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艷芳
摘 要:隨社會發展,單親家庭子女日益增多,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力,導致單親家庭的孩子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和行為方面的問題,隨之引起一系列的復雜社會和教育問題。作為中學的班主任,面對單親家庭的學生,應該結合教育學和心理學的有關理論,分析單親家庭子女學生表現出的心理和行為特點,制定出有效的教育策略,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單親家庭;心理行為;教育策略
所謂單親家庭,它是與雙親家庭相對的一種特殊家庭結構類型,是由于某種原因,父(母)離異或變故,形成只有父親或母親的家庭。這種家庭只存在著父子關系或母子關系。單親家庭子女正是這種家庭變遷下的產物。
一、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行為特征及形成原因
(一)心理及行為特征。單親家庭子女學生由于心理調控能力和自身社會導向能力不強,常常表現出一系列不良的個性心理特征:(1)孤獨憂郁: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卑心重,感到抬不起頭,喜歡獨處,不愿意與同學交往,少言寡語,膽小怕事,有“抑郁癥”傾向。(2)散漫放任:無組織、無紀律,我行我素,肆無忌憚,自控力差,常遲到、曠課,愛說謊話,對老師批評不予理睬,缺乏上進心,對集體漠不關心。(3)偏執多疑:心胸狹窄,懷疑別人的忠誠與誠實,固執死板,喜怒無常,逆反心理重,行為過激,易攻擊他人,缺乏集體榮譽感。(4)驕橫霸道:由于缺乏管教,事事處理以自我為中心,心目中無父母、老師、同學,法紀觀念淡薄。個別由于擇友不良,沾染不良習氣,易走上違法亂紀的道路。單親家庭子女學生所表現出來的這些不良的個性心理特征,如不及時矯正,定會在學生群體內蔓延,既妨礙了優良班風的形成,又嚴重地影響了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
(二)形成原因。(1)父親或母親的教養態度發生變化。只存在親子關系的單親家庭,在教養態度上因心態的改變而失衡。一方面,表現為父親或母親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對孩子的要求更高、更嚴格,使孩子生活在重負之下,感到緊張、焦慮,甚至滋生厭學情緒。另一方面,單親家長會因家庭的變故感到愧對孩子,在感情上有補償心理,放松對孩子的教育,形成孩子的一些不良品格。(2)家庭教育的投入減少。這里講的投入包括經濟上的投入和精神上的投入。由于單親家長一人承擔家庭生活的重擔,用在孩子教育上資金相對減少,對孩子教育上精力也相對少得多。(3)忽視了孩子的教育。單親家長為考慮自己今后的生活,一部分精力在重選配偶再婚的問題上,放松了對孩子的教育。(4)家長的自我封閉導致孩子因缺少社會交往而自卑、壓抑,有的單親父母因家庭問題,感到自卑,不愿與外界接觸,也不愿孩子與別人來往。這種心態影響到孩子,會使孩子變得自卑、壓抑、孤僻、不合群,影響孩子的個性發展。盡管這些問題不一定同時存在于每個單親家庭中,但單親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會在某些方面受到影響是不爭的事實。
二﹑班主任對單親家庭子女學生的教育策略
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實踐證明,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失衡是可以矯正和轉化的。根據老師自己的教育實踐經驗,主要是在工作中一定要采取符合青少年心理活動規律、個性和年齡特點等的教育方法,開展情理交融、耐心細致的工作,給予切實有效的幫助,把一片赤誠的“愛心”奉獻給學生,辛勤的付出一定能夠得到豐碩的回報。
(一)建立單親家庭子女學生的檔案。從新學生入學起,我就開始建立單親家庭子女學生的檔案,加強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行為和家庭情況的調查了解、跟蹤并詳細記錄。同時,通過電話、家訪等形式,定期與家長聯系,掌握單親家庭子女學生在家中和社會上的具體情況。
(二)進行情感感染,傾注愛心。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是一種以心換心的活動,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如果在教育中一味冷落、嫌棄、訓斥、批評、處罰,往往會導致單親家庭子女學生的“逆反心理”,從而使他們與教師、同學、家長間處于對立狀態,從而偏離人生軌道。因此,老師的愛心往往是師生心靈溝通的潤滑劑。教育乃是愛的事業,師愛是教育的靈魂。愛,意味著理解尊重、關心愛護、信任鼓勵、寬容相待。只有“動之以情”,用心靈的溫暖去醫治心靈的創傷,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滌精神的污染,才能消除對立的狀態。在教育他們中,我把握住愛的原則,以愛為基礎,筑起成功教育的大廈。
(三)因人而異,因勢利導。教育轉化單親家庭子女,要針對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同時,要善于抓住教育時機,捕捉閃光點,盡可能發揮他們的特長,才能取得教育轉化工作的最佳效果。這一點非常重要。新學期開始我就做好了情況調查,通過建立單親家庭子女學生檔案,詳細了解他們的情況,并主動接近他們,熱情關懷、鼓勵他們,然后根據不同類型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憂郁型”則經常關心他們,促膝談心,加強溝通并熱情鼓勵,使他們開朗,富有上進心;“散漫型”則用疏導、遷移方法,為他們創造集體活動的環境,把他們的精力轉移到學習上,用到為集體做好事上;“多疑型”則用啟迪、引導的方法,進行人生觀和生活目的教育,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責任感和榮譽感。同時,我還針對單親家庭子女學生的不同特長,讓他們在集體活動中擔任不同角色,充分發揮他們真、善、美的一面,并對他們取得的成績給予表揚和鼓勵,從而促進他們轉化。
(四)強化意志,反復教育。意志薄弱是單親家庭子女學生非智力因素中最大的缺陷,是導致學生失敗的原因。教育轉化單親家庭子女學生往往出現屢教不改的現象,常常反復或出現新的情況。我在教育他們的過程中通過學習、勞動、體育鍛煉等實際活動強化他們的意志,同時常用名言警句激勵他們,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實踐經驗告訴我們,班主任轉化單親家庭子女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
總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教育單親家庭子女學生要有耐心,不怕反復。允許反復,在反復中堅持教育,在反復中吸取教訓,循循善誘。長其善,救其失;揚其長,促其變。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不斷進步。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西縣龍川九年制學校,甘肅 定西 7481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