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祥彬
生態林業工程在我國已有二十年的發展歷程,該工程的建設主要目的就是了改善生態環境,防止生態惡化、控制水土流失、預防土壤貧瘠等問題發生。主要應用功能在于林業建設對其生態環境的改造與影響。經過多年對生態林業工程一路發展來分析,生態林業工程在水土保持方面作用非常突出,只是因為很少有人對生態林業工程效益進行研究,導致生態林業工程所發揮的貢獻很少有人知道。下面就其生態林業該工程水土保持效益計量進行探討。
一、林業工程水土保持的基本原理
1、水土保持的基本概念
生態林業工程具有自我調節的功能,進而在水分循環調控方面也有很好的調節功能,這也是水土保持的基本原理。林業工程水土保持與林業建設工程的規模、造林規劃、樹種、土質條件、區域降雨量、氣候條件以及林區坡度等多方面因素有著直接的關系,對林業建設與區域的經濟發展都有很好的價值體現。
2、水土保持的基本流程
林業工程的水土保持作用主要通過林業工程樹木的林冠層、枯枝落葉層、土壤層三個部分來實現。林冠層主要通過林木的枝、葉、干等對降雨進行吸附,從而使水分積蓄在樹木的枝葉部分,使林業工程覆蓋地的降水量、降水強度和流徑區域產生變化,減少降雨對地面土壤的沖擊作用。枯葉層通過對地表土壤的覆蓋,增加了地表的粗糙度和流水陰力,防止雨滴對土層的直接破壞,達到有效遲滯了地表水速度,以及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和抗侵蝕能力。土壤層通過林業樹木豐富的根系作用,增加土壤的空隙,使土質變得更加疏松,有效提升了土壤的透水性能,從而減少水流對土壤的帶走量,防止水土流失。目前,有效的計算林業工程的沙土保持功能的作用,主要圍繞這三方面進行計量。
二、林業工程水土保持的計量體系
1、林業工程水土保持的相關變量體系
林業工程的水土保持主要涉及到林業工程的經緯度、降雨量、坡度、林木的類型、林木樹齡,郁閉度,枯落物存量等因素,進而形成因變量(導致水地流失控制能力變化的原因量)、自變量、保護效能量、固土效能量幾個不同的概念,其中起主導作用的概念是林業工程的固土效能量。其它幾個變量隨固土效能量的變化而發生相應變化,進而形成相關聯的函數關系。
2、林業工程水土保持量的計算方法
目前,林業工程水土保持量的最有效方法是對比法,既通過對每公頃無林地每年土壤流失量和林地每公頃每年的土壤流失量進行比對,二者的差值即為水土流失量。具體分為:減少泥沙滯留的效益價值和減少泥沙淤積的效益價值。目前最有效的數學公式為水土保持效益的整體擴散模型,它主要通過STATISTICA軟件的模擬和分析,計算影響水土保持效益為降雨量年均值、風速年均值、林業工程的蓄積量的三個主要因素之間的函數關系。
3、林業工程水土保持量的具體分析項目
要實現對生態林業工程水土保持效益的準確分析,需要對有效計算水土保持的相關數據進行準確的監測,形成選中計算區域的自變量樣本和林分自變量的樣本。通常的計算時間是以年為基本單位,具體計量分析內容包括:水土流失的分布區域、水土流失面積、水土流失量、計算區域植被結構變化量等。以及對水土保持工程量、水土流失治理進度、水土保持措施數量、水土保持效益的監測分析等。其中對水土保持效益的監測分析最為流行,因為該指標直接關系到生態林業工程的質量及資金投入和收益等情況。
三、生態林業工程保持水土的經濟計量
1、減少土地廢棄的經濟價值
生態林業工程建設,能夠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價值,根據土地廢棄價值,淶水土地的實際價值進行估算,而這種估算需要依據土地的不同用途所帶來的不同經濟價值而計算,比如:從事林業生產的土地利用價值、農業生產的土地利用價值、建設或者工業等各方面對土地的利用價值等,綜合而言,不管是用于哪種途徑,廢棄土地的實際利用價值是有的,一般計算分析公式為:每年土地的經濟價值=年固土面積*單位面積林業的純收益。
2、減少泥沙滯留的經濟價值
山區、水庫、河壩等流域環境中,水土保持的難度非常大,并且泥沙滯留情況非常嚴重,加強生態林業工程,對減少泥沙滯留的經濟價值意義重大。其計量方法是,結合流域區的農林部門進行清理泥沙所支出的費用統計資料,其中包括民工清理時產生的人工勞務費、運輸費等所有綜合費用進行經濟價值估算,得出每年清理淤泥的總成本,再與實際水土保持工程所支出的費用相比較,也就是在水土保持后所產生的淤泥清理所支出的費用,可知淤泥量減少,人工成本自然也就減少,進而最終的總成本也比之前要少很多。計算公式為:減少泥沙滯留效益=清除淤泥的單位成本*減少泥沙滯留量。
3、減少泥沙淤積的經濟價值
減少泥沙的淤積只要是指生態林業工程在減少泥沙進入河道、湖泊等形成的經濟效益。它一方面有效阻止了地表土壤向江河湖海的注入,另一方面有效降低了河道、水庫等清淤的成本,從而提升了水庫湖泊等設施的蓄水能力。其主要計算方法是根據水庫的蓄水容積成本來計算其帶來的經濟價值。具體公式為:土壤容重比*庫容成本*年減少泥水淤積量。
4、減少土壤損失的經濟價值
水土保持的主要功能在于減少土壤的實際損失,有效通過生態林業工程,可以減少水土中營養價值的流失,主要計算的是表層土壤中的氮、磷、鉀等營養物質的流失狀況。它的主要計算方法以化肥的價格來確定,計算公式為:減少土壤經濟損失=減少肥料損失量*化肥價格*價格指數。不斷開展林業生態工程,切實提高政府相關部門林業生態工程的建設效率,使林業生態工作項目得到快速的發展與投入,進一步推動林業生態工程取得技術進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