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爽
摘 要:語言對人類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人們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的改革,以及大批量新鮮事物涌入人們視野,促進了英語大批量新詞的出現, 讓英語在社會活動中、在人們的日常交際中更適用。本文目的在于淺談新詞的產生與發展。
關鍵詞:新詞;經濟;發展;文化
引言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和人類社會有著緊密的聯系。沒有語言,人類無法溝通,無法交流思想,聯系會中斷,生產活動也無法進。可見,語言對人類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964年美國學者布萊特(J.b pride)在他的社會語言學中提出“當社會生活發生漸變或激變時,作為社會現象的語言學會毫不含糊的隨著社會進展的步伐發生變化”。社會的變革,科技的進步,人們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的改革,以及大批量新鮮事物涌入人們視野,促進了英語大批量新詞的出現, 讓英語在社會活動中、在人們的日常交際中更適用。
一、世界政治格局變化和重大政治事件帶來的新詞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隨著世界政治格局的不斷變化,國際重大事件的發生,這些變化不可避免的給英語添加了很多的新詞:1972年美國歷史上第一次總統遭到彈劾事件即著名的“水門事件”,watergate由此在英語中成為一個普通的名詞,專指類似的政治事件或者重大 政治丑聞。此后,-gate成為了后綴意指scandal,比如:debategate,zipgate,irangate,mediagate,motogate,這些都極大豐富了英語的詞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歐洲統一思潮進入高潮。經過幾十年的磨合,蘊釀,直至1991年12月11日,歐共體馬斯特里赫特首腦會議通過了建立“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和“歐洲政治聯盟”的《歐洲聯盟條約》(通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簡稱“馬約”)。1992年2月7日,《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簽訂,設立理事會、委員會、議會,逐步由區域性經濟共同開發轉型為區域政經整合的發展。1993年11月1日,《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正式生效,歐洲聯盟正式成立。一大批新詞誕生。比如: euro(歐元),eurobond(歐洲債券) 等。
從2013年1月23日,英國首相卡梅倫首次提及脫歐公投,到2017年3月16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批準“脫歐”法案,授權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正式啟動脫歐程序。由Britain和exit組合的新詞brexit,無疑是2016年-2017年英語新詞搜索榜單中的熱門。此外 grexit(希臘脫歐), nexit(荷蘭脫歐)也在使用。
二、經濟變化帶來的新詞
2001年,美國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師吉姆·奧尼爾(Jim O'Neill)首次提出“金磚四國”這一概念,特指新興市場投資代表。2008年-2009年,相關國家舉行系列會談和建立峰會機制,拓展為國際政治實體。2010年南非(South Africa)加入后,“金磚四國”改稱為 “金磚五國”。BRICS引用了其成員國俄羅斯(Russia)、中國(China)、巴西(Brazil)、印度(India)和南非(South Africa)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該詞與英語單詞的磚(Brick)類似,因此得名“金磚五國”。 Brics也頻繁出現于經濟新聞、雜志、論文中。
網絡經濟的發展也導致了英語新詞匯的產生。一個表示計算機的前綴cyber使用的頻率也越來越高。比如:cyber-shopping(網上購物)、cyber-money (電子貨幣)、cyber-commerce(網絡經濟)、cyber-economy(電子經濟)等。
三、科技生產發展帶來的新詞
1.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帶來的新詞
計算機的飛速發展帶來的新詞新語數不勝數,比如:從網絡新興時期的internet,e-mail, 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等已經感覺不到新鮮的新詞,到網絡帶動媒體高速發展的現今時代所出現的papi(網紅),selfie(自拍)、binge-watch(刷劇)、Photobombing(搶鏡頭的人)、“tweet”一詞既有網絡社交服務“推特”的含義,又保留傳統“短暫而尖銳之聲”的意思。
2. 醫藥領域飛速發展帶來的新詞
醫學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新醫學技術用語,比如:genetic engineering(基因遺傳工程),photo-scanning(光掃描), test-tube baby(試管嬰兒),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職能)。病毒的變異,新型細菌的發現,新藥品的名稱所帶來的新詞每天都在產生。
四、跨越國界的文化的融合帶來的新詞
在通信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跨越國界的文化融合達到了空前的巔峰。跨文化交流的機會不斷增加,時間和空間的差異也無法阻擋文字多元化、多層次的穿插和交互。
1.中文對英語新詞的貢獻
隨著中國國力的壯大,漢語在許多方面慢慢的對世界通用語英語進行的悄無聲息的滲透,據統計2008年登記在冊的英語新詞達兩萬多個,其中有高達21%是“中式英語”。很多來源于中文的英語新詞代表了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和古老的歷史。比如中國傳統飲品茶類帶入英文的新詞就有:oolon(烏龍茶)、souchong(毛尖);手工藝品類:china(瓷器),silk(絲綢);民俗文化類:mahjong(麻將)、weiqi(圍棋)、pingju(評劇)、zhenjiu(針灸)、Confucius(孔子)、kongfu(功夫)等等。
2.日語對英語新詞的影響
英語中也引入了很多日語詞匯。比如:tsunami(海嘯)、judo(柔道)、tatami(榻榻米)、kimino(和服)sashimi (生魚片)等等。
亞洲其他一些國家的比如韓國、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的語言中一些詞匯也都在英語新詞中有體現。由于東西方文化差異大,文字構成體系完全不同,很多東方國家的文字進入英語都是被直接拿來使用,簡潔方便,形象生動。
五、生活方式的改變帶來的新詞
健康的生活方式讓很多煙民放下手中傳統的香煙。取而代之的是Vaping 即吸電子煙,它的動詞形式是vape, 源于vapour(蒸汽)或vaporizer(蒸發)的縮寫,其釋義于2014年8月錄入牛津詞典網,做動詞時意為“吸入或呼出電子煙亦或相似裝置的蒸汽”,且裝置和吸呼的動作也可被稱作“vape”。
越來越被倡導的低炭、環保的生活方式讓人們日常生活行為慢慢改變。Freegan 是個復合詞,由free(免費、自由)和vegan(素食主義者)合成。Freegans 指一群不購物(包括食物)、不開車、不買房,甚至不上班,盡可能不消耗資源,靠著極為有限的資源生活的人。
flash mob快閃特指一群人,他們通過網絡、手機或其他無線設施相互聯系,一起到公共場所表演一段事先安排好的動作,然后快速分散離開。
看熱播美劇《生活大爆炸》的人對“geekery” (極客范兒)一詞不會陌生。以前這個詞指的是“怪異的馬戲團表演”,并不常用;但現在卻是“熱衷于鉆研某學科,在某領域有豐富知識”的意思,它也指成為“geek”這類人的狀態。
結束語
語言的發展離不開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更與時代發展中政治的變革,經濟的變化,科技的創新,文化的交互,軍事的博弈密切相關。語言的變化訴說了人類歷史的進程,反射了人類在歷史進程中的活動。
(作者單位:天津濱海職業學院 國際語言學院,天津 3004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