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耀坤
城市污染治理措施:
1、通過劃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區,推廣電、天然氣、液化氣等清潔能源的使用,減少城市原煤的消費量,推廣潔凈煤技術;推行清潔生產,從源頭控制污染,通過產業結構調整,采取關停并轉措施,淘汰技術落后、能耗高、污染環境的企業;控制工業污染;鼓勵企業建立環境管理體系以國家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為契機,加快城市能源結構調整;通過劃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區,推廣電、天然氣、液化氣等清潔能源的使用,減少城市原煤的消費量,推廣潔凈煤技術;促進熱電聯產和集中供熱的發展,有效控制煤煙型污染。
2、要捋清大氣的社會污染源,就須熟悉整個社會的經濟、社會、市民生活狀況,還要摸清制造污染的途徑有哪些,污染源來自于哪些領域、哪些行業、哪些企業與家庭,所有這些都需要發動廣泛的社會力量參與,只有最大程度的公眾參與,才能真正從社會、經濟、物質構成上全面地掌握污染源和真正突破治理的困境,推行清潔生產,從源頭控制污染。通過產業結構調整,采取關停并轉措施,淘汰技術落后、能耗高、污染環境的企業;加快以節能降耗、綜合利用和污染治理為主要內容的技術改造,控制工業污染;鼓勵企業建立環境管理體系,在有條件的企業推廣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3、強化對機動車污染排放的監督管理。加強對在用機動車的排氣監督檢測、維修保養和淘汰更新工作;鼓勵發展清潔燃料車和公共交通系統;完善道路交通管理系統,控制交通污染,控制城市建筑工地和道路運輸的揚塵污染;提高城市綠化水平,最大限度減少裸露地面,降低城市大氣環境中懸浮顆粒物濃度。
4、加強協調管理,加大支持力度;加強環境法制建設,嚴格執行行政監督;提高環境監測水平,建立監測網絡,定期發布大氣環境質量信息,促進達標工作。因此,這方面要做的一個重要的制度建設就是在政府與污染受害者之間搭建暢通無阻的溝通橋梁與渠道,采用各種途徑讓受害者的苦難擺上臺面,并能得到有效的解決。尤其要防范治理者所看到的真相僅僅是一些所謂的專家學者通過巫術似的所謂科學調查得到的幻象,要讓污染真相直達治理者面前。而治理者的措施與方案也讓受害者充分了解,以獲得他們的支持。按照帕特南的社會資本理論,小群體的積極參與與行動,無論是參與環評還是其他決策性活動,能促進他們積極配合政府的污染治理,使他們成為污染治理的生力軍與重要力量。
5、大氣污染有效治理的關鍵在于行動,是在操作過程中對法律與制度的嚴格執行。法律與制度若執行不到位,制定得最完善也是一紙空文。因此,法律與制度的執行落實才是大氣污染治理的癥結所在,而行動與執行的關鍵則在于公眾參與。所有大氣環境質量未達標的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城市人民政府應制定具體限期達標規劃,報國家環保總局備案。環境保護已成為當下中國一項事關千秋萬代的緊迫事業。國家頒布了若干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但環境治理仍不盡如人意,大氣污染治理屬于環境社會學的一項議題,其中涉及的重要問題就是環境抗爭中公眾參與和受害者的權益保護問題。從他認為環境問題大氣污染治理中的兩個核心問題,即環境抗爭行動中的行動邏輯與公眾參與問題,而行動邏輯中影響較大的是鄰避運動,它的核心在于受害者和利益受損者的權益保護,與這兩個問題相關的重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幾個方面。這方面要做的除了完善相應的立法,治理者更要嚴格按照法律執行,讓受害者與公眾相信法律和運用法律,讓法律在污染治理中發揮真實的作用。
6、總之,只有真實地了解受害者的苦難,建立溝通協商的對話機制;把法律與制度真正執行到位,落到實處;盡可能地動員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讓各方公平暢通地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污染的直接受害者與其他利益受損者能夠運用法律來充分保護自己的利益,才能消除公眾與政府之間的矛盾和猜忌,才能更好地樹立政府與法律的權威,最終實現城市大氣污染的治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