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魁嶺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經濟市場逐漸顯現出嚴重的供求矛盾。小麥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普通的小麥已經逐漸被經濟市場所淘汰,所以選擇優質小麥品種,并且進行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勢在必行。目前,我國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文章通過對小麥種植結構調整進行分析,闡述了在種植結構調整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有效的解決策略,為我國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堅實基礎。
1在農業種植結構調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農業勞動力的思想覺悟不高
自從我國執行了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為農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改變,不但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益,還有效的改善了農民的生活水平,使農民迅速的解決了溫飽問題,并且部分的農民已經走上了致富的道路,造成農民甘于現狀,滿足現在的生活,甘愿保持現有的經濟收入。對于農民來說,他們無法了解現代化的耕種技術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也無法看到市場經濟環境下所產生巨大經濟效益,由于沒有認識到市場競爭中的危機,所以農民還秉持者傳統的農耕習慣,未樹立起較強的市場競爭意識和商品經濟觀念,農民仍然秉持落后、傳統、保守的農業種植理念,限制了農業種植結構的有效調整。
1.2無法正確對待失誤
近年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速度逐漸加快,也加快了農業結構調整的步伐。部分農民已經依照地方政府的要求進行了部分種植結構調整工作,比如河南地區,選用了優質高產的小麥產品,并且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是部分地區由于政府的選擇失誤,所選擇的農業品種并不適合當地發展,造成農民沒有獲得經濟效益,甚至出現了嚴重的經濟損失。部分的農民則是由于自身心理素質不高,在進行農業結構調整的情況下沒有承受經濟和精神壓力的能力,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沒有進行科學引導,造成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失敗,面對這樣的情況,地方政府應該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并且針對地區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科學種植結構調整計劃,而不是盲目跟風,要積極鼓勵農民走出困境,提高農民的積極性。由于這種情況造成農民對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工作產生了排斥,無法對種植結構調整工作提升信心,從而限制了結構調整的發展。
1.3鄉村干部工作缺乏有效性
目前,在農業種植結構調整過程中,鄉村干部是重要的宣傳力量。但是因為自身思想政治覺悟和科技水平均不高,所以在具體工作中,沒有能力起到表率作用,農民的思想工作水平較低,所以無法清晰的了解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工作,造成農業科技項目在推廣過程中遇到瓶頸,鄉村干部無法有效掌握有效科技信息,所以也無法針對地區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科技項目。在進行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過程中,鄉村干部將科技項目工作強加于農民身上,給農民帶來極大的精神負擔,使農民無法專心進行農耕工作,造成部分的科技項目失敗。還有部分的科技項目由于技術含量過高,并不適合于大范圍的推廣,在部分地區獲得成功后,一些鄉村干部不能夠認真了解科技項目中的技術要求,也沒有明確自身的發展條件,而是盲目推廣,造成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工作失敗,嚴重打擊了農民的信心。
1.4缺乏配套的工程體系
在進行農業種植結構調整以后,對一些種植技術要求較高的經濟型作物的產量會有極大的影響,這需要完善的配套工程體系與之匹配,以保障銷售與產量相協調。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急于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對于市場的需求缺乏客觀、科學的預見和推測,并且使用的工程體系較為落后,無法適應現代化的發展環境,從而出現了農業產品大量滯銷,給農民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使農民對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沒有足夠信心,影響了農民的參與熱情,導致了農業種植結構調整項目的失敗。
2針對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對策
2.1提高農民對商品經濟的認識
隨著時代的不斷轉變,社會經濟得到快速發展,農民的思想意識也在快速轉變,通過更新思想觀念,能夠有效保障農業種植結構調整項目的發展。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應該加強對農民的培訓,提高農民的思想認識,完善農民的思想觀念,提升農民對市場商品經濟的認識。各級政府干部應該深入到農民的生活中,通過實際行動宣傳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理念,明確未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方向,讓農民能夠快速了解全新的技術知識,認識到現代化發展的趨勢,并且學會順應社會發展趨勢進行農業生產,要學會摒棄傳統、落后的生產觀念,改變陳舊的生產方式,快速促進農業經濟發展。
2.2建立完善的種植結構調整計劃
在農業種植結構調整過程中,應該加強農業科學技術的宣傳和推廣,利用現代化的生產技術,能夠加快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進程。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應該抓緊時間進行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依據土壤成分的不同,調研出適合種植的小麥品種,有層次的選擇優質強筋、中筋、弱筋小麥品種進行種植,提高小麥種植的產量。地區政府和相關部門要科學的選擇適合地區發展的小麥種植技術項目,還要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對市場環境進行分析研究和科學論證,掌握技術項目的可行性。地區政府和相關部門要積極聯絡產品的需求商,并且建立供需關系,簽訂專業、嚴謹的合同,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依據需求商下發的訂單,農民進行生產,利用先進的生產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所以通過調整農業種植結構計劃,讓農民從過去無目標的傳統低效生產種植,到如今的有目標的高效生產種植,改善了農民的種植習慣,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效益。
2.3實現目標管理,創建激勵制度
在農業種植結構調整過程中,要對農業生產的所有環節進行管理,所以對鄉村干部做好技術指導工作,使鄉村干部成為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宣傳員。為了有效調動鄉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要創建完善的激勵制度,制定科學的調整目標,提高種植結構調整執行效率,對有效理解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政策的鄉村干部,要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和口頭表揚,對于執行效率不高的鄉村干部要嚴格批評,讓鄉村干部能夠得到精神和物質的雙重激勵,提高他們的工作信心,有效促進農業種植結構調整項目的順利實施。
結語
綜上所述,文章通過對農業種植結構調整項目進行分析,闡述了結構調整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有效的解決策略,為農業種植結構調整項目順利實施奠定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