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是農業大縣,玉米是該地區的主要農作物。過去玉米收獲主要以傳統人工收獲為主,經過人工摘穗、切削秸稈、清運、騰茬等環節,勞動力投入多,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隨著近幾年地區農業機械化地不斷發展,玉米收獲逐漸實現了機械化,秸稈還田技術等,促進了先進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技設備的應用。
玉米機械化收獲一直都是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農機化重點工作。大力推進玉米機械化收獲技術,推廣先進的玉米聯合收獲機是當前該縣農機管理部門的一項迫切任務。近年來,隨著國家支農惠農政策的實施,農機購置補貼力度也越來越大,農業機械化進入了全面快速健康發展的階段。該縣把加快玉米收獲機械化作為農機推廣工作的突破口來抓。為了深入推廣玉米機械化收獲工作,解決制約農機化發展瓶頸所在,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農機化主管部門加大對玉米收獲機械化的推廣力度,通過一系列有利措施,確保玉米收獲機械化工作圓滿完成既定任務。
1推廣玉米聯合收獲機的必要性分析
1.1提高勞動效率,促進勞動力轉移
玉米既是一種高產穩產的糧食型作物,又是一種經濟型作物,其產量和品質在農業經濟結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玉米種植的關鍵環節是收獲。玉米具有較強的收獲季節性,人工收獲勞動強度大,工作量高,需要投入很高的人力成本,收獲效率也難以提升,因此,加快玉米聯合收獲機推廣,實現玉米收獲的機械化,能夠大大提升工作效率,縮短玉米收獲時間,為下茬作物搶墑播種奠定堅實基礎。此外,應用玉米聯合收獲機收獲玉米,能夠將勞動人員從繁重的農業勞作中解脫出來,從事其他行業的工作,增加額外經濟效益。同時,農業機械作業服務逐漸走向社會化和市場化,能夠大大提升農機的利用率和經濟效益,拓寬農民群眾的增收渠道,從而也能將農民群眾從勞動生產中解脫出來,使得勞動力得到轉移,增加農民群眾額外的經濟收入。
1.2提高地區農業機械化水平,實現秸稈高效利用
從玉米耕地、播種、收獲三個重要環節的機械化水平來看,玉米收獲機械是其中最薄弱的環節,農民群眾在收獲過程中依然采用傳統的人工收獲,將玉米秸稈焚燒處理或者取暖生活,提高玉米機械化收獲水平是當前需要需要重點解決的難題。玉米聯合收獲機的推廣和應用,不僅可以得到玉米穗,還可以直接將玉米秸稈粉碎還田,覆蓋在土壤表面,通過翻耕,將秸稈埋入地下,腐熟后成為有機肥為下茬作物生長提供豐富的氮磷鉀元素,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增加土壤團粒結構,減少因為秸稈焚燒而造成的環境問題,起到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培肥地力的作用,促進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1.3促進先進農機和農藝技術推廣應用
玉米聯合收獲機推廣涉及到全新的農機設備和農藝技術,通過秸稈粉碎還田開展保護性耕作,使得全新的農機設備和農技技術得到推廣和應用,促進農業生產質量進一步提升。先進的機械設備必須要配置先進的農技技術,實現兩個完美配合才能促進農業生產效率提升。由此可以看出,推廣玉米聯合收獲機有利于促進農機和農技的有效融合和發展。
2大力推廣玉米聯合收獲機的使用對策分析
2.1宣傳示范到位
成立由各鄉鎮領導參與的領導小組,統籌指導全市玉米機械化收獲工作,將玉米機械化收獲納入到鄉鎮經濟考核指標中,變部門行動為政府行為,充分做好宣傳和培訓。受傳統耕作習慣的影響,部分農民對玉米機械化收獲的認識程度不夠,給機收技術大面積推廣增加難度。為改變這種局面,農機局要不斷加大宣傳示范力度,通過開展科技下鄉、趕科技大集、舉辦玉米秸稈還田專題培訓班等形式,讓農民更廣泛地認識玉米機收的優勢和收效,召開玉米收獲現場會,進行農機收獲現場演示示范,推廣玉米機收的新機具,掌握新技術,做好玉米收獲機的引進與推廣。
2.2加強玉米聯合收獲機裝備建設
按照技術先進、科學適用、安全可靠、節能環保的原則,穩定增加現代農機裝備總量。對于平原地區重點發展大功率、高性能、復式作業的玉米聯合收獲機機械和技術含量高、適應性強、復式多功能作業中等功率的玉米聯合收獲機機械。丘陵山區重點發展輕便、耐用、低耗的中小型作業的玉米聯合收獲機機械,形成作物、機械和種植模式相互適應的裝備結構、產業結構和服務結構。提高機械化技術集成和裝備配套水平,促進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
2.3完善技術應用體系,加強示范基地建設
首先,完善技術應用體系。各級要建立適應玉米收獲機械化發展的技術路線和技術規程,研究和引進適合地區的系列裝備。要堅持農機和農藝相結合,推進玉米標準化、規模化種植,全面推行機械化直播技術,為推進玉米機收、秸稈粉碎還田技術奠定堅實基礎;其次,加強示范基地建設。堅持點增加、面擴大的原則,選擇玉米種植的重點區域,著重加強千畝玉米收獲機械化和保護性耕作示范基地建設;充分發揮示范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逐步優化布局、增加數量,帶動整建制建設示范鄉鎮、村莊,實現玉米收獲機械化和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全面發展。
2.4抓示范,效益驅動,為玉米機收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工作中,廣泛開展玉米機收技術推廣示范活動,積極組織他們進行跨區作業、實行農機服務代理制,把越來越多的農機手吸引到該項農機作業服務中來,用活生生的典型和看得見、摸得著的事例引導農民,通過示范引導,輻射帶動,激發更多的農民購買使用玉米聯合收獲機的熱情,為這項工作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群眾基礎和強大動力。同時,還要強技術服務。組織農機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加強技術指導,并由村干部召集人員在田間地頭舉辦玉米機械化生產技術培訓班和專題講座,進行玉米收獲機械化技術培訓,提高他們對這項工作的認識和作業水平,使之成為玉米機械化收獲的主要推進力量,促進全縣玉米機械化收獲水平快速進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