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保綱
這是五年前的事了。那時,大哥剛剛下崗,在縣城的一個十字路口租了一間鐵皮小屋,賣些煙酒之類。
一天黃昏,一位中年漢子走到大哥的鐵屋前。漢子放下手中沉甸甸的編織袋,從口袋里摸索出五毛錢,買了一包劣質的香煙。漢子點上一支煙,然后和大哥寒暄起來。
從談話中,大哥了解到,漢子就是我們縣的人,剛剛從外地打工回來。漢子說,他家距離縣城還有二十幾里路,漢子很不好意思地提出,能不能從大哥那里借一輛自行車,因為他已經坐了一天一夜的車了。
大哥看看夜幕已經降臨,又打量著眼前這位陌生的漢子,最后還是把他那輛“除了車鈴不響哪兒都響”的自行車推了出來。當時,大哥確實多留了一個心眼。他本來剛買了一輛新自行車,但是大哥可不敢輕易地相信別人。
漢子十分感激,說最晚明天上午就把車還回來。也許是由于匆忙,漢子并沒有留下他的姓名以及住址,就匆匆地騎車走了。
晚上,當嫂子聽說大哥把自行車借給一位陌生人時,和大哥大鬧了一場。嫂子說大哥這回肯定被人騙了,不信等著瞧。
第二天上午,大哥焦急地等候在鐵皮屋前,他希望那位漢子能早點出現。然而,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大街上人來人往,卻沒有那位漢子的身影。嫂子在一旁不斷地敲敲打打、冷嘲熱諷,大哥由沉默變得煩躁,又由煩躁變得憤怒。到了中午12點的時候,漢子仍然沒有來,大哥終于絕望了,任憑嫂子把他罵得狗血淋頭。
大概是在中午12點半的時候,那位漢子忽然騎著車子出現在大哥面前。漢子擦了一把臉上的汗水,連聲說著:“對不起,對不起,來晚了。”
大哥先是驚喜,但隨之一股無名之火從心底升起。大哥厲聲說:“對不起個屁!你耽誤了我大事!”
漢子很尷尬地站在一旁,手足無措。
忽然,大哥靈機一動說:“這樣吧,我不能把自行車白借給你,你得掏個錢,就算是車子的‘折舊費吧。”大哥很為自己的聰明得意,他知道,自己的這一招肯定會贏得老婆的贊許。果然,旁邊的嫂子臉上頓時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那位漢子顯然被這突如其來的變化搞蒙了,他囁嚅著說:“行……你說……多少錢?”
大哥說:“你拿20塊錢吧。”
漢子沒有說話,從口袋里掏出20元,遞給大哥。然后,漢子又說了一聲:“謝謝你了,俺走了。”說完,漢子頭也不回地融入人群之中。
看著漢子已經走遠,大哥才轉過身,把那20元給了嫂子。然后,大哥準備把車子往里推一下。忽然,大哥愣住了!因為他看到了一個嶄新的車鈴,用手一撥,發出一陣脆響。大哥再仔細一看,車子確實是自己的那輛,但是變化的不僅僅是車鈴,還有兩只嶄新的腳蹬子,剛剛上了油的鏈條以及擦拭一新的車瓦。
大哥一下子明白了。他一把搶過嫂子手中的20元,趕緊跑上街頭。但是,那個漢子的身影已經無從尋覓。
如今,大哥自己開辦了一家企業,企業紅紅火火。大哥多次對我說,那20元,是他一生的心靈折舊費。而在大哥廠子的門上,一直懸掛著四個大字:誠信為本(摘自《啟迪與智慧》2017年11月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