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貝+周傳文
為明確各粳稻新品種的生態適應性,實施不同稻區高產栽培及生態適應性試驗,研究其區域及形成特性。按照省推廣總站安排部署,開展粳稻新品種生產力適應性試驗,給推廣粳稻新品種提出科學依據,通過一年的試驗實施,現將試驗情況和結果總結如下:
1材料來源及田間設計
參試品種有11個,由總站提供,對照品種為本地高產品種Y兩優1998,各品種基本情況。
各品種基本情況單位:斤/畝、斤
品種編號、品種名稱、品種類型、畝用種量、總種量
01、晚粳19、常規粳稻、3畝、1斤
02、晚粳2244、常規粳稻、3畝、1斤
03、晚粳30、常規粳稻、3畝、1斤
04、晚農粳7號、常規粳稻、3畝、1斤
05、雜粳5號、雜交粳稻、3畝、0.5斤
06、雜粳2號、雜交粳稻、3畝、0.5斤
07、晚粳博5、常規粳稻、3畝、1斤
08、晚粳29、常規粳稻、3畝、1斤
09、晚粳18-5、常規粳稻、3畝、1斤
10、晚香粳15、常規粳稻、3畝、1斤
11、中粳08、常規粳稻、3畝、1斤
提供單位:市農業局
2實驗設計
2.1育苗:采用兩段水育秧方式進行育秧。
第一段育秧的秧床設在村東曬場,畦寬1.2米,用菜地的土鋪成秧床,畦面澆足水后,將泡好的谷籽,用旱育保姆進行包衣拌種,按每平方面1斤谷籽進行撒種落泥,再蓋土扣膜。對照品種于4月26日立針現青,參試11個粳稻品種5月2日至3日全部立針現青。
2.2移栽:采用拉繩手工栽插
2.2.1整田:大田進行了兩次施耕,一次耖耙,田整的田平泥活。
2.2.2施肥:按每畝施用85斤終端配方肥(碳:磷:鉀=26:10:11)作底肥。
2.2.3移栽:在大田移栽時,為保證試驗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減少人為誤差,按試驗要求進行牽線拉繩、手工栽插,按品種編號,一種品種栽插結束后,再栽插下一個品種,避免混雜。6月5日參試11個品種及對照品種移栽完成。
2.3大田管理
2.3.1追肥:6月12日,結合化學除草追施分蘗肥,按每畝15斤終端配方肥(碳:磷:鉀=26:10:11)施用,7月20日復水,7月22日按每畝施用20斤鉀肥、15斤尿素追穗肥。
2.3.2水分:實行寸水促分蘗,足水保楊花,干濕至成熟的原則進行田間水分管理。
2.3.3曬田:按時到不等苗的要求,6月28日進行曬田,但由于天氣干旱的原因,農戶惜水,導致曬田不徹底。
2.4病蟲防治
今年水稻移栽結束后,天氣一直晴朗,雨水較少,氣溫較高,但在抽穗楊花期至成熟期,雨水量較多,有利于病蟲害的發生,大田病蟲防治3次。7月15日、8月30日分別用拿敵穩、康寬、百蚜凈等進行綜合防治稻縱卷葉螟、二化螟、三化螟、稻飛虱、水稻稻瘟病、水稻紋枯病、水稻稻曲病等病蟲害,防治效果良好。
3結果分析
3.1經濟性狀
3.1.1對照品種Y兩優1998、中粳08、晚粳2244,產量經濟性狀排在第一梯位畝平理論單產達1000公斤以上;
3.1.2晚粳29、晚粳30在第二梯位,畝平理論單產800公斤以上;
3.1.3晚香粳15、晚農粳7號、雜粳5號在第三梯位,畝平理論單產700公斤以上;
3.1.4晚粳18-5、晚粳19、晚粳博5在第四梯位,畝平理論單產500-700公斤;
3.1.5最差的是雜粳2號,畝平理論單產460公斤;
3.2穗粒結構情況
3.2.1可以看出,除對照Y兩優1998以外,11個參試粳稻品種中,晚粳2244穗長19.63cm,穗粒數249.2粒/穗,實粒數231.9粒/穗,均居第一,雜粳5號穗長19.34cm,居第二位,中粳08穗粒數233.2粒居第二位,實粒數200.8粒也居第二位;
3.2.2從結實率來看,晚粳30居第一位為94%,晚粳2244居第二位為93.1%;
3.2.3從結實率綜合來看,參試品種均在81%以上,只有對照Y兩優1998較低為78.7%;
3.2.4穗長最短的是晚粳博5,穗長15.12cm,晚粳7號,穗長15.15cm,晚粳19穗長15.67cm;
3.3抗病情況
在同一綜合防治條件下,觀察記錄:
3.3.1有水稻紋枯病的品種有晚粳30、晚農粳7號、雜粳2號、晚粳博5、晚粳18-5;
3.3.2有水稻稻瘟病的品種有晚粳博5、晚粳29、晚香粳15:
3.3.3有水稻稻曲病的品種有晚粳2244病蔸率10%左右,晚粳30病蔸率5%左右,晚農業粳7號病蔸率5%左右,雜粳2號病蔸率5%左右,晚粳29有少量病蔸,晚粳18-5病蔸率20%左右,晚香粳15病蔸率10%左右。
3.3.4另外據10月20日觀查,晚粳博5有谷粒瘟侵染,晚香粳15有穗頸瘟發生。
3.4產品情況
3.4.1雜粳5號、雜粳2號兩個雜交粳稻品種谷粒稍長呈長橢圓型,其它常規品種谷粒稍短,呈短橢圓型,對照Y兩優1998的谷粒呈長型。
3.4.2晚粳2244有較長的谷芒,達1cm以上,雜粳5號、晚粳29的穗枝梗頂端部分谷粒有較短的谷芒,在1cm以內。
3.4.3晚粳2244谷粒開裂較多,除對照品種Y兩優1998、晚香粳15、晚粳30、雜粳2號無谷粒開裂現象,其余粳稻品種均有部分不同程度的谷粒開裂。endprint
3.4.4晚粳30產品成色好,黃亮;產品成色較差的有:晚粳博5、晚香粳15、中粳08,其余品種產品成色較好。
3.5生育期情況
根據顯示,各參試粳稻品種全生育期均在174天以上,比對照品種長10天以上,影響下茬作物小麥的種植。
4品種簡評
4.1中粳08理論單產居參試品種第一位,畝產達1089.1公斤,該品種綜合經濟性狀好,分蘗能力強,莖桿略細軟耐肥能力中等完全倒伏,劍葉稍短寬大青秀直立,無病害,株矮為105cm,穗長17.51cm,實粒數高為200.8粒/穗,結實率高為86.1%,谷粒無芒短橢圓有少許開裂成色較差,整齊度高、熟相好,全生育期178天,比CK長14天,無雜株,是一個高產優良粳稻新品種。
4.2晚粳29理論單產居參試品種第三位,畝產達896.0公斤,該品種綜合經濟性狀好,分蘗能力強,莖桿粗壯耐肥抗倒,劍葉稍短寬大青秀直立堅挺,稻瘟病中度發生、稻曲病輕度發生,株高為115cm,穗長18.66cm,實粒數較多為144.7粒/穗,結實率較高為81.2%,谷粒少短芒短橢圓少許開裂成色較好,整齊度高、熟相好,全生育期180天,比CK長16天,無雜株,是+高產優良粳稻新品種。
4.3晚粳30單產居參試品種第四位,畝產達841.0公斤,該品種綜合經濟性狀好,分蘗能力強,莖桿粗壯耐肥抗倒,劍葉稍短寬大青秀直立堅挺,紋枯病中度發生,稻曲病輕度發生,株矮為105cm,穗稍長為16.19cm,實粒數多為135.8粒/穗,結實率高為94%,谷粒無芒短橢圓無開裂成色較好,整齊度高、熟相好,全生育期178天,比CK長14天,無雜株,是一個有高產潛力的優良粳稻新品種。
4.4晚農粳7號單產居參試品種第六位,畝產達755.4公斤,該品種綜合經濟性狀較好,分蘗能力強,莖桿粗壯耐肥抗倒,劍葉稍短寬大青秀直立堅挺,稻曲病輕度發生,株矮為105cm,穗稍短為15.15cm,實粒數多為124.4粒/穗,結實率高為85.9%,谷粒無芒短橢圓無開裂成色較好,整齊度高、熟相好,全生育期180天,比CK長16天,無雜株,是一個有高產潛力的優良粳稻新品種。
4.5雜粳5號單產居參試品種第七位,畝產達730.9公斤,該品種綜合經濟性狀好,分蘗能力強,莖桿略軟耐肥完全倒伏,劍葉稍長寬大青秀直立堅挺,無病害,株特高為155cm,穗長為19.34cm,實粒數多為122.8粒/穗,結實率高為85.6%,谷粒看芒長橢圓少許開裂成色較好,整齊度高、熟相好,全生育期178天,比CK長14天,無雜株,是一個有高產潛力的優良粳稻新品種。
4.6晚粳19單產居參試品種第九位,畝產達583.6公斤,該品種綜合經濟性狀一般,分蘗能力較強,莖桿粗壯耐肥抗倒,劍葉稍長寬大青秀直立堅挺,無病害,株稍高為115cm,穗稍短為15.67cm,實粒數多為124.78粒/穗,結實率高為90.7%,谷粒無芒短橢圓少許開裂成色較好,整齊度高、熟相好,全生育期174天,HSCK長10天,無雜株,是一個有待進一步試驗種植驗證的粳稻品種。
4.7晚粳博5單產居參試品種第十位,畝產達541.2公斤,該品種綜合經濟性狀一般,分蘗能力強,莖桿粗壯耐肥抗倒,劍葉稍短寬大青秀直立堅挺,紋枯病中度發生,稻瘟病中度發生,株稍高為115cm,穗稍短為15.12cm,實粒數較少為90.2粒/穗,結實率高為86.5%,谷粒無芒短橢圓少許開裂成色較好,整齊度高、熟相好,全生育期176天,比CK長12天,無雜株,是一個有待進一步試驗種植驗證的粳稻品種。
4.8雜粳2號單產居參試品種第十一位,畝產達459.8公斤,該品種綜合經濟性狀一般,分蘗能力一般,莖桿粗壯耐肥抗倒,劍葉稍長寬大青秀直立堅挺,紋枯病輕度發生,稻曲病輕度發生,株高為125cm,穗稍長為16.21cm,實粒數較少為115.4粒/穗,結實率高為81.2%,谷粒無芒長橢圓無開裂成色較好,整齊度高、熟相好,全生育期174天,比CK長12天,無雜株,是一個有待進一步試驗種植驗證的粳稻品種。
5小結
通過今年11個粳稻品種的適應性試驗看:中粳08、晚粳2244表現最好,晚粳29、晚粳30表現較好,與對照品種Y兩優1998相比,除結實率外,其它經濟性狀、產量結構、生育期、抗逆性等多項指標沒有明顯優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