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源
柑桔是世界第一大水果和我國第二大水果,同時也是我縣重點培育產業,是產業脫貧的一條新路子。由于我縣柑桔產業處于起步階段,品種單一,種植技術不夠規范,達不到規?;N植標準。
近年來,河口縣不斷的加大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大力開發農產品特色種植,我縣通過依托其獨特的氣候優勢,通過引進柑桔試種并不斷促進該產業的發展壯大。柑桔作為重點培育的產業之一,為河口縣的產業脫貧開創出一條新的致富之路。
1目前市面是的柑桔主要存在著一些問題
1.1柑桔的品種單一,缺乏市場競爭力。
1.2農藥的使用量大,甚至偶爾還使用高毒農藥。
1.3大多數果農及部分果樹技術人員不了解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使用時違反了關于安全間隔期和試驗濃度規定的事例常常發生;過量的使用化肥。
1.4生產土地污染嚴重,包括各種廢水污染、重金屬污染、大氣污染等各種工業污染。
1.5各種病蟲害的危害也嚴重的危機到了柑桔的生產產量。
2主要的解決技術
2.1精選優良品質
建立無公害柑桔生產技術,并且認真落實縣“農業產業五年行動計劃”,著力培育柑桔產業,打造一縣一品,在縣水果技術推廣站的指導下,引進了柑桔的優良品種進行試種種植。優良品種包括貢柑、茂谷柑以及沃柑。貢柑號稱“中國柑王”,果形靚麗、國色金黃、皮薄核少、肉脆無渣等集中橙類外形美和柑桔肉質細嫩、易剝皮的雙重優點,為其他柑桔品種難以比擬,被譽為柑桔之皇,其中分紅肉和白肉兩種柑桔;茂谷柑為美國弗羅里達州邁阿密農業試驗所等人于1913年育成的寬皮桔與甜橙的雜交種,即桔橙類。70年代臺灣大學園藝系林撲教授該品種引入臺灣北部地區試種。由于茂谷柑糖度高,風味佳而濃郁、皮薄多汁,且較晚熟。沃柑是“坦普爾”桔橙與“丹西”紅橘的雜交種,屬于晚熟雜交柑桔品種。這三種品種都是屬于品質好的,屬于晚熟和較晚熟品種。目前市場上價格和銷量都是較好的,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為河口縣的市場打開了一個出口。
2.2園地的選擇和建設
2.2.1潔凈環境的選擇和控制
潔凈的環境是生產綠色食品的基本條件,所以柑桔的生產基地必須要遠離工礦企業、車站、碼頭等交通要道,避免有害物質的污染。其中土壤、大氣以及水源等環境因子的質量要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的規定。并且在柑桔的整個生產過程中要密切注意、嚴格控制各種污染物進入柑桔生產基地。
2.2.2選擇適宜的氣候、土壤和地形
綠色食品柑桔生產基地要符合優質柑桔生產的要求,要嚴格控制化學物質的使用。在選擇作為生產基地時要注意:①氣候要適宜柑桔的栽培,要避免選擇在容易發生凍害、風害、澇害以及早害的區域。②土壤要肥沃,土質要疏松,有機質含量在1.5%以上,呈微酸性?;钔翆釉?0cm以上,地下水位離畦面要不少于100cm。
2.3土肥水的管理
2.3.1土壤管理
要深翻擴穴,熟化土壤。在回填的時候混入經腐熟的綠肥、餅肥、堆肥以及人畜糞尿秸稈等,表土放在底層,心土放在上層,然后對穴內灌足水分。在高溫或者是干旱的季節,樹盤內用秸稈等覆蓋,厚度15cm~20cm,覆蓋的物體要與根莖保持10cm左右的距離。培土在冬季進行,培土時切忌埋沒嫁接口。柑桔最適宜的土壤PH為5.5~6.2左右,偏低的話可以施用石灰矯正。如PH值為5.0~5.4之間,每畝可施石灰50~80千克。在施用的時候可以進行行淺中耕,與土壤混合后的效果好。而對PH值高于7.0的情況要少施堿性化學肥料,應該施用有機肥和酸性或中性化肥,也可以每畝施用30~50千克石膏。
2.4施肥
根據“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的規定,生產綠色食品允許使用的肥料種類主要有:堆肥、漚肥、廄肥、沼氣肥、綠肥泥肥、商品有機肥料、腐殖酸類肥料、微生物肥料、有機復合肥摻和肥。農家肥原則上就地生產就地使用,外來農家肥料應確認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商品肥料及新型肥料必須通過國家有關部門的登記認證及生產許可,并且要符合相應的質量標準,使用時要按照說明說的要求操作。最后一次追肥需要在采果前30天以前進行。施肥的量要根據樹的長勢、樹的年齡、品種以及土壤的條件等不同而異。
2.5水分的管理
柑桔樹在春梢萌動以及開花期、果實膨大期及采后對水分敏感。在這個期間發生干旱應該及時進行灌溉,灌溉水需要采取水質符合“綠色食品產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規定的水源。要及時的排水和控濕,及時清除淤水,疏通溝渠,使得果園積水及時排出。地膜覆蓋是控制土壤濕度有效的方法,而頂棚避雨除能控制濕度外還可以對光溫進行有效調控。
2.6柑桔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
柑桔病蟲害防治應該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種防治技術綜合防治。
柑桔潰瘍病的防治:這種病是由于細菌引起的,新梢葉片在展開最寬轉綠前是氣孔最大,這個時候也是最容易被細菌入侵的。對于這種病要防治好潛葉蛾、葉甲等害蟲、病菌通過媒介的傳播;沒有病害的桔園要嚴格的保護,使用的農具等要用75%的酒精嚴格消毒,人員進入需要換干凈的衣服并且每隔20天噴化學農藥一次,連續噴三次。
柑桔樹脂病是屬于真菌半知菌類,分生孢子以多雨潮濕天氣形成的最多,該病主要從傷口入侵。樹脂病在主干上危害叫做流膠病,皮內有酒糟氣味,在主干下部根莖以上叫做裙腐病等叫法各不相同。而他的防治主要是加強培管,增強樹勢,提高抗病的能力;在生長季節4-5月份,割除病部,涂50%多菌靈100-200倍液,50%托布津100倍以及1:4食用鹽水或者是石硫合劑殘渣。在發病前結合防治炭疽病、潰瘍病在春梢幼果期用波爾多液或多菌靈,苯醚甲環唑,甲環唑等防治,也可以用加油富力庫兌水3000-4500倍防治。采果后用1-3度石硫防病。
物理防治可以用燈光誘殺害蟲,或者是用黃板誘殺害蟲,也可以人工捕捉天牛、蚱蟬。金龜子等害蟲。
生物防治是保護利用果園中已有的天敵資源或者是引入果園中沒有的重要天敵資源進行消滅害蟲。
柑桔產業是我縣著力培育熱區林果產業之一,也是產業脫貧的一條新路子。通過實施農業產業五年行動計劃,結合南部山區綜合開發,積極開展勞動力素質提升培訓,使農戶的柑桔種植技術進一步提升,能生產出更多的綠色無公害的柑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