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軍
森林是否能夠發揮出良好的生態功能,主要取決于森林資源的樹木的質量是否優異。撫育中幼林可以有效的對林分結構進行優化、使林內的衛生得以改善、使林木的生長周期縮短等作用,是對充分發揮出森林資源所帶來的生態、經濟等各種效益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森林資源如何能發揮出最佳的功能,不僅需要眾多的樹木數量,更加重要的是森林的質量。森林的質量好壞,決定了森林的生態系統、經濟效益是否能夠得到最好的發揮。中幼林的撫育對于提高森林質量,發揮最佳功能、促進森林資源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對于改善生態環境、緩解環境污染等也具有積極的作用。
一、中幼林的撫育現狀
雞東縣國有林場在現階段,森林中幼林的面積總量占全部森林面積的59%,比例相對較高,為了提高森林的成林面積,需要對撫育幼林的工作更加重視,但是,由于中幼林的面積過大,使得撫育中幼林的工作量增大,撫育難度增加。目前,國有林場相關林業人員在對中幼林的撫育中,對于該類林區的撫育工作不夠重視,造成了失管和疏忽管理的現象十分普遍,從而導致殘次林占總林的比重較大,使中幼林的進一步發展和鞏固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二、撫育林存在問題的因素分析
1.技術方面的因素分析
1.1中幼林撫育難度高,成林質量低
受到撫育中幼林時資金投入的影響,勞動成本上升,木材價格的降低,國有林場林業的經營水平逐年下降。如果在撫育中幼林的過程中出現忽視管理的情況,則會導致其他雜草等瘋狂生長,使得中幼林的植被生長受阻,最終導致滅亡。另外,撫育中幼林的成本較高并且工作很難正常進行,很多中幼林在實際工作中無力撫育,導致大面積林地的死亡,成林的質量較低。
1.2中幼林生長過密,營養供給不足
在森林幼林的生長初期,國有林場中幼林大多為了使森林中植物的生長矛盾得以消除,從而達到逐步間伐、使得森林中的林木能夠高質量的生長。但是,由于經濟、人力、技術等多種原因,造成了中幼林形成之后并不能受到管理,很多林地出現了自生自滅的情況,有的林地雖然受到撫育,但由于管理不到位,不能及時將一些幼樹采伐,使得樹木成長時期中營養供給不足,使得林分早衰,樹木間隙過小,樹木相互擠壓,造成枝葉受損,感染疾病,從而導致林地的生長質量下滑。
2.經營管理造成的影響因素
2.1思想認識方面
各國有林場只看重眼前的一點利益,不顧森林發展的長遠性的經濟利益,并且撫育工作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時間久、見效慢、成本高,做不做對當時的業績沒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對于撫育中幼林的工作在森林長遠發展中的地位以及作用經常被忽視,長此以往,會導致林地質量的大面的下滑。
2.2工作人員工資低,工作積極性不高
由于社會生活成本逐年上漲,但是林業部門的工作人員的待遇底跟不上社會經濟的發展,在工作中人心浮動,缺乏工作積極性。在對于林地撫育的工作中,沒有將撫育的重要性貫徹在實處,只在檢查是才進行撫育工作,平時放任林地不管,工作完全處于被動的狀態。
三、改善中幼林撫育現狀的對策
1.政策方面的完善
在我縣現有的針對林木采伐的管理政策中,中幼林的撫育以及間伐均實行單獨列支的形式,并沒有被納入木材的統一計劃項目中,因此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各國有林場所呈報的森林資源調查情況中的中幼林情況安排統一的間伐計劃,各林場應當根據下發的計劃盡量完成下發的工作,在進行中幼林的撫育過程中,要積極進行溝通,并作出充分的財務籌劃工作,盡量做到各項費用的減免。
2.充分重視中幼林的撫育工作
各國有林場應當充分認識到中幼林撫育工作對于林地質量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到撫育工作是整個森林的順利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于中幼林的撫育工作的改善,從而提高森林整體的穩定性,從而達到改善整個森林的生態環境。
3.增加資金來源,加大資金投入
在我縣,中幼林的占地面積比例相對較大,因此,撫育工作的任務量大,資金需求量高,但是林業自身的經濟效果體現十分緩慢,應該加大中幼林撫育補貼的投入,真正服務于中幼林的撫育工作;并加大對撫育工作的扶持力度,增加各林場對中幼林的投入工作。
4.加大監督管理力度
針對中幼林的撫育工作要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使管理工作逐步規范化和合法化,并且要針對中幼林的撫育質量加強管理監督,嚴格驗收標準,健全中幼林的撫育情況檔案。
綜上所述,加強對我縣中幼林的撫育工作的管理,是我縣提高林業培育質量的首要問題,中幼林的撫育對于提高森林質量,發揮最佳功能、促進森林資源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對于改善生態環境、緩解環境污染等也具有積極的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