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劍光
提高馬鈴薯生產,建立國家支柱產業,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最好途徑。本文對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從秋繁留種,種植前準備,適時播種,田間管理等方面進行分析
一、整地
1、選地選茬
選擇土層深厚,土質肥沃,團粒結構及排水、保水性能好,有深松基礎的偏酸性地塊,鹽堿地不適宜種植。以小麥、玉米、谷子、雜糧茬為好,其次是大豆、忌用甜菜、向日葵、茄子、辣椒、番茄、白菜、甘藍等與馬鈴薯有共同病害的地塊。
2、深松整地
實行旋耕滅茬、重耙耙地、秋深翻整地、起壟施肥連續作業。麥茬伏秋翻、耙、耢起壟,鎮壓。深松35~40厘米2、選用優質種薯作種薯:優質種薯一般有兩層含意,一是種薯體內不帶毒或帶毒輕;二是種薯生理年齡佳,具有充實的內含物。使用優質種薯才有利形成壯芽和健株,實現高產。馬鈴薯脫毒,馬鈴薯三季串換留種,馬鈴薯種薯分層閃光貯藏的綜合應用,是培植優質種薯的良法。生產上就應推廣上述方法生產種薯,并在種薯的貯藏前后剔出帶病蟲的、破爛的、畸形的薯塊,并選擇大小適中(50—100g)的整薯作種。
二、選擇種薯及種薯處理
種薯處理通常包括催芽、種薯切塊、消毒3個主要環節。種薯催芽是馬鈴薯栽培中的重要措施,主要是指砂床積層催芽,即將種薯與干濕適度的細沙分層相間放置,厚度約3~4層,并保持砂床溫度20℃左右,保證細沙濕潤,這種條件下10d左右種薯即可發芽。同時,還可采用溶液對種薯進行催芽,通過種薯催芽完成對病薯、爛薯和纖細芽薯的淘汰,優化種薯品質。一般在播種前15d左右對種薯切塊,在對切刀消毒后,通常以縱切為主,盡量保證每個薯塊30~50g,并帶有2個芽眼,種薯切塊一般采用雙刀切種,以避免細菌感染。切好的薯塊要及時進行消毒,晾曬直至切面干燥為止。消毒即為種薯塊場地進行噴霧消毒或者薯塊浸泡消毒,主要用甲醛對水溶液或多菌靈等。
三、播種
當地無霜期短,早熟品種應早播,搶在煞漿前播種,充分利用土壤當中的水分,有利于出苗保苗。
1.播種時間:當土壤5CM深的地溫保持在6℃以上并持續3~5天即可播種。
2.播種密度:根據品種特性、級別和用途來決定栽培密度,并且要堅持肥地易稀瘦地易密的原則,一般栽種行距65~70厘米,株距25~30厘米,畝保苗在3500~4500株。
3.播種方法:播種方法以壟作為主,要引溝、施肥、播種、合壟、鎮壓連續作業,播種的深度應根據栽培條件和品種特性而定,墑情不好時播深一般為14厘米,而土壤溫度低墑情好時可淺播為8厘米,深開溝淺覆土的辦法,以利于一次播種保全苗。
四、田間管理
1.苗后除草:一般播后5-10d(未出苗前)進行土壤處理,防除苗期雜草,用70%塞克津可濕性粉劑35-40g/畝加乙草胺100mL對水30kg均勻噴霧于土表。出苗后用拿捕凈、穩殺得、蓋草能、禾草克、威霸等葉面噴灑,可防治一年生或多年生尖葉雜草,用量與大豆相近。
2.溫濕度管理:從播種到結薯需要田間持水量為65%左右,從開花至結薯落花,需田間持水量為75~80%,結薯末期要求田間持水量為60~65%。馬鈴薯結薯的最適宜溫度為15~20℃,因此可以通過補充水分來調節土壤溫度,達到多結薯的目的。
3.查苗補苗:馬鈴薯出齊后,要及時進行查苗,有缺苗的及時補苗,以保全苗。
4.合理施肥
4.1底肥
馬鈴薯生長期中形成大量莖葉和塊莖,因此,需要的營養物質較多。馬鈴薯喜高鉀、低磷、中氮,即氮:磷:鉀=2:1:3-4。可使用45%復合肥450kg/hm2;或尿素150kg/hm2,二銨150kg/hm2,硫酸鉀200kg/hm2。基肥應結合作畦或挖穴施于10cm以下的土層中,以利于植株吸收和疏松結薯層。
4.2追肥
馬鈴薯從播種到出苗時間較長,出苗后,要及早用清糞水加少量氮素化肥追施芽苗肥,以促進幼苗迅速生長。現蕾期結合培土追施一次結薯肥,以鉀肥為主,配合氮肥,施肥量視植株長勢長相而定。開花以后,一般不再施肥,若后期表現脫肥早衰現象,可用磷鉀或結合微量元素進行葉面噴施。營養生長的盛期要控制馬鈴薯根冠比例,陽光直射地面可達7-10%即可,避免封壟。
5、病蟲害防治
5.1病害防治。
(1)晚疫病:發病前用80%代森錳鋅500倍液或80%噴克或80%大生600~800倍液噴施防治;發病后用25%或35%的甲霜靈或72%的克露或75%的百菌清或64%的殺毒礬等可濕性粉劑每公頃用量1500~2250克,加水50升稀釋噴施防治,每隔7天噴一次,交替換藥,以防使用同一藥劑真菌產生抗藥性。(2)病毒病:可用抗病毒1號或2%菌克毒克300倍液噴霧防治。(3)環腐病:切刀消毒和藥劑浸種。切塊播種時,切刀用70%酒精或5%來蘇兒水消毒,同時按100公斤種薯用75%百菌清0.1公斤和1公斤滑石粉及微量元素(如鉬、硼、銅、鋅、鎂)拌種消毒。
5.2蟲害防治
馬鈴薯的蟲害主要是蚜蟲、28星瓢蟲和地下害蟲。主要防治方法:
(1)蚜蟲防治用40%氧化樂果800倍液或10%蚜虱一遍凈(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進行防治。(2)28星瓢蟲用80%敵百蟲500倍液或樂果1000倍液噴霧防治,發現成蟲即開始防治。(3)地下害蟲主要是螻蛄、蠐螬和地老虎,在播種時可公頃施用5%辛硫磷顆粒劑60~70公斤拌肥防治,或者公頃用48%毒死蜱乳油1.5~2公斤拌肥,或用70%噻蟲嗪進行種子處理(用法為100克藥劑加1.5公斤水拌100公斤種子)。
五、適時收獲:馬鈴薯成熟后,就應及時收獲,減少病蟲害造成的損失,以及秋雨造成的田間腐爛和貯藏過程中的腐爛。馬鈴薯最好在莖葉未完全枯死前就提早收獲較好。以繁種為目的的葉子枯黃70—80%,就可割苗收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