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釋棟
牙齦問題專愛找準媽媽們的麻煩,妊娠期牙齦出血、腫痛的情況很常見。這到底是為什么?
懷孕期間,母親體內(nèi)的孕激素水平會顯著升高,讓牙齦更容易表現(xiàn)出紅腫出血等炎癥表現(xiàn)。孕激素還可能影響口腔中細菌成分,讓牙齦周圍的細菌具備更強的破壞力。
可是,有的準媽媽牙齦腫痛不堪其擾,也有人牙齦沒有什么不適癥狀。大家的孕激素水平都在升高,為什么有些人就沒有牙齦問題呢?
這是因為,孕激素只是疾病發(fā)生的一個促進因素,懷孕之前原本就有的牙周病才是問題的根源。
可以這么理解:孕激素是煽風的,原有的牙周問題就像是火,火會越煽越大,但如果原本就沒有火,再怎么煽風也是沒用的。
所以,懷孕前進行牙周檢查和治療,控制牙周感染,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妊娠期各種牙齦問題的發(fā)生率。
出于對胎兒的擔心,很多出現(xiàn)妊娠期牙齦問題的準媽媽們不敢去醫(yī)院治療,也不敢擅自用藥,只能任疾病發(fā)展,不勝其苦。
其實,妊娠期可以進行常規(guī)口腔檢查。一般來說,常規(guī)的口腔臨床檢查并沒有什么創(chuàng)傷,也不會對胎兒產(chǎn)生什么影響。這些檢查對醫(yī)生了解病情非常重要。當然,妊娠期的放射檢查是絕對不被允許的。
到孕中期,可以進行常規(guī)口腔治療。妊娠4~6個月期間,胎兒相對穩(wěn)定,這個階段進行口腔治療是安全的。一般的治療包括洗牙、簡單的刮治,甚至某些影響進食的妊娠期牙齦瘤切除手術都可以在這個階段進行。這些治療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牙齦出血、腫痛等癥狀。
孕早期是胎兒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孕晚期早產(chǎn)的風險會增加,因此這兩個階段一般不進行常規(guī)口腔治療,但一些簡單的沖洗和應急處理是可以進行的,也有助于緩解患者的癥狀。
妊娠期牙齦問題,大多表現(xiàn)為牙齦的炎癥,因此有些人可能會考慮自行服用些消炎藥,但更多人會覺得藥物會影響胎兒健康,那么到底能不能用藥?
在這里給大家?guī)讞l原則供參考:
①非急癥不用抗生素。妊娠期的牙齦問題多數(shù)是慢性炎癥,是由牙齒表面的細菌和牙石造成的,服用抗生素沒有明顯的效果,可能短時有效,但并非長久之計。
②服藥要有醫(yī)囑。如果是急性炎癥,疼痛癥狀明顯或者范圍較大,可以在特定情況下服用抗生素,但是一定要有醫(yī)囑!絕不能自行服藥。
③漱口液相對安全。漱口液對牙周細菌有良好的抑制或殺滅作用,可以有效緩解牙齦出血、腫脹等癥狀,而且漱完后要吐掉,所以比口服藥物安全得多,是妊娠期的首選藥物,可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注意盡量不要選擇含有抗生素的漱口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