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勇+邊保軍
淶源縣位于保定市西部,全縣總面積2448平方公里,其中山場面積305萬畝,林業用地294.4萬畝。轄區內有5A景區白石山和十瀑峽等景區,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很是優越。多年來,淶源縣在下大力狠抓人工造林的同時,充分利用大自然頑強的自我修復和更新能力,堅持封山育林,取得了明顯成效。實踐證明,封山育林成本低、見效快,是改善生態環境和促進我縣旅游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要使封山育林達到預期效果,既要采取有力措施禁牧、禁墾、禁挖,更要采取超常手段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珍愛森林,防火于未‘燃”;“一點星星火、森林全玩完。”森林火災是森林最危險的敵人,會給森林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從這個方面來說,管住火就等于造林,管住火,就是對森林資源最有效的保護。為保住來之不易的封山育林成果,我們應該在縣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防火上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1嚴格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和包片責任制
從縣長到村主任,各級行政一把手都是封山禁牧、森林防火的第一責任人,封山禁牧方案、森林防火預案由他們審定,任務由他們下達,獎懲由他們拍板。按照“誰管轄,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劃定包片責任區,落實包片責任人,層層簽訂責任狀,確保措施到位,責任到人。
2預防工作不留死角
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火。嚴格火源管理,預防森林火災,是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防火期,縣政府發布防火戒嚴令,嚴格禁止帶火種進入林區;一線巡護人員全部上崗到位,延長看護時間,加強巡邏;充分發揮森林草原防火監控設施的作用,對重點部位采取網格化、精細化布控,死看死守;高度重視特殊人群,及時與其監護人簽訂責任書,實施嚴格管控;認真組織開展火險隱患專項整治,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對隱患建立臺賬,分類分級處置。堅持一般隱患立行立改,較大隱患限期整改,重大隱患掛牌督辦。堅持開展違法野外用火專項打擊行動,見灰查,見煙罰,成災抓。對發現的問題“零容忍”,始終保持高壓態勢。
3宣傳教育鋪天蓋地
宣傳教育是森林防火的第一道安全門,有計劃、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各種宣傳教育活動,是做好森林防火的基礎。為此,我們采取村喇叭廣播,防火宣傳車巡回宣傳,刷寫固定標語,樹立防火宣傳碑牌,防火明白紙入戶,學校開設防火課等方法,普及森林草原防火法律知識,提高全民的森林草原防火意識,形成人人關注森林草原防火,時時注意森林草原防火的良好氛圍。
4應急處置快速有力
及時高效撲救森林火災是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最后一道防線。一是制定并完善切實可行的森林火災應急處置預案,并按預案定期組織縣、鄉、村演練。二是增加投入,提高專業撲火隊員的待遇,強化專業撲火隊的管理訓練,著力提升專業撲火隊的撲火能力,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贏。”三是建立健全鄉鎮、景區和村級撲火隊伍,配備撲火器具,形成覆蓋全縣的森林草原火災撲救隊伍網絡,以實現“打早、打小、打了。”四是按照“突出重點、輻射周邊、就近增援,分級保障”的物資儲備要求,設立縣級物資儲備庫2個,物資庫由專人管理,定期對儲備庫物資進行檢修、調試,確保撲大火、救大災需要。
我們要按照黨的十八大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色發展理念,認真總結經驗,仔細查找存在的薄弱環節,進一步加大封山育林和資源保護工作力度,確保森林資源持續快速增長,為建設山清水秀、地美天藍、花果飄香、空氣清新的生態淶源作出積極貢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