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藝嘉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態環境也遭到嚴重破壞,大量的樹木被砍伐,水土流失嚴重。人們不斷開墾土地,土地沙漠化嚴重。霧霾、沙塵暴等惡劣的天氣情況,嚴重地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人們開始重視空氣質量的改善以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植樹造林是解決水土流失的根本舉措也是改善空氣質量的有效途徑。因此,必須大力開展植樹造林的工作。而我國當前植樹造林的知識經驗不足,對相關方法了解不夠。本研究提出了植樹造林的幾種方法,并分析了這幾種方法的利弊和使用情況,旨在幫助我國植樹造林工作高效進行,為我國的林業發展作出一點貢獻。
樹木有凈化空氣、涵養水源的作用,對生態環境有重要意義。木材可以建造房屋,制作各種木制品和紙,有很高的經濟效益。因此,植樹造林對人類有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為人類帶來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善生態環境。為了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改善生態環境,必須大面積植樹造林。如何高效的植樹造林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問題。本文將提出植樹造林的幾種方法。
1.植樹造林的重要意義
工廠隨意排放氣體,導致我國空氣質量非常糟糕。而植樹造林可以凈化空氣,是提高空氣質量的有效途徑。溫室效應是由于溫室氣體排放過多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并且造成了一系列環境變化,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嚴重威脅到動物和人類的生存。森林被稱為地球之肺,它不僅可以吸收空氣中大量的二氧化碳還可以制造大量的氧氣,極大地改善了空氣狀況,從根本上減慢了全球氣候變暖的速度。除此以外,植樹造林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噪音污染。人們的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噪音,而這些噪音會擾亂人們的心緒,影響到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甚至會傷害人們的身體健康。而植樹造林可以有效減少噪音。植樹造林可以促進生態的平衡發展。森林可以為動物提供棲息之所,有助于保護物種的多樣性。植樹造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控制土壤的水土流失現象,減少洪澇災害的發生。
2.植樹造林的幾種方法
2.1直接播種法造林
直接播種法造林是最普通、最簡便的方法。顧名思義,這種種植方法就是將樹木的種子直接播種到土壤中。直接播種法造林的優點是操作簡便。因為不用育苗,直接播種,特別適合大面積的空地。直接播種法造林的缺點是條件嚴苛。對種子的要求比較高,需要飽滿、比較容易存活的種子。為了提高種子的存活率,種子在播種前需要浸泡、消毒和催芽的處理,才能夠有效適應造林地的條件。對環境要求嚴苛,直接播種造林法要求造林地應該有良好的自然條件,水和土壤的條件適宜,地形平坦的區域。因此,直接播種造林法這種造林方法,適合人煙較少、發展落后的邊遠山區。
2.2植苗造林法
有些樹木的樹種少,且種子不易存活。如果要種植此類樹木,直接播種法顯然達不到我們想要的效果。除了直接播種法之外,還有植苗種植法。植苗種植法是將培育好的并且根系完整的苗木種植到地里的一種方法,是最常見的、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植樹造林方法。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節約能量,提高種子的能量利用率,因為采用植苗種植法,種子的育種環節由人工進行,不用直接在地里發芽,減少在種子在發芽過程中的能量消耗。還可以提高苗木的存活率。種子長大后成為苗木,苗木抵抗惡劣環境的能力強,因此,苗木的存活率也高于種子。在直接播種法中,種子容易在發芽過程中死亡,需要2次播種。而在植苗種植法中,苗木抵抗惡劣環境的能力強,存活率高,不需要2次播種。由于苗木適應性強,對種植環境要求不高,可在大多數的土地上種植。而這種種植方法的缺點是:要加強對苗木根系的保護,尤其在運輸過程中,苗木根系容易受損,必須特別注意保護苗木的根系。只有根系完整的苗木,存活幾率才會比較大。植苗造林法分為苗木的培育和苗木的栽植兩個主要步驟。在這兩個步驟中,還有一個重要步驟:苗木的運輸。在苗木的運輸過程中,我們必須注意對苗木及其根系的有效綁扎和固定,確保根系、桿莖、葉芽不出現嚴重損傷。除此以外,必須保證苗木始終處于水分充足狀態,以免苗木缺水而死。苗木在栽種前的生理狀況直接影響了苗木栽種后的存活率。因此,保證苗木好的生理狀態是提高存活率的關鍵因素。
2.3分殖造林法
在實際的植樹造林中,我們往往需要優質的樹木,然而現實缺乏如此多優良的樹種。因此,我們引進了分殖造林法。它可以讓母本的優勢得到廣泛的應用,并且用分殖造林法栽培的樹苗在前期培養中成長較快,能夠節約時間。它的優點是:操作技術簡單易操作,且成活率較高。這種方法成本要求低,只需要植株的營養生殖器官如根、莖、葉、花、果實。而且分殖造林法從母本上取材,所以可以保留母本的優良特性。缺點是:這種方法對土地的要求嚴苛。要求土壤濕潤、疏松,還要有充足的營養,能夠促進器官的營養發育。只能適合部分地區種植,不合適大面積種植,且只適合能夠營養生殖的樹種。
3.結語:植樹造林是維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一項重要措施,給人類生活帶來極大的好處,是我國建設生態文明的工作重點。除了根據樹種和種植地的環境條件,選取合適的植樹造林方法外,還需要在種植前對種植地進行清理。在種植后,實時關注林地樹木的生長情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樹木的成活率,保證樹木良好的生長狀態。國家應該制定相應的法律保護林地,禁止砍伐森林者亂砍濫伐的行為。植樹造林,人人有責。每個人都應該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