進行研究。研究者首先對李莊古鎮中居民的日常生活、外來人群的審美實踐進行了參與式觀察,其次在案例地對本地居民和外來人群進行了10~30分鐘的訪談調查,共計訪談39位本地居民、51位外來游客,其中外籍游客3人,有2人來自波蘭、1人來自比利時。訪談從李莊景觀建設出發,圍繞對李莊生活之美的感知與評價進行展開。正如前文所述,本文重點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對李莊生活美學的他者性建構進行研究:(1)外來游客在特色小鎮場域下如何感知與評價古鎮情景中的李莊生活之美;(2)古鎮居民如何認識并回應自己的日常生活被外來因素所干預;(3)如何對李莊的生活美學進行歸納與表達。

三、“我者”視野中李莊生活美學的“他者性”建構

(一)異質的美感:外來游客對李莊生活的審視與建構

李莊作為同濟大學建校史上最為重要的一站,每年都會有大量來自同濟大學的師生前來瞻仰遺跡,緬懷先賢。而李莊古鎮今日的規劃與設計也大多出自以建筑工程見長的同濟大學之手。因此,在李莊古鎮中,更加現代化的“同濟”符號和“同濟文化”與中國傳統古鎮的風貌結合便成為了一種獨具特色的異質景觀。

作為一個同濟人來說,能夠在遠隔千里之外深刻地感受到同濟文化,的確是一個很新奇的事情。傳統的中國古鎮與承擔著現代文化的大學校園在長達6年的時間里緊密相融的確是一件非常奇特的事情,即使在這期間發生了很多波折,但是依然讓同濟與李莊結下了深厚情誼,這讓我感到驚奇,也深受感動。——劉同學 男 22歲 江蘇人 2017年2月2日

從文化的角度來看,更為西化的同濟文化與李莊傳統的古鎮文化之間的確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然而正是因為六年間李莊與同濟大學的朝夕相處,讓兩種云泥之判的文化逐步接觸、接納與交融。古鎮中的居民不再將出現在自己生活中的現代科技成果視為洪水猛獸,而大學校園里的年輕知識分子也不再對保守和落后的居民保持著現代社會的“優越感”。古鎮的居民逐步開始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接納現代科技的成果,而“象牙塔”中的知識分子們也走進百姓生活,讓老百姓們不再迷信與愚昧。因此,李莊的日常生活不僅僅是一種原生態的古鎮生活,而是在現代與傳統文化交融的基礎上呈現出的更為豐富與多元的日常。

我們是自駕來的李莊,當時我們的車子發動機出問題了,是一個60多歲的老師傅修好的。我們問他怎么會修汽車,他指了一下坐在汽修店外面的一個年齡更大的老年人,說的是,他爸爸年輕的時候,當時李莊鎮上住了一群會搞機械的知識分子,當時就覺得好玩,就把發動機怎么修學會了。后來兒子、孫子都是做這一行的,就連屋里的曾孫都天天對著汽車零部件轉來轉去的。——顧先生 男 37歲 成都人 2017年2月6日

可以說,外來文化的介入使得李莊在文化特色上并不拘泥于傳統古鎮的范疇,古鎮居民對于現代化的事物顯得十分包容,甚至經常用現代化的成果改善自己的居住環境和生產條件。因此,無論是從城鎮建設的角度還是從旅游的角度,對李莊的規劃與設計并非完全依據川南古鎮的風格來進行營造,而是在古鎮風情與現代文明之中尋求到了一個契合點。

對前來李莊參觀的外來人群而言,過于高深的文化與內涵并非是他們所追求的異質的生活之美。但不可否認的在于,外來游客在前來李莊游覽之前懷揣著對李莊古鎮氛圍的想象,而通過在李莊的游覽與漫步,這種想象在部分游客的心中得到了強化,不斷生產出對于李莊的他者性評價,從而構建出李莊生活“淳樸”、“安逸”、“原生態”等文化意象。正如以下的這位游客所說:

(這里)不像我們重慶生活節奏比較快,很多時候自己累了一天就覺得是在瞎忙。這次國慶節來了李莊,雖然黃金周的游客還是比較多,但是我每天早上睡醒了我就可以自己打開窗戶,透透氣,坐在賓館外面泡杯茶,看會兒報紙,享受一下安逸的生活。在這里,我想干啥就干啥,也沒有什么人來催我趕我。——男 46歲 重慶游客 2017年10月6日

對于長期生活在快節奏的城市游客而言,古鎮之中的簡單、平易近人的生活方式成為了他們得以逃離壓力的選擇。古鎮中典型的“四川式”的生活方式讓他們感到了一種城市生活之中最為缺失的“悠然”,李莊的古鎮環境與人文積淀又為游客們填補了日常生活中所缺失的精神需求。但是在訪談中我們也發現,一些游客在對李莊進行審視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帶有“現代社會”的眼光,從現代社會的立場出發,去看待在李莊所發生的日常生活實踐。他們并不理解為什么李莊的居民會在本該做生意的時候,把店鋪關了跑到茶館里面去喝一下午的茶。在表達對這種過于安逸生活的驚奇之余,又隱晦地流露出對李莊居民“不懂掙錢”、“不求上進”的意涵。

經常你會覺得在李莊,正是人們想要游覽完了之后要買點紀念品的時候,去李莊正街上面,好多店鋪就沒開門了。問旁邊的人,都說老板去喝茶了。剛開始會覺得這種生活方式很隨心所欲,有點新鮮嘛,但其實待了幾天都遇到這種情況之后你還是會覺得他們就是不會追求自己的經濟生活質量。——女 淘寶店主 2017年2月5日

但總體而言,研究者在李莊和外地游客的訪談中發現,外來游客即使對李莊的生活方式有所保留,更多都是通過對我者長期處于的現代文化進行自省,對李莊慢節奏和原生態的生活情境積極地認同而非矮化。在李莊,游客只是李莊人日常生活的參與者,而并非主導者。因此,在游客看來,李莊人的悠然生活是一種難得的富有美感的體驗。

我是喜歡到了某個地方,先在這里住一段時間,去感受這個地方的生活節奏與生活氛圍,盡可能地與這里的環境融為一體。因為我的工作是一個攝影師,我不能去干涉我拍攝對象的客觀性,讓他們去很做作地做一些事情來完成這張照片。我在李莊已經住了兩個星期,可以說,出現在我鏡頭中李莊的人們的表情與行為就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樣子。純凈、自然而不做作。——女 攝影師 2017年10月3日

經過對外來游客的調研,研究者發現,游客們之所以能夠對李莊產生大量的正面印象,并非是李莊能夠完整地回應游客們的想象,而是小鎮與城市在生活方式上的差異性為外來游客對李莊生活的他者性建構提供了一個逃離其本來生活的指向。游客們通過對處于自己日常生活之外的他者進行審視,尋求一種美的體驗。正如前往李莊的游客們在其游覽的過程中將李莊人、李莊物和李莊生活放置在他們的視閾中進行觀察,不斷地為李莊的日常生活建構起一種區別于他們日常生活的“安逸”、“閑適”和“自在”之美。

(二)沖突與接納:李莊居民對游客行為的認識與回應

正如第一章所述,他者并非是被動地接受我者的審視與建構,而是能對我者的審視與建構行為作出自己的回應,這樣一種回應的過程,也是他者在“我者視角”下完成“他者性”建構的重要環節。因此,李莊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認識并回應這些影響其生活的要素,也是其自身對于李莊生活的“他者性”建構。

對于李莊的居民而言,外來游客始終是來自異鄉的日常生活“入侵者”。當游客們涌入李莊的席子巷、羊街和順河街,同本地的居民“爭奪”李莊古鎮中相對局促的空間與設施,便會不自覺地改變著李莊的整體氛圍。同時,一些好奇的游客總會進入到居民所生活的院子里進行拍照,這讓并不習慣于關閉院門的古鎮居民感到非常困惑與不滿,以至于部分居民表示,自己如果不在家里就會把院子的門鎖上。

院子嘛,本身就是家里人居住的地方,經常來一些外鄉人拍了照片就走,什么也不說,你始終會感覺很奇怪,是吧?所以,為了讓家里面相對安全也安靜一些,我們現在出門的時候都把家門鎖了,之前并沒有這樣的習慣。——王阿姨 小羊街居民 2017年2月7日

對于游客而言,李莊人的生活的確是區別于城市生活的具有不尋常之美的畫卷,記錄下這些帶有異質之美的畫面能成為游客們來此旅行的珍貴記憶。但對于李莊人而言,在李莊的生活不過是日復一日的庸常。因此,對于游客們對自己正常生活的拍攝、記錄或圍觀,一些李莊的居民在表示些許不滿之后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李莊現在一般就是周末的時候宜賓、瀘州自駕車過來的多。節假日里面就國慶節和春節的游客比較多。所以,我們經常都是周末和節假日就盡可能地不要出工。因為外來游客沒見過我們這個行當,就會來親自嘗試。但這又會比較耽誤我們的工期。所以,我們都是在平時加班加點弄完。——男 47歲 李莊扎草龍師傅 2017年2月2日

可以說,這樣的態度是很多未能參與到李莊鎮旅游開發中的居民們的日常體會。一些在李莊鎮中從事技藝工作的人們在工作的時候面對游客們的圍觀會不自覺地認為,這是在李莊進行旅游開發之后無法改變的事情,必須要去適應這樣的新的生活節奏。

我們覺得這樣的一些生產生活方式都是很常見的,但是外面來的游客們覺得這東西很稀奇。其實哪里稀奇了嘛,就是跑糟、撈糟、出酒。以前沒有游客的時候,我們的工作效率還會高一些,現在經常有客人們來拍照片,我們這種工作動作比較大,怕把客人們傷到了,所以就只有慢點了嘞。當然,游客們的拍照片和圍觀其實也是對我們的宣傳。只能說是時代變了。——周師傅 53歲 李莊周氏酒坊工人 2017年10月8日

當然,也有一部分游客意識到了自己在旅游過程中的行為會對本地居民造成困擾。這些游客會在自己的游覽過程中去選擇已被開發成熟的地點參觀游覽,盡可能避免或減輕對古鎮居民日常生活的干擾,即使這樣會讓游客對于李莊的日常生活以及生活之美缺乏更加深入與感性的體驗。

我們其實是很敬佩李莊的居民們在今天還能保留較為原生的生活節奏和生活方式的。其實對于我們游客而言,我們并不會刻意地拍攝他們的生活場景。因為這個畢竟是不尊重他人嘛。而且日常生活有時候是一些很私密的事情。我們作為外人反而去記錄別人的生活,這樣確實不太好,盡量別這么做。——男 27歲 建筑設計師 2017年10月5日

但是有這樣理解和認知的游客畢竟是少數。從總體情況來看,在李莊這樣一個游客與居民邂逅的場域內,或者說是在旅游小鎮的場域內,外來游客其實處于一種在話語表達上的優勢地位。游客們通過對李莊的生活進行審視與感知,完成對李莊的他者性建構,并用網絡進行傳播。可以說,外來游客憑借能靈活利用現代社會話語工具的能力占據了對李莊表述與建構的優勢地位。游客在一開始作為“入侵者”進入到李莊人的日常生活,對李莊人產生了干預和影響,并引起了一些矛盾和沖突。但伴隨著李莊鎮旅游產業的發展和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旅游小鎮的發展理念逐步深入到李莊人的思想意識與日常生活中,之前和游客所產生的“沖突”也在逐步消減。

其實真正讓居民們看到了旅游開發所帶來的好處,李莊人也并不會排斥游客的。游客很多時候也愿意和我們交流,給我們帶來一些新的思想和理念,也能夠改變我們李莊人的思維。就像很多在我們李莊人看來非常尋常的東西,比如長江石、李莊白肉、李莊白糕這些,在外面的游客眼里就是非常有價值的。將這些東西做成產品就可以產生經濟收益,也能改善我們老百姓的生活。——張老板 39歲 張氏白糕老板 2017年2月1日

可以說,李莊對于外來游客與旅游業的接納是全面的。但這并不是說李莊的一切都需要圍繞旅游業的發展而建設,而是盡可能多地保留居民日常生活與生產的空間,同時也為游客與居民的邂逅與交流提供場所。羊街上的胡家院子被開辟為長江航運博物館,而胡家院子的隔壁和對門依然住著李莊的居民。游客在參觀完博物館之后,走出大門,便會聞到小巷里炒菜傳出的香味和李莊人招呼客人的聲響。

可能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會對游客們的游覽體驗產生不會很好的影響吧。畢竟我們中午要做飯,而游客們隨時都會在這條巷子里出現。可能有些客人聞不慣我們四川菜的油煙氣味,但是我們也是要生活的,這個很難避免。當然,有時候有些客人找不到餐館,我們也會很歡迎他們到我們家里來吃個便飯。——女 31歲 李莊鎮居民 2017年2月8日

可見,只要外來游客能夠不主動地干預并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李莊鎮的居民便會樂意去與游客進行接觸,并且積極主動地響應游客們對李莊純真安逸生活之美的他者性建構。與一地區對旅游者建構出的他者性文化符號進行有目的利用不同,*Bai Z H., “Ethnic identities under the tourist gaze”, Asian Ethnicity, 2007, Vol.8,No. 3,pp.245-259.在研究者調查的過程中,李莊居民并未明顯地表現出需要以這樣的生活方式來吸引更多游人、影響更多人來此參觀的意愿,而是持一種更為開明的態度。

當年同濟大學的老師和學生們就到李莊來學習、工作和生活。我們李莊鎮沒有讓同濟大學的工學院白天不準弄機器,醫學院不準上解剖課;而同濟大學的老師和學生們也沒有讓我們家家戶戶都一定要用電燈。有的只是生活方式上的一種互相之間的影響和磨合。但是你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應該是自己來進行選擇的,而不是要讓你的生活方式去改變別人的生活方式。——女 42歲 李莊中學教師 2017年10月2日

總而言之,通過對李莊鎮居民的調查,研究者發現,李莊鎮的居民們對于外來游客、旅游業建設都沒有根本反對的情緒。之所以會在外來游客進入及旅游業開發的過程中出現矛盾與沖突,是因為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外來的干擾與影響。但經過在同一場域下的不斷磨合,李莊鎮的居民們與外來游客逐步接納并認可了彼此的生活習慣與生活方式。游客通過參觀游覽在對李莊生活美學進行他者建構的過程中,被李莊的生活所感染。而李莊居民在接納了游客的行為方式后,主動地參與到了游客對李莊生活的他者性建構中,并發出了自己的聲音。可見,面對著游客單方面對李莊生活美學的他者性建構,作為李莊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體,李莊人并未成為失語與沉默的大多數。

四、景觀與日常:李莊生活美學的新解讀

李莊鎮并不是一個具有最好景觀與最好建筑風格的古鎮。這里的商業氣息并不濃厚,人和人之間的距離也更為接近。如果我在烏鎮的茶攤歇腳,一會兒就會有服務生來問我需要喝一點什么。但在這里,沒有人會來打擾我。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里的席子巷,有賣書的老板,有造酒的小店,也有像我這樣的旅行者。本地會用中國人常見的方法招徠客人,但不會強迫我進去買東西。我愿意進店就去,不愿意去就不去。這就像是剛才你問我的那樣,這樣最普通的畫面就是李莊最打動我的地方。我不清楚在你們中國的語言中這些能不能叫做美,但是讓我感到非常舒服。——D.Thorgan 男 34歲 比利時游客 2017年10月3日

可以說,這位外籍游客的觀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景觀、建筑并不是構建李莊生活之美的核心因素。列斐伏爾將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作“現代性的領域”,恰恰是日常生活和尋常事物對古鎮的填充,才讓李莊在今天依然能夠在現代化的浪潮下保持較為旺盛的生命力。但是,人們的日常生活并非是凝固不動的,而是在受到了外界影響之后具有自我修復的能力。因此,日常生活就是一個“永遠保留著生命與希望的矛盾的異質性世界”。*劉悅笛:《日常生活審美化與審美日常生活化——試論“生活美學”何以可能》,《哲學研究》2005年第1期。這也就很好地解釋了李莊即使是面對現代力量的影響,依然能夠在古鎮內部保留較為原生的生活方式。正如雙眼井附近的居民所說:

我們祖祖輩輩都是用的這口井的井水,已經形成了這個習慣了。不是說這個井水和自來水相比有多好,就算有多好我們也說不上來,只是保留這么一個生活的習慣。我們洗菜、做飯都用這個水。當然,現在家家戶戶都通了自來水,所以我們屋里洗衣服和洗澡還是用的自來水,這個方便點。——女 24歲 雙眼井附近住戶 2017年10月4日

工業革命以來,人們的日常生活被科技與市場所支配,舊有的生活價值體系隨之瓦解。以技術為指向的生活價值觀沖擊著原有的日常習慣,讓人們更多地借由技術工具來認知世界,卻缺乏真切的對世界的體驗。因此,正如維特根斯坦提出的回歸日常生活來重建人意義的世界一般,只有走進你身邊的事物,去觀察它、觸摸它,才能在德波所謂的景觀社會中體驗到日常的真實,從而不會讓出現在自己視野之內的平常所見帶有強烈的距離感。

我們常見的博物館都是一個大房子,里面規規整整地陳列了很多文物,然后用標準化的燈光進行照明。然而,李莊鎮上的博物館甚至會讓你心里面有所懷疑那是不是個博物館。沒有醒目的標識,依然保留著原有建筑風貌。其實這樣的博物館就融入了這個古鎮的生活里面,老年人走累了就在門口坐著歇歇腳。小朋友們可以在博物館空地上追逐。生活化的圖卷與李莊的歷史融為一體,它就是一個美麗的風景。——男 31歲 陜西游客 2017年2月4日

博物館融入進了李莊的生活,或者說李莊的生活本身就是博物館所能成立并且豐富的原因。與康德用藝術否定生活的美學觀點不同,當景觀在日常生活中不再突兀,而人們也不會因為自己的生活需求去破壞景觀,這些具有藝術特征的景觀便攜帶著自己所具有的“美”與生活發生同一,但這并不意味著生活就等同于美,而是使得生活與美產生了某種關聯。而這樣一種關聯的表現便是將不尋常的景觀與尋常的生活進行融合的表達。當然,在李莊古鎮中依然會和其他的古鎮一樣,出現一些將本地的民風民俗進行表演的項目。這些項目同樣可以被當作古鎮中的景觀,讓游客們進行體驗:

其實到處都是把當地的風俗拿出來表演。但是李莊這里的表演并不是把一些高雅的藝術拿出來表演,而是比如做李莊白肉、李莊白糕這樣的平平常常的東西。游客們就在旁邊看,師傅就在那里做。一個桌臺,一些工具,一堆原材料就可以了。在李莊沒有其他地方都有的什么臭豆腐啊、炸魷魚這些,拿給游客表演和欣賞的就是制作自己本鄉本土的食品。哪怕在形式上和外面雷同,但是內容上就更讓人喜歡。——吳先生 35歲 畢節人 2017年10月6日

可以說景觀化的表演結合著李莊的日常,就是讓李莊相對平緩的日常生活中能夠多出一兩抹令人心動的色彩。在李莊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外來游客之所以認為李莊具有古鎮之美,并非是美在建筑或美景,而是美在生活與日常;而當地居民認為旅游開發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并非是說旅游就應該被趕出李莊,而是希望這些外來的游客不要去破壞他們的日常生活。換言之,對于外來游客的日常生活而言,李莊的生活就是那個不尋常的所在;對于李莊居民來說,旅游者就是他們日常生活中不一樣的景觀。

其實要是我們的生活中都能夠有一個李莊一樣的存在,我覺得就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地具有美感。或者說,就算我們平時過的都是快節奏的生活,但是偶爾有那么一兩天可以慢下來,到三圣鄉去喝會兒茶,打打麻將,過下慢生活,這樣快節奏下的慢體驗其實對我們都市人群來說就是一個很美的享受了。——汪先生 29歲 成都游客 2017年10月7日

怎么說呢,有時候雖然覺得游客熙熙攘攘的還是很煩人的。但是生活在李莊啊,尤其是在現代社會花花綠綠那么精彩的情況下,長期對著這個相對落后的環境,其實還是很讓人感到郁悶的。所以,有時候看到這些從其他地方來的游客,反而是一種生活的調劑。不會讓你每天都那么無聊,也會讓生活更有樂趣。——女 19歲 李莊本地居民 2017年10月5日

顯而易見的是,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出現在自己日常生活之中的那些不尋常的事物往往會為自己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和樂趣。在日常生活的庸碌畫卷之中描繪出一抹不一樣的色彩,瞬間便會讓這幅畫卷有了幾縷生氣。因此,當場域之中出現的不尋常的景觀與日常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一種“不尋常的日常”之美便油然而生。而這種不尋常的日常正是外來游客與李莊居民所共同建構的“他者性”的李莊生活美學。

結論及討論

可以說在同一場域之中,“他者性”(otherness)和“差異”(difference)是由我者單邊生產出來的一種對于外界的認知。但是,為他者性提供生產空間的卻是隱藏在場域之中的文化權力、政治關系和經濟關系等一系列實踐。*Favero P., “‘What a wonderful world!’: On the‘Touristic Ways of Seeing’, the knowledge and the politics of the ‘cultureindustries of otherness’”,Tourist Studies, 2007, Vol.7,No. 1,pp.51-81.李莊不僅是中國首批特色小鎮之一,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旅游產業發展與古鎮原生生活在場域之中的邂逅與碰撞使其成為了全球化背景下我者對外部生活進行“他者性”建構的一個縮影。可以說,在特色小鎮發展的背景下以旅游為代表的新興產業不斷涌入小鎮的空間中。小鎮的生活與生活美學也在游客與小鎮居民的互動中通過不斷地審視和回應進行著“他者性”的生產和建構。

對于游客而言,特色小鎮作為一個遠離其日常生活的場域空間,是一個具有異質的事物。而小鎮中的各種不同于其生活所見的要素便會讓其產生美和浪漫的想象與感受。對于居民來講,無論特色小鎮建設得如何具有特點,這些存在于自己生活周邊的事物始終也只是瑣碎與平常,真正能夠在居民生活中激起波瀾的恰恰是這些來自小鎮之外的游客。古樸、閑適、慢生活的描述促使著游客將李莊視為一個美好、純凈的代名詞,對李莊生活美學他者性的建構存在著對日常生活的“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想象傾向。但作為“主人”的李莊居民并非是游客們建構的被動接受者,他們對于外來游客的種種描述和旅游行為有著基于群體生活習慣的解讀與評價。因此,當作為東道主的李莊居民逐步接納了旅游業的發展和游客們的涌入,李莊的生活便不再是尋常的格局,李莊的生活美學也有了不尋常的表達與呈現。即:李莊的生活美學不再是生活中藝術景觀的堆砌,也不再是日常庸碌的排列組合,而是讓不一樣的景觀融入進日常的生活,構筑出日常畫卷中異質卻不異樣的美感。

事實上,在對一個具體的特色小鎮進行建設和打造的過程中,很難把握那個能對“不尋常的日常”進行充分表達的尺度。伴隨著特色小鎮建設的逐步深入,不少特色小鎮中出現了以純粹迎合外來游客需求的“體驗項目”和“特色美食”,例如:遍地開花的各色臭豆腐,大同小異的百年陶瓷店,毫無新意的婚慶民俗,等等。這些背離當地日常生活與民風習慣的刻意表演其目的只是為了最為直接的經濟收益,但其消解的是一個小鎮最為原真的生活面貌。有學者提出,伴隨著李莊古鎮居民外遷和老齡化現象的加劇,一些帶有明顯現代特征的建筑開始侵入到古鎮的傳統街巷空間之中,原有的人文氣息被混亂的構筑物和大量外來人口的活動逐步消解,少部分存續古鎮的生活底色的空間也面臨著發展的困境。*潘崟,羅雪,冷泠,周鐵軍:《歷史文化村鎮外部空間保護預警系統研究——以歷史文化名鎮李莊為例》,《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第5期。可以說,李莊的困境也是所有特色小鎮都會面臨的被外界所建構并且消費的困境。令人欣喜的是,一些社會理論家已然開始思考如何克服對他者進行消費的問題。部分學者認為在對他者進行審視與認知的過程中首先應當尊重他者存在的絕對性,而以Derrida為代表的學者則更進一步地提出了應當將我者和他者放在一個倫理關系中,從而更好地站在他者所處的社會空間與需求的角度實現可持續的“他者性”建構與保護。*Hazell C.,Alterity: The Experience of The Other ,Bloomington, Indiana: Author House, 2009,pp. 15-39.

猜你喜歡
建構生活
《神圣敘事與日常生活的建構》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阿來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建構游戲玩不夠
漫生活?閱快樂
生活感悟
特別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無厘頭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水煮生活樂趣十足
緊抓十進制 建構數的認知體系——以《億以內數的認識》例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中文字幕1区2区| 99色亚洲国产精品11p| 内射人妻无套中出无码| 亚洲无码91视频| jizz在线观看| 久久五月视频| 26uuu国产精品视频| 2021亚洲精品不卡a| 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黄色片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自在拍91精品黑人| 亚洲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人妻xunleige无码| 亚洲精品自拍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亚洲无线观看|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国产农村1级毛片| a级毛片免费网站| 97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国产在线无码av完整版在线观看|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凹凸国产分类在线观看| 欲色天天综合网|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一区|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 亚洲av无码人妻|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欧美在线黄| 制服丝袜 91视频| 伊在人亞洲香蕉精品區| 午夜视频www|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网|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区|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免费视频|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自拍偷拍欧美日韩| 欧美色图久久| 亚洲另类第一页|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女人水多毛片18| 亚洲视频影院|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 69综合网| 久热精品免费|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 综合色亚洲| 国产网站免费| 国产精品色婷婷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播放| 色综合五月|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JIZZ亚洲国产|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最新在线|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无码免费黄色网址| 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伊人AV天堂| 欧美日韩另类在线|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大杂乱| 日韩AV无码一区| 国产91久久久久久|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亚洲嫩模喷白浆| 亚洲欧美h| 欧美日韩高清| 精品国产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