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亞娟
不會受到生長環境以及天氣氣候的影響是松樹的顯著優勢與特點,因此松樹在任何環境下都可以保證茁壯生長,具有生命力十分頑強的特征。松樹在我國境內分布十分廣泛,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近些年來,我國政府以及人民環保意識不斷加強,造林育苗項目呈現出越來越多的趨勢,對松樹的需求量也在不斷提高,這要求我們必須提高對松樹種植工作的重視程度,從真正意義上實現松樹成活率以及品質的提升,為林業發展做出貢獻。
一、關于松樹的育苗技術
1.溫床育苗技術
松樹在實際溫床育育苗時最好選在苗圃附件進行,同時需要滿足向陽背風以及利于排灌的條件。然后用磚塊圍砌,長寬分別為10m以及1m。其中前墻高度為0.5m,后墻高度為0.7m,注意在是前后墻間地點留一個相互間隔的缺口,適宜寬度為0.5m,這對鋪放塑料薄膜工作的順利進行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需要在床底用磚進行鋪平處置,在實際播種之前注意進行澆水作業。同時為在真正上防止透風需要利用泥沙實現對墻內外的勾縫。
2月中上旬是進行種子處理的最適宜時,將松樹種子放在40℃的溫水中浸泡兩天,然后放置在室內用溫水澆灌,注意對溫度的合理控制。澆水作業需要持續到種子露白為止。在實際播種之前需要對這種子進行嚴格的消毒,噴霧器噴射方式即可滿足種子消毒的要求。將種子放在消毒液中浸消毒是保證種子出苗整齊的一個有效措施,消毒完成后需要用清水洗干凈殘留的藥液,晾干后即可進行播種。
25-30℃是溫床床面的適宜溫度,當溫度這個上限時必須采取降溫處理,揭開薄膜通風就是有效手段之一,該種情況經常發生于中午溫度較高的情況下,為實現對創面溫度的有效保證,可利用草簾進行遮溫處理。澆水時注意與實際情況有機結合,初期保持較高的濕度,種子發芽后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相應的降低濕度,增強苗木的自身抵御能力。
在進行移芽之前,要把苗床整理平坦,并噴透水,以保證沒有留下大的土壤顆粒物。之后將溫床內的芽苗輕輕地拔起,整齊放入事先準備好的盛放有清水的小碗中,選擇濕潤的紗布或者是青菜葉整齊鋪蓋好,并用15-20cm,端部較尖的竹簽,在床面上進行直插,將芽苗小心翼翼放入縫內,并噴足定根水。移芽所采用的株行間距大約為6cm×6cm,一般來說一畝地可成功移芽9-10萬株。國外的松株行距為10cm×10cm,一般一畝地可以成功移植4萬多株。
在移芽成功一星期后,每天要噴水3~4次,最好在早晚間進行,這樣可以保持床面的濕潤度,這個過程持續到苗芽長出嫩葉和側根。與此同時,也要每次間隔一定時間噴射波爾多溶液,保證苗木能夠茁壯成長,避免苗木感染細菌。
2.容器內育苗技術
在育苗地選擇以及處理方面,要盡可能選擇在造林地附近,能夠有充足的陽光照射,且地勢平坦無污染,灌溉方便,不能夠選擇以往種植過農作物的熟地,這樣容易遭受到病蟲的感染。在苗圃選擇好后便整理成凹形的苗床,用菌根土30%、黃心土40%,火土灰28%和過磷酸鈣2%作為營養土,要做到濕潤、均勻、精細和干凈。在營養土配置完成以后堆漚七天后進行裝袋。營養土裝袋的過程需要在苗床內進行,袋內的營養土要飽滿且沉實;且營養袋的排列順序最好保持一致,這樣會出苗整齊。
對于松樹的種子需要用0.5%的高錳酸鉀容易進行消毒3min,撈出種子后需要用清水進行清洗,之后將種子倒入至溫水之中浸泡1d的時間。在將癟種消除之后將剩下的種子撈出清洗干凈,進行2~3d的催芽。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保持種子的濕潤,直到有一般的種子出現裂殼的現象,即可進行播種。通常情況下播種的時間選在春季4月底到5月初,如果在秋季則在9月份最佳。在播種的過程結束之后,需要對苗床期的管理加強。澆水時水的溫度要與苗床內的溫度保持一致。噴澆的次數根據具體的氣溫而定,需要保持苗床的濕潤,但同時需要注意水分不可以過多。在出圃之前,需要對澆水進行必要的控制,便于形成根團,這樣能夠有效地避免栽植時營養缽脫落。容器內的育苗和追肥澆水還可以同時進行,直到真葉出現之后,則可以選用0.1%的尿素溶液進行噴灑處理,每天可以噴灑一次。春季苗直至9月后便不能夠進行施肥,而秋季苗在11月上旬之后便不能夠進行施肥。
關于光照以及溫度,在種子播種結束之后的10d左右,芽苗移栽后的5d左右
二、松樹的種植技術
1.松樹種植的分類
(1)裸根苗
裸根苗指的是沒有土壤保護的苗木,所以根部十分容易受傷,對于環境的適應能力相對低下。但是,這種種植技術成本很低,所以比較便于栽植和運輸。
(2)容器苗
這種苗木在種植中多攜帶有土壤,根部相比裸根苗不容易受到傷害,所以成活率也相對較高,但成本也會隨之增高。
(3)移植苗
這種苗木的根部較為發達,突出表現為根莖較大,所以成活率很高。
2.種植過程要點
(1)在營林育苗的過程中,主要取決于樹種。譬如對于紅松,最佳的是以2~3年的生苗最為合適。而馬尾松則應最好選擇用1年的生苗甚至用秋季播種的百日苗來進行營林育苗。
(2)對于造林的時間,一般選擇為早春,西北地區則可以選在多雨的7、8月份來進行造林工作。
(3)關于栽植的方法一般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栽植的時候需要保持幼苗根部的濕潤度以及根系的舒展,在覆蓋上土之后進行踏實的處理。而對于受傷的植株或是生長過快的側枝,則可以進行適當的修剪。一般來說,每一個栽植點應當栽植1株,或是每一個栽植點栽植兩株到4株也可以,這樣也可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更好地促進幼苗的生長。最后,松林較為容易發生火災或是病蟲災害,應適當栽植一些別的樹種,這樣可以增強樹林的抵抗能力。
三、結語
促進我國林業的發展,應當在營林育苗過程中做出足夠努力,在松樹病蟲害的預防工作中加強監管,盡一切可能創造出有利條件,使綠化造林程度不斷的提高,為我國生態工程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