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揆一
血管年輕是人長壽的標志。血管軟,壽命長;血管硬,壽命短。血管堵塞是有原因的。上了年紀的朋友,年老退化、高鹽高脂、吸煙喝酒、缺乏運動……都會造成血脂沉積,血管內膜增厚,形成斑塊,動脈狹窄。如果斑塊結在血管分支的路口,血流過不去,就容易發生閉塞,后果不堪設想。那么,如何自測下肢血管堵塞呢?
腳是人體末梢心臟最遠端,血管有問題,腳會有感覺。開始腿有點怕冷;走路較長,一邊的腿容易疲勞酸痛。這時您就會開始出現頭暈目眩、易疲勞,甚至會出現頻繁的胸悶氣短。這些都是血脂升高的先兆。血脂高會導致動脈硬化。動脈硬化是冠心病、心肌梗死、腦梗死的主因。防治血管堵塞,應從高血脂、動脈硬化入手。
自查血管堵塞有一個比較簡單的檢驗方法:把腳擱高成45度左右,時間2分鐘,然后觀察自己的兩條腿。如果有一條腿蒼白,甚至有點蠟白,感覺腿的皮膚有點透明狀,等腳拿下去,恢復正常坐姿,這條腿會發生潮紅,就說明這條腿已經發生了缺血癥狀。這時,需要到醫院血管外科做相應的檢查,一般通過動脈測壓、B超,就能診斷出腿部血管的厚度、斑塊的位置等。
中醫認為,高血脂、動脈硬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氣血虧虛,常伴有心悸氣短、失眠、多汗的癥狀,建議服用針對氣血虧虛引起的心悸氣短、失眠、多汗的中成藥。
血管堵塞情況加重,就會出現一種奇怪的狀況,即間歇性跛行。比如,有些老人家走了幾百米就感覺走不動了,腿酸痛,休息一會兒又能走了。這種酸痛不是來源于關節疾病,而是源自肌肉酸痛,主要就是因為肌肉運動需要耗氧量大,而血管沒有及時供給造成的酸痛,這也是典型的血管動脈堵塞的癥狀。
還有一個比較明確的信號可以驗證。人的足部足背正中最高點,輕輕摸,能感受到脈動。平時能摸到這個足部的脈搏,證明我們的動脈血一直通到了足背部。可當走一段距離之后再摸,如果摸不到這個脈搏,此時就可能發生了輕度的動脈血管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