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建平
摘要:在高中物理課堂中,導入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有效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還能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這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具有重要作用。下面筆者就結合實踐經驗對高中物理教學課堂導入環節進行研究,在闡述課堂導入功能和原則的基礎上,創新性地提出一些有效的導入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導入環節;教法探究
高中物理課堂具有一定特殊性,課本和課堂中的絕大多數知識點都來源于現實生活,是每個學生都可以接觸到的,而另一方面,這些物理知識點又非常抽象和典型,在教育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抽象性理論知識,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困惑、難以理解的情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進一步推進,要求高中物理教學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保證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這就要提高學生接受物理知識的能力。導入教學方法能有效的將物理知識簡單化、生活化,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于學生學習物理學科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因此,加強對高中物理課堂導入教學環節的創新和研究非常有必要。
一、高中物理教學課堂導入功能和原則
課堂導入旨在引導學生做好學習新知識的準備,并對課堂活動抱有期待,所以其應具備以下幾個功能:有效喚起學生對本節內容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學習動機,使其能主動參與到學習中。給學生一些強烈且恰當的信息刺激,吸引學生注意力。溫故而知新,在舊知識和新知識之間建立聯系,解開學生疑慮,從而使他們順利進入新的認知和學習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在自覺明確學習目標的基礎上,對自己的學習進行監控和調整。在導入教學中,教師必須有所創新,并兼顧個體差異,把握好難易水平,堅持系統性、科學性、針對性、啟發性、簡潔性、多樣性、藝術性、新穎性原則,同時注重貼近生活,確保導入教學功能的有效發揮。
二、高中物理教學課堂導入方法的創新
(一) 實驗導入,提高學生動手能力。高中物理是一門教學形式和實驗形式相結合的課程,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實驗教學占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加上課堂中的物理知識相對抽象,為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創新實驗導入法非常有必要。比如在“力的分解”這一節內容的教學中,讓學生在課堂上動手做實驗,每個學生拿一根細線,將線的兩端分別系在自己的手指上和重物上,然后用鉛筆的尾部頂在線的某一點上,使上端細線保持水平,下端自然下垂,讓學生把鉛筆尖端放在手掌,感受重物垂直下拉細線的力產生的兩個作用效果,然后在紙上作圖并將兩個分力的方向標出。這樣以來,通過簡單直觀的實驗,學生不僅親身感受到了力的作用效果,還大大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 問題導入,設立障礙激發學生思維。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創新性地設置多種多樣的且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可導入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也可導入能夠與學生認知產生強烈沖突的問題情境,環環相扣,通過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邏輯性思維。比如在學習“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這節內容的時候,為進一步引導學生猜想與加速度相關的因素,可導入適當的問題:C羅踢足球時,在很短時間內使球具有很大的速度,并且改變了足球的運動方向,此時的加速度是大還是小呢?學生會回答“大”,那么如果踢足球的是一個小朋友呢?是否能夠產生較大的加速度呢?由于小朋友力氣小,所以不能產生較大加速度,此時學生便會自然而然明白加速度可能與力的大小有關。那么如果羅踢的不是足球而是鉛球呢,是否還能產生與之前相同大的加速度?學生自然會知道,鉛球太重,即便是羅也踢不動,此時他們會明白加速度還可能與物體質量有關。通過這一系列問題,有效引導學生發現問題,之后通過實驗進一步探究加速度與力和質量的關系,加深學生印象,久而久之,學生便會養成善于思考的習慣,有利于培養他們的邏輯性思維
(三) 導入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物理知識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大可利用生活實例,創新課堂導入教學法,引發學生思考。比如學習“光的全反射”這節內容時,教師首先可結合教學內容制作多媒體課件,通過聲音、影像、圖片相結合的形式,向學生展示海市蜃樓的奇觀景象,配以生動的語言:夏天的時候,我們身處風平浪靜的海邊,極目眺望,看到天空出現了高樓、帆船、山川等景觀,這就是海市蜃樓;行走在沙漠中,一個人口渴了,明明看到遠方有一灣湖水碧波蕩漾,可是走近卻發現那里仍然是沙漠,這也是蜃景在作怪(在多媒體上展示圖片);在日常生活中,上述景觀很難見到,但是在海邊玩耍時,我們能看到藍色海水打在礁石上然后濺出了一朵白色的浪花。那么蜃景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其實這些都和光的全反射有關。通過運用生活中的現象,展示一幅幅真實的圖片,將學習內容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思考,使他們對物理知識的認知更加清晰。
(四) 導入物理歷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物理學科不僅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還是一門世界、生活歷史學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創新教學法,導入物理歷史,比如講述與物理改變相關的歷史小故事等,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將學生注意力吸引起來。例如在講授“萬有引力”這章內容時,可以導入哥白尼、布魯諾、開普勒等古人為了人們科學認識天體運動而與教會英勇斗爭的故事。借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其強烈的求知欲。又例如講授“電磁學”這節內容時,教師可導入電磁學的歷史話題或電磁學家庫倫通過扭秤實驗發現電荷之間相互作用得出庫侖定律的小故事,讓學生了解到電磁學是在不斷發展和演變之中得出現在的計算公式的,通過講述這些物理歷史,讓學生感受到,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在失敗中站起來,由此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動力。
(作者單位:甘肅省渭源縣第三高級中學,甘肅 定西 7482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