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雪梅
前言
在介紹金昌市香草花卉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具體的香草花卉產業發展對策。
近年來,甘肅省金昌市著眼于資源型工礦城市的經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立足城鄉一體化建設的良好基礎,積極尋求經濟發展、生態建設和富民增收的結合點,先后在市區北部綠色長廊建成牽手林、同心路,聞香園,香草園,荒漠生態園,紫藤長廊5個綠化板塊,建成了紫金苑、玫瑰谷、植物園、陳金公路萬壽菊園等以香草花卉為主要觀賞物的景點,香草花卉產業逐漸成為城市園林綠化和特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重點。為了更好地發展香草花卉產業,豐富城市園林綠化內涵,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筆者對市區香草花卉產業發展現狀做了深入調查,并針對問題提出了相關對策。
1發展現狀
1.1種植品種日趨豐富。2013年前,金昌市花卉主要種植品種有萬壽菊、矮牽牛、一串紅、八寶景天等十幾個品種。經過3年新品種引進推廣繁育,目前種植品種達27科49屬54種,主要有薰衣草、美國薄荷、馬鞭草、芍藥、牡丹、玫瑰、向日葵、萬壽菊等,呈現倍增趨勢。
1.2種植規模向產業化發展。在政府的引導和推動下,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業企業等農業經營主體進軍香草花卉產業,尤其是在政府出臺了《美麗鄉村建設扶持試行辦法》之后,吸引了大批公司(合作社)從事花卉林果種植,確定百畝以上扶持對象9家,種植面積達2000多畝。
1.3促進了花卉育苗產業長足發展。2014年之前,市區育苗企業僅有金川公園和金川集團園林公司。由于其繁育基地的面積、育苗設施和技術條件的限制,所培育花卉的數量、品質都不能滿足全市園林綠化的需要,大多數綠化苗木基本靠蘭州、酒泉、武威等周邊地區調運,有些優良品種甚至要遠到山東、陜西、內蒙、寧夏等省外調運,成本高、適應性差。近兩年,金昌市花卉育苗單位及時與種植單位對接,對需求量較大的馬鞭草、月季等花卉苗木實現了本地繁育,自給自足。
1.4帶動鄉村旅游較快發展。香草花卉種植增加了鄉村旅游元素,有效推動了農業和旅游業的融合,進一步拓展了農村增收渠道。2016年全市鄉村旅游人數達到687.75萬人次,同比增長17.2%;旅游收入13.37億元,同比增長11.32%。鄉村旅游人數的增多,帶動了農業觀光型、休閑采摘型、鄉土飲食型、體驗認知型、古村風情型旅游觀光休閑農業的發展。
1.5帶動了旅游商品開發。借助旅游升溫的趨勢,精準提煉傳統文化元素,不斷拓寬旅游商品開發思路,重點推出了以地方特色產品、土特產品和香草花卉產品等為主的一大批具有“特色性、觀賞性、便攜性、實用性、宣傳性”的地方旅游文化商品,有力推動了旅游經濟向商貿經濟的轉變。金昌市研制開發的薰衣草產品多次在國內旅游推介會上得以成功展示,并取得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充分展示了金昌旅游特色。
1.6帶動了婚慶經濟發展。2015年,利用金昌市首屆香草美食文化旅游節,成功舉辦了薰衣草之約集體婚禮,為來自全國各地的52對新人舉行了盛大的結婚典禮。2016年成功舉辦了第二屆薰衣草之約“漢唐風”、“羅馬風”、“北美風”集體婚禮,金昌知名度進一步提升,完美的展現了“紫金家園·西部花城;中國鎳都活力金川”城市旅游主體形寥。同時,利用婚慶產業的發展有力的拉動全市鄉村游、自駕游以及餐飲、住宿、交通運輸業的發展,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2存在問題
雖然金昌市香草花卉產業在近幾年有了迅猛發展,但總體來看,還存在起步晚,技術相對落后,市場競爭力不足等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花卉灌溉用水緊張。隨著香草花卉種植面積的不斷增加,澆灌用水日趨緊張,尤其到了夏季,香草花卉用水需求量明顯增加,用水矛盾更為突出,對于金昌這個原本水資源缺乏的城市來說,面臨巨大的挑戰。
2.2部分花卉存在越冬難題。近幾年種植的花卉品種越來越多,部分花卉還無法實現自然越冬,需進行保護性越冬。例如紫藤、馬鞭草、月季等花卉在冬季需要搭建溫室拱棚,還要根據溫度濕度變化不斷進行通風,導致人力物力財力消耗量大,種植成本高。
2.3香草花卉產業市場化程度不高。缺乏香草花卉加工生產龍頭企業,種植規模小,集約化生產程度低,市場體系不完善、不健全,信息滯后,輻射能力差,集散功能弱。受地方經濟、社會、地理條件等因素限制,香草花卉消費觀念不強,消費檔次低,無法推動產業化大發展。
3發展對策
3.1加大政策扶植力度。依托《金昌市美麗鄉村建設扶持試行辦法》等相關政策,爭取各類財政補助資金和社會化資本的投入,在抓好現有9個花卉林果園種植、驗收、補貼的基礎上,加大特色花卉“種一產—銷”為一體的花卉產業建設力度,扶持一批具有一定市場競爭力的花卉種苗種植示范經營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推廣示范種植,以此來帶動金
昌花卉產業的快速發展。
3.2大力發展節水技術。加大節水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充分利用好降雨時空差,建設生態蓄水灌溉工程,逐步解決香草花卉水資源短缺的問題。著力推廣高效節水技術,綜合運用噴灌、滴灌等節水技術,輔以先進實用的節水機具,根據花卉的生長特點、氣候情況、土壤情況、植株長勢確定灌溉輪次,從而在有效的保證香草花卉成活率的同時兼顧綠化林木生長灌溉問題。
3.3強化產業科技支撐。加大科技投入和研發力度,鼓勵技術創新,大力推廣無土栽培、立體栽培等新技術,根據現有花卉越冬現狀,探索挖掘行之有效的越冬管護措施。同時,加大技術合作交流,邀請省內外著名花卉種植專家開展技術指導,不斷探索和積累解決花卉從引進種植到越冬保護技術支撐保障。
3.4建立完善市場體系。建立高檔次、多元化的市場體系,在經營香草花卉的同時,要經營與花卉相關的花皿、花具、花肥、花藥、山石工藝等,把香草花卉生產與發展生態農業相結合,提高綜合效益。同時,積極培育發展香草花卉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幫助企業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發動農戶廣泛參與,實現“企業+農戶”規范化運作,從機制上解決廣大農戶的利益分配問題,形成企業農戶利益共同體,促進香草花卉產業可持續發展。
3.5加大招商引資引智力度。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優化配置資源,加快香草花卉產業化進程,實現由政府行為轉向市場行為,由以美化城市環境為主轉向為社會服務為主,由政府集體生產為主轉向民營為主,由政府投入為主轉向個人投入為主。通過優化、放活香草花卉產業發展機制,促進招商引資引智廣泛開展,把先進的生產技術、管理技術導入香草花卉行業,縮短與外地的差距。引進優秀香草花卉人才,推動香草花卉產業快速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