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炬
水稻生產管理在農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世界各國大都使用傳統的移植法種植水稻。在提高水稻單產方面,各國都做了大量研究,其中增加總產量是保證糧食安全的最重要途徑。所以,新形勢下推廣應用水稻高產栽培技術,是當前提高水稻產量的重要措施。本文以此為切入點,針對新形勢下,我國水稻種植高產技術的新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改進和完善措施。
1注重水稻種植高產技術所具有的意義
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與農業產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作為世界主要糧食之一的水稻,播種面占中國糧食作物的四分之一,產量是中國糧食總產量的一半以上。傳統的移植法種植水稻容易受到當地生態條件、生產條件、經濟條件、栽培水平及病蟲害發生危害等情況的約束和限制。因地制宜加地強對水稻生產管理工作的重視并提高糧食的質量,對保護生態環境以及實現農業糧食作物增產增收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更確切的說提高水稻種植高產技術在水稻種植和管理中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
2當前水稻種植高產新技術的發展現狀
2.1肥床旱育秧技術。具體操作是指在肥沃、深厚的土壤中,以及呈海綿狀的旱地苗床,堅持不采用水層灌溉的老方法,而是運用合理的適量的澆水技術進行育秧的方式。這種技術推廣時要注意在培育秧苗期,按照肥力、松軟、薄厚三個標準進行培肥,以及播種后的水分控制。用農民常用的一句話講“不缺水不澆,澆則澆透”。對這二個過程的精準控制,可以將農民對水稻旱育秧技術的某些環節掌握不到位而造成的損失降低,不會出現旱育效果不明顯的現狀。實現了水稻出苗整齊,秧苗矮壯,發根力和抗性強,栽入大田后發棵快的預期目標。但在應用的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底肥不要用尿素或有機肥料,會有燒芽或肥害的出現;同時,因為煤灰偏堿性,不利于旱秧生長,因此在種植過程中也要杜絕使用。此方法減輕了工作量的同時也提高了復種的概率,適合于大面積推廣種植使用,對于秧苗品種選擇范圍很寬泛。
2.2簡化旱育秧技術。通過使用秧劑伴、旱育保姆等化學肥料,對原有的肥床旱育秧操作程序進行改進,目的是解決新建苗床、田頭苗床或培肥不力的現象,實現成秧率高、秧苗素質高和產量高的目標,被稱作簡化旱育秧技術。這種技術的主要特點概括為“省錢、省種、省工”,具體是指秧苗生長期不用追肥,也不易生病,既節省追肥又節省治病投資;與常規方法相比每畝大田省種子0.25-0.5公斤;不用追肥、抗旱力強少澆水、不用或很少噴藥治病,進一步節省用工,完全實現了節水抗旱和節本增效的目標。在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加強秧苗管理。一是5-7天揭膜預防在齊苗時不燒苗;二是在揭膜當天或次日噴施敵克松或立枯靈等殺菌劑防病保全苗。三是在二葉一心到三葉一心時追施一點“斷奶肥”可以確保水稻茁壯生長。
2.3塑料軟硬盤結合育秧技術。具體做法是,將育秧用的軟性器皿整齊地放在育秧硬性器皿內,硬器皿一端開“平口”。“套裝塑器皿”播種后,平放于秧板田上,將“軟器皿”平順緩慢抽出,并按規定擺放好。對于高度集約化的商品化育供秧,這種技術更加適合。同時,它也非常適應于機械化插秧技術,因為可以解決播種機對器皿的選擇性問題。為農民大量節省購置塑料育秧器皿資金。但是這個技術需要很多系統性的育秧器皿,經濟成本比傳統的高。80%以上的國內專業化集團化的育秧公司會采用這個方法。
2.4水稻新基質無土旱育秧技術。是指將水稻的殼經過物理性的機械攪拌打碎加工,同時加入酵素菌讓粉碎物在短時間內進行發酵,額外添加營養劑作培養基質,這種不用土用其它物質代表來實現育秧的方法叫作新基質無土旱育秧技術。它的特點是解決了綠色食品生產問題,可以提高取土效率、同時還非常適合任何時間播種、藥害的程度比較重,可以說是水稻育秧技術上的一項突破。同時,發酵水稻殼的透氣性能非常好,苗的根系很發達,甚至出現了白根多的現象,可以最大限度地減輕苗床病害發生。在實施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澆底水,發現缺氧要及時揭膜。
3應用水稻種植高產新技術的注意事項
3.1加強生育期的對病蟲害的預防和治理。水稻種植過程中非常容易發生病蟲害,常見的病有葉稻瘟和稻水象甲,在處理方法上要采取“以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不可忽視。特別是對稻瘟病的預防,更是要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防患未然。這些病蟲害的發生在整個生育期都有可以,嚴重時會引起糧食大幅度減產,特別嚴重時甚至會出現顆粒無收的慘痛后果,因此從業人員必須高度重視。水稻在生長過程中,如果葉片出現斑點,變成黃褐色而枯死,就要考慮是稻瘟病的發生,其原因是病毒破壞了葉綠素的產生,可以用稻瘟康或稻瘟康Ⅱ號按500倍液稀釋噴灑。例如,在對種子進行播種以前,可以用嘧菌酯進行48h的浸泡,進一步提升種子自身抵御病蟲害的能力;再比如說,及時安裝太陽能殺蟲燈就可以有效誘殺稻縱卷葉螟和稻飛虱。
3.2加強水稻收獲期的精細化管理。水稻收貨的增產增收保質保量體現在收割時間的準確拿捏,不宜早更不宜晚,要準備把握。如果水稻80%以上都出現了黃化現象,就代表水稻進入了最后一個時間黃熟期后,可進行收割。特別是應該在晴天收割,最好在8月底左右,北方或以選擇在9月末,一定要避開梅雨季節。提前排水是指最大程度地排干稻田里的水,這是收獲前需要做的最重要的。同時,提前做好計劃選擇適當的晾曬方法也非常重要。水稻收割后要選擇平坦干爽,有日光照射的地方攤開薄曬,同時安排專人每天輕攤翻動,定期檢測種子含水量,當數據降到15%以下時,馬上可以組織人工貯存。
3.3定人定崗定責因苗補施穗粒肥。要加強相關人員的專業培訓,把學習技術研究與現實生產生活結合起來,切實提高新技術應用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制訂差異化應對措施,以提高稻株的質量,延緩早衰,增加粒重。
結語
農業生產是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為了創造更高的生產保質增產效益,一定要采取有效手段改進水稻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在對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進行應用的過程中,要從當地水稻實際生活習性入手,綜合當地土壤以及氣候等條件因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