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
森林種苗是林業建設的基礎和前提,林業要發展種苗是關鍵。為進一步搞好我國的森林種苗建設,推動我國林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森林種苗培育工作。對森林培育的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工作經驗提出一些改善措施,以供林業區域經濟發展參考。
一、森林培育技術發展的趨勢
1.1森林的可持續經營戰略
我國的森林資源經營目前已經進入了可持續經營階段。森林資源可持續經營可分為4大經營模式。其中包括森林的生態系統經營模式、生態為主的林業產業模式等。森林培育在更加注重木材和非林業產品的生產、生物的多樣性和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外,還要不斷調整和優化森林資源結構,使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能力和森林服務功能。為建立一個可持續經營的森林支撐體系奠定基礎。除此之外。在一些森林產業服務技術上,不利于優化環境的技術和物質將被逐漸淘汰。如,如化學除草劑、化肥和農藥等。
1.2促進森林培育技術集約化
森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木材等林業產品的需求大大增加。因此要求森林培育技術必須向集約化方向發展。即在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森林資源的基礎上,更集中合理地利用現代化管理技術,充分發揮人的積極性。形成森林技術順利地轉向集約化。據悉,發達國家早已有了短輪伐期工業人工林培育技術,短輪伐期的技術包括遺傳控制(無性系造林)、立地控制、密度控制、地力維持等,短輪伐期的技術特點上生長周期短,生長速度快人。新的森林培育體系在短期內可以實現木材收獲量大的效果。我國近年來也開始注重對這項技術的研究。
1.3森林培育向定向化趨勢發展
如何發揮森林的更大功能效益,首先要在森林培育上應實行分類經營和定向培育。即森林在一個區域內劃分成兩部分:商品林和公益林。對于商品林又可以分成三大類,比如紙漿林木、建筑用材林木、單板用材林木等,并及時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相關生產加工企業。
二、培育樹種階段
雖然我國林業育種事業起步比較晚,但近年來發展很快。特別是在一些重工樹種的培育工作中有了很顯著的成果。南方一些地區在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進行對杉木子代的測定、雜交培育試驗和種子園建設,并進行了系列改良品種工作等,杉木系列樹種現在已進入第三代育種階段。我國是楊樹種植大國。因為楊樹具有成林快、輪伐期短的特點,因此是我國人工造林產業化的優選樹種之一。各個種植地區在楊樹育種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近20年來,楊樹優良新品種層出不窮,據不完全統計,楊樹的材積平均生長量提高到20%以上,木材的密度也有所提高,纖維含量也有所增加。桉樹的種植育種工作很復雜,我國仍以常規育種工作為主,引入分子遺傳工程研究后,主要以無性系育種和抗性育種為重點研究目標,在國家近年的林業科技攻關項目里,也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了優樹選擇和雜交育種、無性系抗性育種、無性系繁殖以用無性系測定等研究,他們還培植了一批母樹林,實生和無性系種子園以及桉樹種質基因庫。這些措施的有效實施,極大地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三、科學的育苗程序及控制
3.1育苗程序。美國在容器苗的培育方面有著一整套育苗程序。據有關資料介紹,美國明尼蘇達州某公司容器育苗的控制中就是參考了這一育苗程序進行的,在經過多年的生產研究過程中,目前已形成一套獨特的控制技術。例如,幾個生長時期期間,育苗的基質制備,在種子催芽,容器選擇,播種覆蓋,澆水施肥,基質PH值及鹽漬化控制,苗木封頂控制,煉苗、育苗環境控制,出圃和再培養等方面都做得非常規范,獲得了比較理想的結果,使培育出來的苗木規格整齊,長勢比較旺盛。
3.2樹種處理技術。隨著人們對森林培育的意識不提高。森林的培育和利用逐漸向多功能轉變。國外近年來推出一項農場式的林地經營政策,主要從環境保護的原則出發,即在一些低海拔地區和低產的農田上,適合建造以闊葉樹為主的森林,根本目的是為了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在增加休閑用地的同時,許多學者對歐洲鄉土樹種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針對白蠟、英國櫟、歐洲甜櫻桃等不同的樹種制訂出適合條件的種子培育處理技術體系。從種子種植、采收,貯藏,處理的時間和方法,以及種子播種、萌發等過程中的處理和控制,都有一整套規范技術。
四、林分優化管理方法
林分的定義是指森林的內部結構特征。具體是指森林起源、樹種組合、樹林層樹林型、樹林年齡、產量等,并且與相鄰地區有明顯區別的森林地段。
4.1對林地土壤養分管理。美國在培育火炬松等針葉樹種人工林有比較先進的培植技術,他們在對林地、土壤定期進行監測的同時,還定期為樹木體內的養分狀況進行了科學分析,以正確掌握土壤和樹木的營養狀況。我國種植楊樹、桉樹,杉木,毛竹量比較大,在這方面對人工林的土壤養分狀況及施肥的措施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基本能做到林地土壤養分精準化管理。
4.2對大徑樹材的培育。大徑樹材一般從種植至成材周期長,國外先進國家在培育大徑無節材這類森林樹木時,大都采用植密度等于收密度的方式,即利用固定直徑修枝法,嚴格控制干材樹節的數量和大小,在干材外圍形成一定厚度的無節優質材。我國對杉木的培植有過初步報道,杉木屬于大徑樹材木,主干通直、紋路理直,并具有防蟲防腐特點、易加工的優點,是我國的優選材林。我國在杉木的培植還正處于研究階段,許多技術還不成熟,建設大面積的杉木森林有待進一步探討和完善。
結束語
綜上所述,林業是生態建設的命脈,優良林木種苗是提高造林綠化成效的關鍵因素,也是生態環境建設與現代高效林業發展的必然要求。為了我國生態環境建設和工業用材的需要,加強科技投入、加速優良林木種苗繁育依然是今后一段時期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重要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