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薦文
我兒子讀小學(xué)二年級時,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yè),要他們當(dāng)小記者訪問爸爸。共有六個問題,有一大半是資料性的,比如在哪里工作、負(fù)責(zé)哪一方面的事等等,其中有兩題是:“爸爸的夢想是什么?怎么實現(xiàn)?”
我說:“我有三個愿望。”兒子用半注音半漢字的方式寫下這句話,然后抬頭看著我。
“第一個愿望是吃得下飯。”
兒子愣了一下,認(rèn)為我在開玩笑,很鄭重地表示,這項作業(yè)的分?jǐn)?shù)是其他作業(yè)的三倍,所以不能隨便。
我說你是記者,人家怎么說你就怎么寫,既然不相信就不要訪問好了。他無奈地寫下:“第一個愿望是吃得下飯。”
“第二個愿望是睡得著覺。”
他這下著急了:“別人的愿望都是要當(dāng)科學(xué)家或是做重要的事情,你的愿望連小孩子都會,你是不是想害我被老師處罰?”
我又重復(fù)先前的說法:不相信就不要訪問。
他急得跑去廚房向媽媽哭訴。媽媽也同意說,記者就是記錄者,不能要求受訪問者如何回答。他擦干眼淚寫完這句之后,抬起頭失望地看著我。
“第三個愿望是笑得出來。”
這下子他失去控制了:“別人的父母都是在幫助子女,只有你才會存心害自己的小孩。”
我說: “要不然你照我的話寫完之后,再寫一篇《我眼中的爸爸》附在后面,讓老師了解這不是你隨便寫的,而是你爸爸的本性就是如此。”
他覺得有道理,憤恨之下很快地寫了一篇《我眼中的爸爸》。我除了把他作文的注音改為漢字之外,照抄如下:
“我每次有重要的問題要問我爸爸的時候,他都想騙我,可是我跟他說,這是很重要的問題,他還是繼續(xù)開玩笑。我跟他說,這可是分?jǐn)?shù)最高的作業(yè)。所以我爸爸做什么事都是隨隨便便的,每次一回家,鞋子也不脫,就看電視,而且都看摔跤、相撲,都是一些無聊的電視。所以這個爸爸還要嗎?雖然他有很多缺點,但是他還是很疼我呀!我爸爸很奇怪,一下子罵人,一下子又對你好,可能我是他兒子吧!也可能是他腦筋有問題吧!老師,你覺得呢?”
第二天,我問兒子老師怎么說,他有點不好意思:“老師上課時叫我到前面,說我的訪問和作文寫得非常好,給我98分,是全班最高的,比班上的模范生還高,還把我的作文念給全班聽。”
“那她有沒有說為什么?”
“她說她先生的工作最近不太順利,已經(jīng)有好幾天睡不著覺,也只吃得下一點東西。你爸爸的三個愿望很有意思。”
“那你現(xiàn)在了解我不會害自己的兒子了吧?”
兒子點點頭,可是還不能明白,為什么老師把《我眼中的爸爸》拿去參加作文比賽,得到入選獎。對功課平平的他,這是一大驚奇。
希望兒子在人生的旅程中,能比我晚許久才體會到:要實現(xiàn)這三個愿望還真不太容易(李云貴薦自《中國電視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