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書麗
引言
農村資金不斷外流對于當今現狀而言并不是一個好的現象,應該要避免該種情況的發生,除此之外還應該讓一定的社會資金也流入到農村,因此應該努力實行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從而增加對農村信貸投放的力度。但是就普遍情況而言,農村人民難以在金融結構進行長期且較大額度的貸款,其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合適的抵押物,因此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進行研究是十分有意義且有必要的。
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現在所面臨的主要難題
(一)制度缺失問題
首先,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貨款相關的各項制度以及條例都不明晰。其具體表現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登記頒證正處于進行階段,還尚未完成,并且該權益也還沒有得到有效固化,這就使得人們無法對其完全放心;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在很大程度上還有待改善,服務力度不夠,有效且恰當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定價體系還未得到有效的制定和完善。其次,和農村人民有著緊密關聯的農村社會保障機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缺陷,因此農村人民無法放心的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抵押。
(二)法律障礙問題
《土地承包法》中有提到通過家庭承包所獲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能夠按照相關的法律進行轉包、出租以及轉讓等多種操作。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抵押只能夠經過招標、拍賣或者公開協商等方法來承包相應的農村土地,并且只有通過法律登記后獲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才真正有效。其并未對家庭承包所獲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能夠有效抵押提供相應的法律文件。所以按照如今現有的法規條例而言,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抵押物來貸款還有一定的障礙,只有使目前的障礙都得到有效的解決,該種貸款方式才能夠真正獲得可靠且全面的理論依據和法律保護。
(三)風險防控問題
和其他方式的抵押貸款相較而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所隱含的各項風險都要遠遠大于其他方式,并且違約的概率和無法按期償還的風險也要更高。對于各大金融機構來說,一旦農民抵押到期但是難以正常償還貸款的情況發生,銀行按照相關規定和法律條規獲得土地承包經營權之后,在短時間內及時找到可靠且恰當的承接方是有一定難度的,更不用將其及時變現,僅僅憑借經營承包權來收取相應貸款,該方式所存在的風險太高,并且所花費的時間和物力與其的效率成反比,極有可能使資本付出東流。除此之外,站在農民角度來說,一旦貸款到期之后無法及時有效的償還,就很有可能會使農民喪失自身的生活保障,更甚至使得農民無法繼續正常生活,對社會的會帶來極大的潛在危害。
二、有效解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問題的良好對策
(一)制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有關政策制度
對農村土地確權、登記以及頒證的工作進行良好落實,使農民承包土地的權能得到充分確保;加強對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體系的建設和規劃,使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程序得到有效確認;激勵和幫助農民憑借承包土地的方式來人股,創建良好且有實效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將其作為與金融機構進行良好聯系和溝通的有效平臺,從而避免出現不良問題,保證農民們能夠更加順利且有效的進行貸款。
(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關法律條例
對《土地管理法》、《物權法》等多部法律以及相關的條例法規等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和制定,讓農民土地承包權益的具體化和實效化得到更好的體現和加強,并且讓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能夠得到更為充分且可靠的保證和依據,對使用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抵押來投入到融資持肯定態度。對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相關法律條例進行深入改革和修訂能夠給農民帶來更加可靠的理論依據。
(三)創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風險補償機制
創建由政府財政投資的農業巨災保障基金以及有效的重大災害保險制度。對于因為自然災害而導致的各項損失,選擇由原保險公司、再保險公司和政府三者共同承擔的方式,以此有效減小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的風險。相關商業保險企業應該要在現有法規條例允許條件下與該抵押貸款方式有關的各項保險類別,并且對人們進行詳細的解釋說明,不僅能夠有利于農民,還能夠使金融機構所承擔的風險和損失也有一定程度的減小和緩解。
結語
就我國當前實際情況而言,想要獲得更大的進步和提升,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問題進行仔細認真的探究和分析已經是現在主要的任務,相信經過不斷的努力和研究,并且對當前的各項體系進行完善和確立,我國將會取得重大突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