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福森
高效益是我們飼養蛋雞追求的目標,飼養的經濟效益高低主要取決于蛋雞產蛋率和市場價格。經多年基層實踐中,經調查觀察、分析歸納,初步掌握了雞產蛋率下降的原因及應對措施。
1疾病方面因素
1.1雞群感染傳染病后會引起產蛋量突然下降等異常現象,如蛋雞遇產蛋下降綜合癥病侵害時,雞群往往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產蛋率急劇下降,蛋殼異常變薄、畸形蛋、軟殼蛋、褐色蛋增多,產蛋率下降達10%左右,嚴重的會達到50%左右;另外,病毒性疾病如馬立克氏病、傳染性腦脊髓炎、雞痘、淋巴白血病、禽流感等,還有多種細菌性疾病、霉形體病以及寄生蟲病都會引起產蛋率下降。
1.2應對措施
1.2.1對病毒性疾病,預防是關鍵,應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體系,根據當地疫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建立相應的免疫檢測機制。雞新城疫、禽流感系法定強制免疫的疾病,免疫一定要到位。產蛋下降綜合癥的免疫,須在110~130日齡時進行免疫接種,免疫期可達10~12個月。根據雞群的免疫抗體檢測的水平,正確及時予以預防。
1.2.2除免疫接種外,還應在飼料中添加營養性藥物,有利于雞體健康。細菌性疾病的防治主要須側重于飼養環境的凈化,衛生和消毒措施的落實,發病后及時診斷并進行對癥、對因治療,可有效地減少損失。
2飼料原料及配方方面因素
2.1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經常更換飼料蛋白質品種、使用劣質蛋白質飼料,如:飼料中加入高比例的棉籽餅、熟豆餅突然更換生豆餅;使用了假、劣質魚粉等,都會導致雞群產蛋下降。
2.2應對措施
2.2.1變更飼料應逐步漸進,須有3~5d的過渡期,防止雞群發生消化不良,引起產蛋量下降。加強飼料采購管理,選定有資質誠信度高的供應商。
2.2.2蛋白質飼料與鈣的補充:從開產到產蛋高峰(約40周齡時),產蛋率大于80%以上,這時日糧中蛋白質、鈣等營養含量應隨雞群產蛋率的增長而增加;輕型蛋雞飼糧粗蛋白含量應為18%,代謝熱能(ME)2860千卡/kg(炎熱時氣溫29~35℃應降低ME為2640;10~13℃為3080千卡/kg),鈣3.2%,炎熱時3.4%,每日每只蛋雞耗料105g,應保證進食蛋白質18.9g。產蛋中期,即產蛋高峰過后的一段時期,產蛋率在70%~80%;(約60周齡)這一時期日糧中蛋白質、鈣等營養含量應隨雞群產蛋率而變化;輕型蛋雞飼糧粗蛋白含量應為16.5%,ME 2860千卡/kg,10~13℃含鈣3.0%,18~21℃含鈣3.2%,29~35℃含鈣3.4%。每日每只耗料104 g,應保證進食蛋白質17.2 g;產蛋后期,產蛋率小于70%,(60周齡后)。這一時期日糧中蛋白質、鈣等營養含量應隨雞群產蛋率的增減而變化;輕型蛋雞飼糧:當氣溫10~13℃蛋白質14%,ME 3080千卡/kg,鈣3.2%,溫度18~21℃時,粗蛋白含量應為15%,ME 2860千卡/kg,鈣3.4%,氣溫29~35℃含蛋白質16%,ME 2640千卡/kg鈣3.7%。每日每只耗料99 g。保證進食蛋白質14.9 g,飼料中鈣、磷比例須適當,鈣、磷比例為5~7:1。
3飼料發霉變質與加工不當
3.1存在問題
飼料加工結束后均有一定的保質期,如果飼料放置時間過長,在夏季高溫高濕季節里,飼料中的多種維生素很容易發生分解失效,這樣勢必影響飼料的質量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3.2解決方法
3.2.1首先科學配制飼料保證產蛋的營養需要。注重原料品質,做到不發霉、不變質,保證需要原料品種豐富、穩定,嚴禁飼喂發霉變質飼料。
3.2.2在飼料加工過程中,避免食鹽、維生素、微量元素等這些微量成分的添加量過量或不足,導致營養性疾病的發生。
4飼養管理方面因素
4.1供料不足
在給料時雖然加到了標準料量,但沒有考慮飼料能量水平、環境變化、雞群開產時的體重大小等因素,會造成料量供給不足。有時人為計算量或稱料不足失誤,也會引起少給料。飼養人員交換、一次喂料過多、過滿等,都會引起雞群產蛋量下降。
4.2供水不足
常見于飼養人員忘記打開飲水閥,水壓過低,供不上水等原因不能正常供水,均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產蛋量下降,在炎熱的夏季對雞的危害更加嚴重,雞群斷水24 h,產蛋量將減少30%,需25~30 d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雞群斷水36 h,產蛋量不能恢復至原來的水平,斷水36小時以上,將會有部分雞停產,導致換羽。
解決方法:飼養人員必須經常檢查飲水閥等,保證正常供水、飲水。開產時,雞體代謝旺盛,需水量大,要保證充足飲水。飲水不足,不但會影響產蛋率,并會出現較多的脫肛。
4.3溫度變化
溫度過低,如初冬時,寒流突到,雞群受冷刺激引起脫羽,進而停產。溫度過高,特別是炎熱夏季的連續高溫,使雞只采食量銳減。
解決方法:產蛋雞最宜的溫度為10~25℃。要保證冬暖夏涼,并及時調整飼料配方,營養達到需要,防止產蛋量下降。1天之內的溫差不應超過8℃,防止影響雞群產蛋量。
4.4光照不合理
光照時間突然偏短,或只注重光照時間而忽視光照強度,這些均能導致產蛋雞生理機能紊亂,影響了產蛋性能的正常發揮。
解決方法:光照對雞的繁殖機能影響極大,增加光照能刺激性激素分泌而促進產蛋。通過對產蛋雞的光照控制,以刺激和維持產蛋平衡。此外,光照可調節后備雞的性成熟和使母雞開產整齊,所以開產前后的光照控制非常關鍵。
4.4.1現代高產配套雜交品系已具備了提早開產能力,適當提前光照刺激,使新母雞開產時間適當提前,有利于降低飼養成本。
4.4.2光照時數應漸增,如果突然增加的光照時間過長,易引起脫肛;光照強度要適當,不宜過強或過弱,過強易產生啄癖,過弱則起不到刺激作用。密封舍育成的新母雞,開產前后光照強度以10~15Lx為宜,開放舍育成的新母雞,育成期受自然光照影響,光照強,開產前后光強度一般要保持在15~20Lx范圍內,否則光照效果差。
4.5通風不良
通風設施差,會致使舍內氨氣、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有害氣體蓄積,不僅影響產蛋量,還可誘發呼吸道疾病。夏季氣溫高、濕度大,通風不暢量就會引起產蛋雞中暑。
4.6應激因素
飛鳥及老鼠進入雞舍或舍外放便炮時,會使雞群受驚、造成應激。同時有的雞場頻繁更換工作人員,也是不良的應激因素。
解決方法:可在飼料或飲水中加入抗應激劑以緩解應激,常用的有維生素c、速溶多維、延胡素酸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