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珣
旋耕機是與拖拉機配套完成耕、耙作業的耕耘機械。因其具有碎土能力強、耕后地表平坦等特點,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正確使用和調整旋耕機,對保持其良好技術狀態,確保耕作質量是很重要的,現筆者根據生產實際工作,將其正確使用調整與保養措施總結如下。
一、旋耕機的調整和維修
1、鏈條的調整。鏈條調整應注意鏈條松邊過松而發生爬鏈現象,過緊則會加重磨損。在進行調節時,注意頂向張緊滑軌的力應在5-10公斤內,以能壓動松邊鏈條為宜,若用勁壓不動,則表示鏈條太緊。
2、軸承間隙的調整。其調整有兩種方法:一是增減墊片。凡內圈位置固定、外圈可調的軸承,可用增減軸承蓋處墊片的方法來調整軸向間隙。采用這種方法調整軸承間隙主要有:1米旋耕機第一軸、1.25-1.75米側邊傳動旋耕機第一軸和第二軸上的圓錐軸承,中間傳動旋耕機圓柱齒輪輪軸及刀軸花鍵軸處的圓錐軸承。檢查調整后的軸承間隙,若沒有測量儀器和專用工具,可憑經驗用手轉動軸,應無明顯的軸向竄動并轉動靈活,如過緊,轉動困難,則應增墊片,如過松則應抽去墊片。二是調節螺母。凡是外圈固定,內圈可調的軸承,可采用此法來調整軸向間隙。采用此法調整主要有:1米旋耕機中間齒輪箱第二軸,1.25-1.75米側邊傳動旋耕機中間齒輪箱第三軸上圓錐軸承,中間齒輪傳動旋耕機齒輪箱的錐齒輪軸(第一軸)圓錐齒輪。調節方法為(以1米旋耕機為例):先擰緊大錐齒輪端部圓螺母,鎖好止推墊片,然后擰緊另一端圓螺母,用手使軸承轉動,直到它不能憑慣性力再轉動,而后用木榔頭敲擊軸,使軸承內外圈緊靠,再復查軸承預緊情況,調好后用鎖片鎖緊圓螺母。
二、主要工作部件檢修
1、彎刀。刃口磨鈍的彎刀應重新磨銳,變形彎刀需加墊校正,然后淬火(刀柄部分不淬火),淬火彎刀硬度應為HRC50-55,如損壞,應換新件。
2、刀座。刀座損壞多為脫焊、開裂或六角孔變形,對局部損壞的刀座可用焊條焊補,損壞嚴重的應予更換。但在焊接刀座時要注意刀軸變形。
3、刀軸管。斷裂刀軸管可在斷裂處的管內放一段焊接性較好的圓鋼,焊后應進行人工時效及整形校直,然后檢查兩端軸承擋,如超差太大,需更換沒有花鍵一端的軸頭,應以原花鍵端外徑為基準加工新軸頭,以保證刀軸轉動平衡靈活。
三、旋耕機使用方法
1、使用前應檢查各部件,尤其要檢查旋耕刀是否裝反和固定螺栓及萬向節鎖銷是否牢靠,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確認穩妥后方可使用。
2、拖拉機起動前,應將旋耕機離合器手柄撥到分離位置。
3、要在提升狀態下接合動力,待旋耕機達到預定轉速后,機組方可起步,并將旋耕機緩慢降下,使旋耕刀入土。嚴禁在旋耕刀入土情況下直接起步,以防旋耕刀及相關部件損壞。嚴禁急速下降旋耕機,旋耕刀入土后嚴禁倒退和轉彎。
4、地頭轉彎未切斷動力時,旋耕機不得提升過高,萬向節兩端傳動角度不得超過30度,同時應適當降低發動機轉速。轉移地塊或遠距離行走時,應將旋耕機動力切斷,并升到最高位置后鎖定。
5、旋耕機運轉時人嚴禁接近旋轉部件,旋耕機后面也不得有人,以防萬一刀片甩出傷人。
6、檢查旋耕機時,必須先切斷動力。更換刀片等旋轉零件時,必須將拖拉機熄火。
7、耕作時前進的速度,旱田以2~3公里/小時為宜,在已耕翻或耙過的地里以5~7公里/小時為宜,在水田中耕作可適當快些。切記,速度不可過高,以防止拖拉機超負荷而損壞動力輸出軸。
8、旋耕機工作時,拖拉機輪子應走在未耕地上,以免壓實已耕地,故需調整拖拉機輪距使其輪子位于旋耕機工作幅內。作業時要注意行走方法,防止拖拉機另一輪子壓實已耕地。
9、作業中,如刀軸過多地纏草應及時停車清理,以免增加機具負荷。
10、旋耕時,拖拉機和懸掛部分不準乘人,以防不慎被旋耕機傷害。
11、使用手扶拖拉機旋耕機組時,只有副變速桿放在慢的位置時,才能掛旋耕檔。工作中若需倒車,必須將副變速桿放在空檔才能掛倒檔。旋耕中盡量不使用轉向離合器,應用推拉扶手架來糾正方向。地頭轉彎時,應先減小油門,托起扶手架,再捏轉向離合器,不要拐死彎,以防損壞零部件。
四、保養技巧
1、每班工作結束后,應檢查刀片的緊固情況,檢查齒輪箱的油位,清除刀軸和機罩上的積泥、纏草和油污。
2、工作達100小時后,除完成每班保養項目外,應更換齒輪箱和傳動箱的齒輪油,檢查刀片的磨損情況,進行必要的更換和修復。檢查鏈條的張緊度。
3、每季工作結束后,除完成上述保養項目外,應拆洗刀軸兩端軸承,檢查油封,必要時需更換,拆下全部刀片檢查校正,磨刃后涂上黃油保存,檢查或整修罩殼各種連接件。
4、長期停放時應徹底清除旋耕機上的油泥,清洗涂油后放在室內。墊高旋耕機,用支撐桿支住。外露花鍵軸及齒輪應涂油防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