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杭州余杭區南苑派出所接到一位失主的報警電話稱,自己停在小區圍墻外的轎車內財物失竊,3000塊錢不翼而飛。民警勘查后發現,車門并沒有被撬痕跡,但車內有被人翻動過的跡象,車主錢包內的現金全部被偷走,就剩錢包被扔在車座上。附近路段監控顯示,當天凌晨3點左右,有3名形跡可疑的男子在事發車輛周圍逗留,有重大作案嫌疑。
就在同一晚,南苑派出所還接到一位女子報警說,自己的閨蜜失足落入上塘河。民警趕到后,落水女孩已經被3個年輕人救上岸。黑漆漆的河水邊,3人正耐心安慰落水女孩。
出人意料的是,警方的調查結果顯示,救人的3個小伙子就是此前盜取轎車內財物的3人。從打開車門盜取他人財物到深夜下水救人,中間僅僅相隔1個小時。
案件一經報道,在網上引起眾多討論。有網友評論3人:大事不糊涂,小事不檢點。有人說,3個年輕人本性不壞,應該功過相抵從輕處罰;但也有人堅持,“愷撒的歸愷撒,上帝的歸上帝”,見義勇為雖然值得表揚,但3人還是應該為自己的盜竊行為負責。
解讀 判斷一個行為是否有罪,應當嚴格按照法律的制度規定,而不是依人主觀的“好”或“壞”。盡管3名男子做出見義勇為的好事,應該受到社會的鼓勵與表揚,但是這種鼓勵與表揚并不能否定其違法犯罪的事實,也不能免除其應當承擔的刑事責任。本素材適用于罪與罰、法制、見義勇為等話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