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培
1.常用的化肥
1.1氮肥
常見的肥料有尿素、硫酸銨和硝酸銨等,它們是供給速效氮的主要肥源,是植物合成蛋白質的主要元素之一。使用時可配制成濃度低于0.1%的溶液,過多則會造成植物脫水死亡。
1.2磷肥
過磷酸鈣及磷礦粉是磷的來源之一,有助于花芽分化、能強化植物的根系,并能增加植物的抗寒性。它們的肥效較緩慢,在盆栽培花卉里較少使用,花卉栽培中磷的獲得往往是施用復合磷肥。過磷酸鈣做追肥時先加水50-100倍,浸泡一晝夜后取上面澄清液澆灌。
1.3鉀肥
鉀是構成植物的灰分的主要元素,鉀可增強植物的抗逆性和抗病力,是植物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常用的鉀肥有氯化鉀和硫酸鉀,使用時可配制成濃度低于0.1%的溶液追施。
1.4復合肥
復合肥的種類較多,是指成分中含有氮、磷、鉀三要素或其中的二種元素的化學肥料。常見的磷酸二氫鉀、復合肥、二銨等,在追施時可配成濃度為0.11—0.2%的水溶液。
1.5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植物發育過程中需用量較少,一般情況下土壤中含有的微量元素足夠花卉植物的生長的需要,但有些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因缺乏微量元素而表現失綠、斑葉等現象。如花卉缺鐵表現為失綠;缺硼表現為頂芽停止生長,植株矮化,葉形變小;缺鋅表現為失綠及小葉病等。施用濃度:硼肥葉面噴施濃度為0.1%—0.25%,鋅肥噴施濃度為0.05—0.2%,鉬肥噴施0.02%—0.05%,鐵肥噴施濃度為0.2%—0.5%,錳肥噴施濃度為0.05%—0.1%。
2.科學合理的施肥
2.1合理施肥,充分發揮肥料的增產作用,是實現高產、穩產、低成本的一個重要措施
合理配合、互相促進,有機肥料和化肥配合,氮、磷配合,是合理施肥的重要原則。
有機肥料養分全,肥效慢;化肥肥分濃,見效快。特別是有機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經微生物作用,形成腐殖質,能改良土壤結構,使其疏松綿軟,透氣良好,這不僅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長發育,而且有助于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化肥可以供給微生物活動需要的速效養分,加速微生物繁殖和活動,促進有機肥料分解,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機酸,這就有利于土壤中難溶性養分的溶解。因而有機肥料和化肥配合施用,能取長補短、互相調劑,充分發揮這兩種肥料的作用。
有機肥料一般氮少磷多,和氮肥配合一般有良好反應,和磷肥配合,就要影響磷肥效果。因此,除土壤特別缺磷,有機肥用量又少可以施用少量磷肥外,一般情況下,有機肥和磷肥最好分別施在不同田塊,以充分發揮肥料的作用。
2.2因土施磷、看地定量
土壤有效磷含量是決定磷肥有無效果以及效果大小的主要因素。要用好磷肥,必須根據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區別對待。
土壤有效磷在20-40PPM之間,是較缺磷土壤。施磷肥對夏播作物效果不穩定,秋播作物仍有明顯增產效果,一般增產10-20%,甚至更高一些。這大都是當季未施有機肥料,或有機肥料量不多,或年年施用有機肥料而復種指數高,水分供應充分,對土壤養分消耗較多的中等肥力田塊。在這類土壤上,一般畝施30斤過磷酸鈣即可,且一定要配合氮肥。
土壤有效磷在40PPM以上,屬磷素豐富的土壤,施磷增產不明顯。這都是年年施用大量有機肥料的肥地,可不施磷肥。
對播期偏晚的回茬小麥,施磷顯著增產,要特別注意施用。
作物幼苗期是需磷的關鍵時期,苗期缺磷,后期迫肥難以補救。因此,磷肥應盡量作基肥或種肥早施。如果來不及作基肥、種肥,應盡早開溝追施,施后灌水。
磷肥有較長的后效,不需要每季作物都施,應重點施在最好的茬口上。例如,小麥和玉米、谷子等輪作地區,磷肥應施在小麥上,玉米、谷子可利用其后效。小麥或油菜和水稻輪作地區,磷肥應施在小麥或油菜上,水稻利用其后效。綠肥和雙季稻輪作時,綠肥要施足磷肥;以磷增氮,早、晚稻利用其后效。
2.3根據各類作物需肥要求,合理施用
作物不同,對養分需要的種類、品種、數量都不相同。
首先,要看作物的需肥特性,小麥、水稻、玉米、高粱、谷子等,需氮較多,需磷、鉀較少。應以施用氮肥為主,依土壤條件,配合磷、鉀肥。豆科作物有根瘤菌固氮,但需要較多的磷、鉀。薯類、煙草、麻、甘蔗、甜菜等,號稱“喜鉀作物”,在缺鉀的土壤上要特別注意施用鉀肥。
其次,要看作物的需肥量。玉米、高粱等作物生育期短,需肥量大,施肥量應當高于其它禾谷類作物。小麥莖稈較軟,氮肥用量過高,容易引起倒伏。
2.4掌握關鍵、適期施氮
基肥、種肥和追肥是施肥的三大環節。有機肥和磷肥應當以基肥和種肥為主;氮肥應當把基肥、種肥、追肥結合起來,掌握關鍵時期,充分發揮氮肥的作用。
小麥一般大田需氮的關鍵時期是苗期,苗期施氮可以促進盤根分蘗,為豐產奠定基礎。因此,同樣數量的氮肥以前重重施種肥和冬前追肥效果好。
玉米喇叭時期需氮量大,追施氮肥可使棒大、粒多、粒重。同樣數量的氮肥,以分成四份,種肥、拔節肥各用1份,喇叭口肥用2份,增產效果最高。
早稻一般要蘗肥重、穗肥穩、粒肥補,前促、中控、后補。晚稻除重視分蘗肥外,還要注意壯尾肥。
谷子要重施拔節肥、孕穗肥。
總之要根據具體情況,認真實踐,摸索出當地作物的施氮高效期。
2.5深施肥料、保肥增效
“肥料施進土,一畝頂二畝”。肥料深施,能減少損失,提高肥效。
農家肥料深施,肥料分布整個耕層,便于作物吸收,減少養分揮發損失,并使土肥相融,培養地力。所以,農肥深施,能顯著增產。據試驗萬斤土糞作底肥深施6-7寸,平均千斤土糞增產小麥10.7斤,淺施2-3寸,只增產3.6斤。
磷肥淺施,容易停留在有效磷含量較多的表土內,而有效磷含量低的下層土壤反而得不到磷肥。作物只能在苗期從表層土壤中吸取磷肥,根系伸長以后就難以吸收利用。深施,有效磷含量低的下層土壤也能得到較多的磷肥,從而促進根系發育,充分發揮增產效益。據試驗30斤磷肥深施在5-6寸土層內,每斤磷肥增產小麥6.7斤;淺施在表層內,僅增產3.13斤。
銨態氮肥,尤其是碳酸氫核和氨水,容易揮發損失,更應深施。其它氮肥品種,也應深施。深施可使氮肥被泥土覆蓋,防止揮發;銨可被土壤吸附,淋失也很少;肥料分布在根系附近,便于作物吸收。稻田深施,可使銨態氮處于缺氧環境,防止變成硝酸而淋失,或變成氮氣揮發掉。
氮肥深施可采取以下方法:
1基肥深施。碳酸氫銨或氨水均可作基肥深施。旱地結合犁地順犁溝溜施,邊施邊耕;稻田在施肥、犁田后,隨即灌淺水耙濕整。
2種肥底施。小麥、玉米、谷子等作物,在墑情較好的情況下,播前開溝或用簡易農具集中條施在種子下面或種子側下方,使種子靠近肥料。
3球肥深施。把碳酸氫銨和干細土按需要可加磷肥混合,用造粒機干壓成球肥,或將碳酸氫銨直接壓制成粒肥,然后深施。據各地試驗,球肥深施,肥料集中,肥效穩長,不論對水田或旱地,不論對哪種作物都能增產。球肥肥效較慢,宜注意早施,并且要隨制、隨裝、隨用,不宜久存。
4追肥溝施或穴施。對小麥、谷子、玉米、棉花等追施碳酸氫銨、氨水和尿素,應溝施或穴施后覆土。要采取各種機具,把氮肥施入3寸以下土層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