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秀
脫粒機的種類和形式很多,按其適應作物的情況可分為通用脫粒機和專用脫粒機;按作物的喂入方法可分為全喂入式和半喂入式;按其結構及完成工作的情況可分為簡易式、半復式和復式3種方式。
1.脫粒機的使用
1.1使用前準備
1.1.1脫粒機作業場地要選平坦開闊的地方,并注意自然風向,出草和麥糠出口盡量與自然風向一致,以利于草和麥糠的順利推出。當用于手扶拖拉機作動力配套時,應注意排氣管的方向,不要面向出草和麥糠出口,也不要朝下安裝以免引起火災。
1.1.2安全檢查。擰緊松動的螺母,如皮帶輪、機架、緊固螺絲、滾筒間隙調整螺母,滾筒紋桿或釘齒緊固螺母等,以防發生機械或人身傷亡事故。檢查滾筒、皮帶輪、軸承座等部件有無裂縫、斷開或其他損壞情況。
1.1.3試運轉。首先在各運轉部門加注潤滑油,裝好傳動皮帶,先用人力帶動脫粒機轉動,查看有無卡滯、碰撞和其他異常現象,若有應及時排除。然后接上動力,進行空運轉試驗,JE常后即可試脫,若無問題,就可轉入正式使用。
1.2調整
1.2.1風量調整。風量大時,清選出的糧食較為干凈,但易造成籽粒夾帶損失。風量小時,清選效果稍差,但籽粒夾帶損失減少。調整時要兼顧上述兩方面,盡量做到損失少、清洗干凈。
1.2.2滾筒轉速的調整。不同作物對脫粒機滾筒轉速的要求有所不同,如脫小麥的滾筒轉速一般要求在1000 r/min左右。當用電動機作動力時,轉速一般是固定的,在這種情況下,只要選用合適的電動機皮帶輪,使滾筒轉速達到額定值即可匹配。有些脫粒機在出廠時廠家配備有電機皮帶輪,但也有不配備的,自制時可依照下列公式計算皮帶輪直徑:電機皮帶輪的直徑×電機轉速=滾筒皮帶輪的直徑x滾筒轉速。當用手扶拖拉機作動力時,由于轉速的調節范圍較大,因此與脫粒機配套比較靈活。
1.2.3滾筒間隙的調整。滾筒間隙指滾筒和與凹版之間的間隙,一般在1~5cm。間隙大,脫凈率低,破碎率低;間隙小,脫凈率高,破碎率高。滾筒間隙根據作物的品種和干濕情況進行調整,易脫作物和作物含水率低時適當調大,不易脫粒作物和作物含水率高時可適當調小。
2.注意事項
2.1秸稈喂入要均勻、適量、正確保安全。在脫粒機脫粒時,應注意均勻喂入,喂入量適當,不可將秸稈一起喂入,否則容易損壞機件和傷害人體。人的手臂絕不能伸進喂料口,以防被高速旋轉的紋桿打傷,甚至打斷手臂。
2.2用電動機作動力時,應注意電機的功率和轉速要與脫粒機匹配,接線要牢固可靠,不用破損電線,防止發生人身觸電事故或因電線短路而引起火災。電源開關不應遠離脫粒場地,以便在發生意外事故時能迅速切斷電源。
2.3不能超負荷。首先是機器不超負荷,不可讓脫粒機超負荷工作。不論是用電動機還是柴油機作動力,工作時均不能超負荷。其次是人員不超負荷,連續作業時間不可長,麥收脫粒時,往往需日夜奮戰,但是一般工作5~6 h后,要停機,并對脫粒機及其動力機進行安全檢查,使人得到休息,使機械得到保養,否則極易發生事故
3.脫粒機的養護
3.1應經常注意機器的轉速、聲音、溫度是否正常。每脫完一種品種或一天作業完畢,都應停機檢查各處軸承是否過熱,各緊固螺釘、鍵銷是否松動,發現異常要及時排除。
3.1.1雨季作業時,要經常清理機器罩蓋上的塵土、碎屑及滾筒、滑板篩面等處的雜物和粘結的泥垢,以免積水后使機件生銹。
3.1.2以柴油機為動力時,排氣管及滅火罩應每天清理,以免嚴重積炭,影響排氣和滅火效能;以電動機為動力時,炎熱的中午要用禾稈將電動機蓋起來,以防電動機受曬發熱。
3.2脫粒季節過后,應立即對脫粒機進行封存。
3.2.1將機器放置在干燥的庫房或場棚,有條件時最好用枕木墊起,并蓋上油布,以免機器受潮、曝曬和被雨淋。
3.2.2將傳動皮帶輪、脫粒機滾筒等未涂漆的金屬零件表面涂上防銹油。對機架、罩蓋等磨去漆皮的地方補刷油漆。
3.2.3將機器內外塵土、污垢;莖稈、穎殼等雜物清理干凈。
3.2.4來年使用前,應對脫粒機進行一次全面的清掃和檢修,應打開全部軸承座蓋,清除油污和雜物,重新上足潤滑油,并更換修整變形、磨損的零件。更換滾筒紋桿時,應注意按重量分組,根據重量加平衡墊進行安裝,以保持滾筒平衡。更換個別紋桿時,不但要注意平衡,而且還要通過適當調整墊片厚度來使滾筒在最小的徑向跳動下運轉。零件更換、修理后,各連接螺栓都必須按要求緊固牢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