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方+馮海波
摘 要:近年來,在我國職業衛生檢驗工作已得到了普遍的重視與發展,為保障檢驗結構的準確性、真實性、完善性,其質量控制工作實行了改革與發展,并引進了先進的檢測設備用于職業衛生監測的質量控制中。職業衛生檢測現場采樣質量控制作為職業衛生檢測質量控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于實驗室檢測質量控制更為復雜,難度也更高,因此要想保障其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現場采樣的質量控制必須得以規范化、高質量執行,基于此,本文對職業衛生檢測現場采樣前期的質量控制、職業衛生檢測現場采樣過程中的質量控制以及職業衛生檢測現場采樣樣品保存的質量控制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職業衛生 檢測現場 采樣 質量控制
一、職業衛生檢測現場采樣前期的質量控制分析
工作場所的不用其職業衛生檢測現場采樣的要求、方法也就不同,因此職業衛生檢測機構在開展現場采樣工作的質量控制時,首先應對其工作現場環境進行調查與分析,從而在依據調查結果的情況下,制定質量控制方案,用以保障檢測結構所用數據的可靠性、真實性與準確性。職業衛生檢測現場的調查主要包括對生產管理程序、生產原料、生產設備、產品類型與本質特性的調查、統計與分析,從而對工作中的現場環境、工作人員實際情況以及作業中有害物質的形成誘因與分布特色有初步的了解,為后期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職業衛生檢測現場采樣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分析
1、采樣人員
從事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的人員必須具備職業衛生、衛生工程及職業病防治相關知識,熟悉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標準及規范,并且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后,獲得相應的檢測資格。采樣人員須要具備一定的工作經驗,并對擬采樣的工作場所的行業有一定學習或了解,熟悉本實驗室的采樣程序和現場記錄表格的填寫,掌握采樣儀器的各項性能和使用方法。每個采樣點設兩名采樣員,采樣員要配備相應的個人防護用品。
2、采樣儀器
按采樣方案準備相應規格型號的儀器設備,檢查其能否正常啟動、連接采樣器的橡膠管是否脫落或破損、檢查采樣器的氣密性、確認儀器是否經計量部門檢定或校準合格并在有效期內。去現場采樣時,除攜帶所需要的儀器數量外,每種型號須多帶1~2臺以防意外時備用。每次采樣前為儀器充滿電,并串聯與采樣相同的收集器,用皂膜流量計校準流量,選擇使用誤差<5%的儀器。誤差≥5%的采樣器宜暫停使用,經檢查維修排除故障后,重新經計量部門檢定后方可繼續使用。
部分采樣器自帶計時裝置,但計量部門一般只檢定儀器的流量,而未對采樣器的計時器檢定或校準,因此可能存在較大誤差。在實踐中建議使用經檢定合格的計時器對采樣時間進行控制。
儀器使用過程中要做好《儀器設備進出實驗室登記表》、《采樣設備流量校準記錄表》、《儀器設備使用記錄表》、《儀器設備維護記錄表》等各項記錄,并準備好現場采樣記錄表格。
此外,各類采樣器要定期做期間核查,以確保儀器的正常使用。各類型采樣器經計量部門檢定或校準后所得到的修正值或修正因子,與采樣體積的計算直接相關一定要應用到相應的采樣體積的計算中。
3、藥品、材料、試劑
準備好質量完好、數量充足的現場采樣所需的收集器、吸收液、濾料或吸收管。濾膜在使用前正對光源檢查是否存在針孔、裂縫、厚度不均勻或其他缺陷;在干燥器內放置兩小時以上,經除靜電器除去靜電后準確稱量。采樣夾、吸收管或其他空氣收集器在使用前根據需要進行適當處理,如采集汞蒸氣的氣泡吸收管每次使用前要用10%HCl(HNO3)洗液浸泡二十四小時以上;采集氮氧化物用的吸收管不能用含HNO3溶液浸泡;多孔玻板吸收管,由于不能用洗液浸泡處理,可在200℃以上烘烤數小時達到清潔目的。各種收集器的空白值都要低于相應檢測方法標準中的檢出限規定;固體吸附管至少可連續采樣兩小時;每批固體吸附管都要做穿透容量試驗,結果須小于在2倍MAC或PC-STEL值;每批固體吸附管還必須測定其解析效率,結果須滿足相應的方法標準。
4、采樣方法
有關采樣方法,在相應的方法標準中都有詳細的規定,在此僅討論一些采樣中與質量控制有關的容易被忽視的細節問題。
(1)在進行MAC或STEL樣品采集時,并不是隨機地選取15min的工作時間進行采樣,而是在工作時間內,通過現場調查判斷出的可能接觸濃度最高的時間段,多次采樣后經比較才能最終確定工人瞬時或短時間接觸有害物質濃度最高的樣品。
(2)在采樣過程中,采樣器因空氣阻力的變化及儀器電量的消耗,流量逐漸變小,采樣人員要時刻關注流量計的示值變化并及時調整至所需要流量,保持采樣流量的穩定。長時間采樣時,如果沒有及時校正流量,則應記錄該時間段開始和結束時刻的流量,計算其算數平均值。
(3)溶液吸收法采樣時,當采集到的有害物質或吸收液對熱、寒、光不穩定時,在采樣、運輸、保存各環節中要注意防熱、保溫、避光。例如用鹽酸萘乙二胺溶液做吸收液采集氮氧化物時,吸收液對光不穩定,最好用棕色吸收管或者白色吸收管外加黑色避光套,避免日光直接照射。在高溫工作場所采樣時應冷卻吸收液、縮短采樣時間。如果吸收液有揮發,采樣結束后將吸收液重新定容至原來的體積。
(4)每臺采樣器,在一定的采樣流量和持續采樣時間下,串聯不同的收集器,針對有害物質不同的濃度都有不同的采樣效率。采樣效率指能夠被采樣儀器采集到的待測物的量,占通過該采樣儀器空氣中待測物總量的百分數。為了測得采樣效率,使計算結果更接近真實值,可自己制作相應標準氣樣品,方法如下:配制與工作場所空氣有害物質濃度相近的標準氣體,用已知體積的采氣袋裝滿,然后與工作場所空氣樣品用相同方法、相同時間采集,進行吸收效率回收實驗,以得出采樣器的吸收效率,從而保證所采集空氣樣品的準確性。
(5)在工作場所空氣有害物質測定的系列方法標準中對樣品空白“除不連接采樣器采集空氣樣品外,其余操作同樣品”存在不同的理解,因而也存在多種錯誤操作。正確做法:將收集樣品空白的濾膜采樣頭、固體吸附管或液體吸收管等空氣收集器帶至現場,在采樣點將空氣收集器的進出氣口打開,當采集樣品用的空氣收集器與大氣采樣器連接好后,即可封閉空白采集器的進出氣口。其后的操作與空氣樣品采集完成后的移取、儲存、運輸、檢測等步驟完全相同。
三、職業衛生檢測現場采樣樣品保存的質量控制分析
不同類型的樣品在保存過程中,應根據樣品的本質特性,有針對性的進行保存與運輸。加強保存與運輸的保護力度,實行責任管理保存制度,實現樣品保存的完整性、科學性、嚴謹性。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職業衛生檢測現場采樣的質量控制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明確其檢測要求與規定,提升自身專業技能,熟練掌握采樣設備的使用方法,從而減少采樣誤差。與此同時,相關機構應建立完善而科學的質量控制體系以質量控制在制度,從而保障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可信性,實現職業衛生檢測現場采樣質量控制的優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魏強,鄭里芳,朱國鋒,于飛.職業衛生技術服務過程中現場采樣的質量控制探討[J].江西化工,2016(01):88-89.
[2]肖瑞芬.淺談職業衛生檢測現場采樣的質量控制[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6(06):287-288.
[3]潘巧裕,戎偉豐,張子群,何嘉恒,吳川,林佐侃,丘靜靜,吳邦華.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工作場所空氣采樣和檢測實驗室間比對[J].中國職業醫學,2015(02):167-171.
[4]李娜.張家港市電鍍企業空氣中鉻采樣檢測方法及操作工人健康狀況調查[D].蘇州大學,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