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體的發展,不僅給人們的閱讀習慣帶來很大影響,而且也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心理。新媒體具有的及時性、交互性、個性化、開放性等特點,滿足了青少年求新、求獨立、求個性的心理。企業要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結合新媒體時代的特征,就不會取得滿意的效果。
關鍵詞:新媒體 環節 企業
一、新媒體影響下當代青年思想特點
新媒體時代,人們對信息的獲得、評論變得很容易,各種信息、言論泥沙具下,對青年思想觀念形成了巨大沖擊,侵蝕著他們的道德意志和價值觀念。
縱觀當下青少年的特點:他們在思想上容易出現迷茫和困惑,思想自由;在工作中注重個人價值的實現,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而對傳統的集體主義觀念不強烈;網絡上任何敏感性信息和輿論很容易對他們產生廣泛的影響,引發青年的群體性效應;生活交往具有強烈的網絡特性,網購、娛樂、交友基本都在網上進行,可以說當下青少年深深地“陷入”網絡虛擬空間中……這些特點,與網絡時代的快速發展有著深刻的關系。
除了網絡的影響,做為獨生子女一代的青少年,還呈現出其他鮮明特點.“80后”“90后”已經逐漸成為企業生產建設的主力軍,他們整體文化結構較高,對社會風氣、黨風廉政、企業與員工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非常敏感,對消除不合理現象的熱情高,但其又容易受到負面信息的影響,處理問題容易偏激。他們勇于表現、渴望展示自我,但又缺乏耐性,容易變得消極,對企業工作的重復性、單調性容易表現出不耐煩、不積極。青少年大都沒有經歷過挫折和磨礪,一旦個人目標無法如期實現,往往心理容易波動,情緒變化大,抗壓能力相對較弱,同時他們注重高品質生活質量,物質方面存在盲目攀比心理。
二、做好企業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途徑
在信息技術手段飛速發展中,社會媒體、網絡媒體已經對青年的思維意識產生了巨大影響。企業思想政治宣傳工作如果在沿用老一套,形式單一、內容空泛、強調灌輸、喊口號的工作方式,肯定無法深入到青年內心世界,只能將思政工作帶入“死角”。
在新媒體時代,企業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緊跟時代、結合實際,增強趣味性性、掌握藝術性、發揮交互性、提升靈活性,始終圍繞青年的思想反映、思想變化和思想問題來進行,使思想政治工作回歸生活、貼近時代,構筑企業青年員工的精神支柱。
(一)利用新媒體技術,變封閉穩定為開放發展
企業必須與時俱進創新發展,要善于利用新媒體技術,為企業青年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開辟新領域、新載體,打造微博、微信、手機APP等立體網絡平臺,將黨的建設、思想教育、工作制度、組織生活、黨員管理、理論探討等內容展示在移動網絡中,使新媒體工具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宣傳平臺、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平臺;通過建立微博圈、微信群、公眾號、QQ群,把青年員工盡可能的吸引進來,廣泛與青年員工進行思想交流,及時掌握他們的思想狀態、關心關注的事物,了解他們工作和生活狀況,為開展有針對性的思想教育工作打下基礎。
(二)內容形式創新,用“流行”貼近青年
企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戴著“嚴肅”的面具,讓在新媒體環境下成長的青年很容易產生排斥心理。這要求進行思政教育時必須轉換方式,用青年人熟悉的“網絡”語言、敘事角度,重視教育宣傳活動的趣味性。如可以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宏大的政治口號“大主題”轉化為青年所易于接受的“網絡話”、“流行話”、“時尚話”,將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轉化為青年關心、樂于討論的“小故事”“小話題”,將枯燥乏味的理論語言轉化成日常流行的生活語言、網絡語言,用生動形象的圖片、視頻、音樂來解釋理論知識、敘述理想信念。
對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黨史教育的熱點進行包裝,轉換角度,吸引青年員工的注意力。教育內容要貼近將青年員工的生活,選擇他們身邊的案例、新聞、故事等,融入黨的理論政策,并定期在QQ群、微信群、訂閱號發布,讓青年樂于去點擊、去學習、去轉發。這些轉變,加強企業思想理論宣傳的親和力,培養青年員工理論接受的自覺性。
(三)適應青年思想多元化,變指令督促為引導服務
青年員工注重自身感受,強調自我,思想多元。這要求企業思想政治宣傳工作要注重人文關懷,增強他們的心理健康。工作中要高度重視對青年員工心理疏導,通過座談、談心等方式,了解青年員工的工作學習態度及心理健康狀況,并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加以糾正,開展心理輔導、心理講座,指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掌握正確有效的工作方法,學會自我調節、減緩和釋放工作壓力,教會他們建立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培育青年員工良好的個性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以及較強的心理調適能力,以健康的心態,來面對工作和生活。
青年員工樂于展現自己,喜歡競爭,渴求實現自我價值,因此,要讓青年員工的個人成長圍繞企業發展進步這一主旋律,給予他們充分施展自己才華的舞臺,激發他們在工作崗位發揮自身的效能,如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勞動競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必須建立有效的、全方位的激勵機制,增強青年員工的責任感和團隊協作意識,增強團隊的凝聚力。
(四)適應互動性需求,變強制灌輸為啟發參與
新媒體的交互性,使青年員工期待在工作中注重參與性,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很重視與接受者的雙向互動。傳統的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強的行政命令性,教育的過程也以單項灌輸為主,這種方式顯然對新一代的青年是行不通的。
相互尊重、平等信賴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通過討論、對話、咨詢等形式,以真摯的情感感化他們,擯棄“一言堂”和家長制作風,才能達到貼近青年、凝聚青年并引導青年的目的。同時,注重溝通干預也是必要手段,要高度重視青年思想異常動態的干預,堅持以人為本,定期舉辦青年座談會,深人青年內心世界,與青年將心比心,產生和諧共振,掌握苗頭,預測動機,著眼于增強思想工作的預見性,及時發現和解決青年的思想問題,做到防患于未然,牢牢掌握做好思想工作的主動權。
三、總結
總之,在新的形勢下,做好企業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重要課題和艱巨使命,它不僅僅關系到企業未來發展的大局,也決定著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新媒體環境下,青少的心理特點突出,新一代的他們個性明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緊貼時代,利用好新媒體,順應青少年心理,注重人文關懷和情感干預,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對青年的引導和教育,使他們真正成為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的建設者。
作者簡介
雷德平,男,主要研究方向為企業思想政治教育、企業文化建設、新媒體應用及企業內宣工作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