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立
在無公害蔬菜生產中,農藥的使用一直是一把“雙刃劍”,如何能達到即殺滅害蟲和病菌的目的,同時又能保證農產品的安全,這是廣大農業生產者關心的焦點。雖然各種農藥毒性差異比較大,但并非所有農藥都具有很高的毒性,即使是高毒農藥,只要嚴格按照使用要求和農藥安全使用操作規程用藥,一般不會發生人畜中毒和殘留、環境污染問題。在現階段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化學防治仍然是不可取代的重要防治措施,關鍵在于如何科學合理使用化學農藥。只有在掌握農藥的藥性,使用對象、用藥量、安全間隔期才能達到“經濟、安全、有效”之目的。
1化學農藥在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1.1農藥的殘留問題
農藥殘留一般情況下是隨著時間和環境條件的變化而逐漸降低,生產中常見的每種農藥都有特定的殘留標準。只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和合理間隔期進行施藥,所生產的蔬菜農藥殘留量一般不會超出安全閾值,稱為“農藥殘留未超標”。農藥在環境中的殘留是指在一定地區與一定期限內保證環境質量不受到破壞。只要不超過最大負荷量,環境安全系數屬于合格。
1.2環境的污染問題
環境的農藥污染是指環境對農藥的最大負荷量超過了安全閾值,從而引發環境質量發生質的變化。所以并不是使用農藥就會導致環境污染,農藥對環境的危害主要由農藥的毒性與用量決定。也就是說只要將高毒農藥用量控制在允許范圍內,并不會對環境造成實際危害。只要農藥在環境的負荷范圍內,就不會對蔬菜的無公害生產產生負面影響。
2化學農藥在無公害蔬菜生產中的使用技術
2.1合理選擇化學農藥
生產上要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嚴禁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及其復配制劑。一定要選擇無公害生產允許施用的化學農藥,保證產品的有毒物質含量在國家衛生標準許可范圍之內,且對人體無害,容易被人體排出,且不會對天敵造成危害。
2.2準確把握農藥的使用量
農藥的最佳用量是指將病蟲控制在無公害蔬菜生產規定的水平以下所需的農藥最小量。無公害蔬菜生產必須嚴格執行農藥安全使用準則和生產標準中規定的每種農藥在不同蔬菜上的用量,用藥次數,最大允許殘留量。由于不同種類,品種和生育階段的蔬菜對農藥的抗性有差異,生產上應根據農藥毒性及病蟲害發生情況,結合氣候、苗情,嚴格用量進行農藥的復配,以避免出現蔬菜藥害和殺死天敵。
2.3嚴格按照安全間隔期施藥
農藥的安全間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藥與收獲之間相間隔的時間,蔬菜采收前必須有一定的間隔期,以防止產品農藥殘留。這是降低蔬菜無公害生產農藥殘留的重要環節。無公害蔬菜生產一般規定的間隔期在2 7天內,有的蔬菜間隔期要求10天以上。一定要在噴藥后農藥含量降解到無殘毒時,蔬菜方可采收上市。多次采收的蔬菜,一般是要求先采收后噴藥,以保證上市產品的無農藥殘留。
2.4交替輪換用藥
要注意交替輪換使用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藥,不能長期單一化,防止病原菌或害蟲產生抗藥性,利于保持藥劑的防治效果和使用年限。蔬菜生長前期以高效低毒的化學農藥和生物農藥混用或交替使用為主,生長后期以生物農藥為主。使用農藥應推廣低容量的噴霧法,并注意均勻噴施。
2.5選擇正確噴藥點或部位
施藥時根據不同時期不同病蟲害的發生特點確定植株不同部位為靶標,進行針對性施藥。達到及時控制病蟲害發生,減少病原和壓低蟲口數的目的,從而減少用藥。
2.6合理混配藥劑
采用混合用藥方法,可達到一次施藥控制多種病蟲危害的目的,但農藥混配要以保持原約有效成分或有增效作用,不增加對人畜的毒性并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狀為前提。一般各中性農藥之間可以混用;中性農藥與酸性農藥可以混用;酸性農藥之間可以混用;堿性農藥不能隨便與其他農藥混用;微生物殺蟲劑(如Bt)不能同殺菌劑及內吸性強的農藥混用;混合農藥應隨混隨用。在使用混配有化學農藥的各種生物源農藥時,所混配的化學農藥只能是允許限定使用的化學農藥。
2.7不隨意加大用藥量和噴藥次數
農藥安全使用準則和無公害蔬菜生產標準中規定了每種農藥在不同蔬菜作物上的用藥量、用藥次數、最大允許殘留量和安全間隔期,在無公害蔬菜生產中必須嚴格執行,要徹底改變隨意加大用藥量和噴藥次數、多種農藥亂混亂配的落后習慣。蔬菜噴藥后一定要農藥降解到無殘毒時,方可采收上市。多次采摘的蔬菜,必須做到先采收后噴藥,以保證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3無公害蔬菜生產未來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3.1認真做好病蟲害綜合防治,減少農藥用量
病蟲害的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輔”的方針。優化種植區的生態環境,采取各種措施創造良好的生產條件,提高作物的抗性,避免病蟲害的發生,大力推廣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術,根據蔬菜病蟲害發生情況,指導菜農合理科學選擇高效、低毒農藥,適時防治,避免盲目用藥,降低化學農藥對環境的污染。
3.2加大宣傳和執法力度,提高全民環保意識
各級部門要正確處理農業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制定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農業經濟和農田環境協調發展,合理利用各種資源,防止農藥污染的繼續擴展。認真貫徹無公害蔬菜生產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對農藥科學合理使用的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環保意識,促進無公害蔬菜生產快速發展。
3.3加強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建設
只有省級無公害蔬菜認證認定委員會認定的生產基地的農產品,才能申請申報無公害蔬菜產品認定。因此,要在自然條件好的區域,設立無公害蔬菜規范化生產基地,并制定標準化的生產技術規程,通過對生產基地的規范化管理,真正實現蔬菜無公害生產的規范化、標準化、優質化及安全化。
3.4加強農藥殘留監測體系建設,嚴格生產過程監管
為提高無公害蔬菜生產質量和管理力度,建議建立健全質量監測體系,對無公害蔬菜生產中的施肥、用藥、農藥殘留檢測等實施全程監理,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促進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健康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