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記者 王玉庭 杜欣蔚)2018年3月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根據該方案,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6個。
從目前已公布的機構改革方案看,將農業部的職責,以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的有關農業投資項目管理職責整合,組建農業農村部,其主要職責是:統籌研究和組織實施“三農”工作戰略、規劃和政策,監督管理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農墾、農業機械化、農產品質量安全,負責農業投資管理等;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職責,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職責,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執法職責,商務部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執法以及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辦公室等職責整合,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在現行的監管體制下,奶業監管屬于典型的分段管理,涉及的主要部門有:農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衛生計生委、海關總署、質檢總局、食藥監總局等部委。長期以來,“九龍治水”的管理模式飽受詬病,各部門之間聯系不夠、兼顧不夠,管加工的不顧上游養殖,管貿易的不顧產業進口沖擊。改革以后,在養殖環節,奶牛養殖的扶持政策將更加靈活、有效率和有力度,在整個奶業發展監管方面,由于監管職責更集中,奶業監管將易形成合力,必將有益于中國奶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