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
1基本情況
浙江省西紅一水稻輪作模式應用面積6000畝左右,主要分布在建德、淳安、遂昌、縉云、開化、海寧、安吉、吳興、定海、天臺、三門等地,一般西紅花種球畝產600-750公斤,花絲(干品)0.65-0.8公斤,球莖和花絲平均畝產值2.6萬元,高的超過3萬元,畝凈收入2萬元以上。接茬種植一季水稻,畝產稻谷600公斤,產值1980元,凈收入1000元,西紅花水稻輪作,畝凈收入超過2萬元。該模式穩糧增效,是一項“萬元錢,千斤糧”的生態高效模式。
2茬口安排
11月中下旬將開花結束的西紅花種球移栽到大田進行繁育,第二年5月上中旬采挖球莖運回室內培育開花采花;5月中下旬接茬種植水稻,10月上旬水稻收割后,隨后田塊經整理、翻曬、作畦后,用于西紅花種球繁育。
3關鍵技術
3.1種球繁育和開花采花技術
種球移栽前準備:田塊要求地勢高燥、陽光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保水保肥性好的壤土或沙壤土。施足基肥,翻耕時畝用商品有機肥500-750公斤,整地時畝施45%硫酸鉀三元復合肥40-50公斤。移栽前剝除西紅花種球苞衣,除凈四周側芽。
移栽:每畝用種球400-500公斤,11月中下旬選晴天移栽,最遲不超過12月底。栽種密度20-25厘米×10-15厘米,栽種深度8厘米以上。栽種后,每畝用干稻草1500公斤覆蓋行間作面肥,然后將溝中的泥土覆蓋于畦面,覆土厚度3厘米左右。
田問管理:2月看苗施肥,苗差用三元復合肥15公斤兌水澆施;2月至3月,用0.2%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根外追肥。田間及時排灌,保持土壤濕潤,嚴防干旱和田間積水。田問雜草及時手工拔除,同時去除球莖四周長出的側芽。
收獲種球:5月上中旬,選晴天及時收獲。方法是先拔除畦面老草,然后從畦的一端按次序進行挖掘,把挖出的種球球運回光線明亮、通風的室內,薄攤在陰涼、干燥的地上,攤放高度不超過20厘米。
種球抽芽前管理:種球在室內攤放一周以后,按種球重35克以上、25克~35克、15克~25克、15克以下分檔整理,并分別上匾上架,每層放一匾,層間距40厘米,球莖上架后,室內以少光陰暗為主,室溫控制在30℃以下,室內保持相對濕度60%以下。夏季高溫季節采用門窗掛草簾或深色窗簾遮光、搭涼棚、房頂蓋草、地面灑水或噴霧等措施來調節室內溫濕度。
種球抽芽開花采花加工:種球萌芽后用光線和濕度調控芽的長度,主芽控制在15厘米左右。根據球莖個體大小合理留芽,保留頂芽1-3個,不斷摘除側芽。種球于10月底-11月上中旬開花,開花期要求室內光線明亮,特別注意調節溫濕度,最適溫度為15℃-18℃,相對濕度保持在85%以上。當西紅花的花苞將開時及時采摘,當天開花當天采,先集中采下整朵花后再集中剝花,用手指掐去花瓣,取出紅色花絲,當天采下的花絲當天烘干,方法是將花絲薄攤在白紙上,上面蓋一層透氣性良好的紙,然后在400℃-50℃文火上烘3-5小時至干,不能曬干和陰干。鮮花絲提倡用烘房或烘箱統一烘干。
3.2水稻栽培技術
品種選擇:選擇穗大粒多、分蘗能力強、后期轉色好、增產潛力大、米質較優的單季稻品種。如:甬優12、浙優18、甬優1540、中浙優8號等優良品種。
4大田管理
施足有機肥,淺水機耕或牛耕后,挖溝起畦,整平畦面,第二天插秧。插秧密度9x6~7.5寸,株距6~7.5寸,每畝插秧1.1~0.9萬叢左右(雙本插秧)。插秧后5~7天施追肥,7月下旬施穗肥。大田水分管理實行“溝水淺栽、薄水護苗、淺水施肥、濕?閏分蘗、淺水養穗、干濕灌溉”的技術措施。要根據病蟲情報,及時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對口農藥,控制稻縱卷葉螟、螟蟲、稻飛虱和紋枯病、稻曲病和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發生和危害(詳見單季稻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