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霞
農業機械的檢測是為了能夠準確的掌握機械零件的狀態,在實際的檢測之中以分析、檢驗和測量的方式對機械零件進行全方位檢測,而相應的零件檢測結果劃分為正常、需要處理、無法使用三大類,以方便對農業機械進行及時的養護,或者在農業機械出現問題時候及時的進行處理。檢驗工藝直接影響著農業機械的養護質量、維修質量,以及維修成本和農業機械的使用壽命。
1.農業機械零件通用的檢測方法
1.1狀態檢測法。狀態檢測法這種方法運用的儀器種類很多。如壓力傳感器、流量傳感器、速度傳感器、位移傳感器和油溫監測儀等。把測試到的數據輸入計算機系統,計算機根據這些數據提供的信息及技術參數,來判斷零件或部件的工作狀況。
1.2探測檢驗法。探測檢驗法主要用于零件的隱蔽缺陷或細微裂紋的檢驗,因此要求一定要細心,對于不同的零件要用不同的方法。如發動機曲軸的檢驗,可用浸油振動法。檢查前,先將零件浸入柴油或煤油中一定時間,取出后擦干表面,撤上薄薄的一層白粉,然后用小錘輕輕地均勻敲擊零件的非工作表面,則裂紋處的白粉會因為柴油或煤油的震動濺出而呈現黃色淺痕。
1.3邏輯分析法。若零件處于整機狀態或不便于停機檢驗,則可根據工作過程中出現的不正常現象或在線檢測與監控系統中預先設定的報警、跳閘等動作,進行邏輯分析與推理,實現鑒定的目的。如某機床主軸箱中的齒輪發生疲勞損傷時,會影響齒輪副的正常嚙合,造成沖擊增大、振動加劇。但邏輯分析法只是定性分析,若將其與儀器檢驗法結合,就可顯著地提高檢驗效率和鑒定質量。
2.具體農業機械零部件的檢測
2.1零件變形的檢驗。軸線的直線度誤差是指軸線中心要素的形狀誤差。從理論上講,直線度誤差只與軸線本身的形狀有關,而與測量時的支承位置無關。但在實際檢驗中,軸線的直線度誤差常用簡單的徑向圓跳動來代替。這樣獲得的檢測結果已能滿足一般生產中的技術要求。軸頸表面的徑向圓跳動是指在軸的同一橫截面上被測表面到基準軸線的半徑變化量。它是相對關聯要素而言,其徑向圓跳動量的大小與基準的選取有關,隨軸的支承方式和位置的不同而變化。
2.2齒輪零件的檢驗。齒輪的輪齒、花鍵軸和花鍵孔的鍵齒都可視為齒輪零件。齒輪的主要損傷有:滲碳層的剝落,齒面磨損、擦傷、點蝕,個別輪齒折斷等。齒輪損傷一般可以用觀察法檢驗。齒面的點蝕和剝落面積不應超過25%。有明顯階梯形磨損或斷齒現象時,應報廢。齒面磨損后,測量齒輪的公法線長度并與新齒輪的公法線長度進行比較,便可確定齒輪的磨損程度。
2.3內徑零件的檢驗。內徑零件(孔類零件)主要檢查內徑尺寸、圓度和圓柱度誤差。檢驗內徑零件的圓度和圓柱度誤差時直接用內徑量表即可;檢驗內徑尺寸時,先將內徑量表插入要測量的孔內,來回擺動,記住大小指針的極限位置讀數。然后用外徑千分尺卡住上述內徑量表的測量桿,調整千分尺,使內徑量表的讀數與插在孔內時相同。此時,外徑千分尺上的讀數就是要測孔的直徑。
2.4外徑零件的檢測。在外徑零件的檢驗環節,可以使用卡規、游標卡尺或者千分尺,對外徑的尺寸、圓度誤差等指標進行精確的測量,圓度誤差指的是在垂直軸線的橫剖面上,兩個互成90°夾角的兩直徑較大值的一半。在使用外徑游標卡尺測量機械零件的時候,首先要將千分支調零,在側位螺桿與測微螺桿密和之后進行調零處理。在具體的測量過程中的時候,首先旋轉微分筒,在測微螺旋桿和被測物馬上接近的時再旋轉手動輪。在千分尺讀數的時候,如果是電子千分尺可以直接進行讀數,如果是普通千分尺,則需要先讀出主尺的數值,之后再加上微分筒的刻度讀數。使用游標卡尺的時候,要確保游標卡尺的清潔,并且檢查卡尺測量面和刃口是平滑完整。為了能夠保證測量測量結果的準確性要,需要對同一個數值進行多次測量,在同一個橫截不同方向進行測量。而還有一些的規格長度較長的零件,要對整個零件全長度進行測量,以保證獲得的測量結果準確有效。
2.5滾動軸承的檢驗。對于滾動軸承,首先要進行外表的檢驗。內外座圈滾道和滾子表面均應光潔平滑,無燒蝕、疲勞點蝕和裂紋,不應有退火變色現象。保持架應完好無損。滾動軸承的軸向間隙和徑向間隙應符合技術要求。用手轉動軸承時應無卡滯現象,無撞擊聲。
3.結語
我國是農業大國,領土廣闊、人口眾多,但是在單位農田產量上交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造成這一現象最本質的成因就是現代化農業機械的普及程度不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