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萍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畜產品需求不斷增加,也促進了畜牧業的發展,尤其是近年來奶業發展的勢頭十分強勁,加強養殖水平的提升,是畜牧業發展的關鍵。受胎率是奶牛養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指標,受胎率的高低對奶牛群發展,牛奶產量以及奶牛養殖的經濟效益都有直接影響,等都有直接影響。提高奶牛受胎率,縮短產間隔是奶牛養殖過程中的重點,但是在實際養殖過程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制約,導致奶牛的受胎率較低,產間間隔時間較長,不僅會浪費飼料,還會導致后備母牛數的增長速度降低,增加了奶牛養殖成本,所以必須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對奶牛影響奶牛受胎率的因素進行控制。
1影響奶牛受胎率的原因
1.1慢性子宮內膜炎
生殖道疾病是奶牛最常見的一類產科疾病,發病率較高,對奶牛的生產有十分嚴重的影響,會降低母牛的繁殖率,對奶牛養殖行業而言是一種極大的經濟損失。子宮疾病是奶牛生殖道疾病中最常見的,常見的子宮疾病有子宮頸炎、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炎、子宮積水等,其中子宮內膜炎和子宮頸炎最為常見。子宮內膜炎的主要發病原因是由于母牛生產之后的環境不清潔,導致外源性感染,另外在人工授精過程中出現不良操作以及母牛難產的時候錯誤的人工助產都會導致交叉感染。患有子宮內膜炎的母牛通常是子宮內膜受損,上皮組織發炎或脫落,子宮內環境遭受嚴重破壞,盡管發情正常排卵也正常,但是受精之后胚胎不能著床,影響受胎率。
1.2人工授精問題
1.2.1輸精時間不準確,能否找準輸精時間是影響奶牛受胎率的重要因素,有的技術人員對奶牛輸精技術的掌握不到位,看到母牛發情就輸精,但其實并不是最佳時期,造成輸精時間不合適,錯過最佳的輸精時間,導致母牛不能受胎。
1.2.2輸精方法落后。在進行輸精的時候輸精方法是否恰當也會直接影響受胎率,有的養殖場在進行授精的時候依舊采用傳統的開膣器輸精法,即采用開膣器將母牛的陰道擴大,然后借助手電筒找到子宮頸外口,把輸精管插入子宮進行輸精,這種方法很容易導致輸精部位出現感染,而且會降低受胎率。
1.2.3輸精器材的消毒問題。在進行人工授精的時候不對母牛的外陰進行清洗或者有的操作人員沒有對輸精器械進行正確消毒,會導致母牛感染,影響母牛受胎率。
1.3孕牛的營養不足
營養充足是母牛合理受孕的重要基礎,在養殖過程中由于母牛營養不足,會延誤母牛的發情期,同時還會導致受胎率降低。經研究發現,五成膘以下的母牛很少發情,六成膘的母牛的受胎率大約為72%左右,七成膘的奶牛受胎率大約為78%。在奶牛抓膘的同時也應該要注意均衡營養,尤其是維生素、蛋白質等物質,應該要盡量滿足母牛備孕和孕期所需,提高受胎率。
2提高奶牛受胎率的策略
2.1對炎癥進行處理
奶牛子宮內膜炎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在奶牛受孕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炎癥的防治,一旦發現子宮內膜炎等疾病,要及時治療。首先要將子宮中的各種炎性滲出液排除,從而達到凈化子宮的目的,在子宮沖洗過程中,可以采用0.1%的高錳酸鉀1000毫升對奶牛的子宮進行沖洗,子宮沖洗一般每隔兩天進行一次,一共清洗兩次即可。同時要進行子宮內給藥。藥物治療是最直接的方式,可以直接對病牛的子宮用藥,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消炎,將宮炎康乳劑100毫升灌注病牛子宮內,可以達到消炎目的。其次,要加強牛舍環境的控制,由于子宮內膜炎的產生與環境清潔程度有直接關系,在奶牛養殖過程中要加強對養殖環境的控制與管理,定期對牛舍進行消毒,保持牛舍環境的清潔,減少牛舍內病原微生物的污染率,隨時保持牛舍空氣新鮮,并且要經常進行消毒,防止有害氣體對奶牛的生長產生影響。尤其是對于產后母牛,要控制其生活環境的質量。
2.2提高輸精水平
人工授精是當前奶牛養殖過程中的常見方法,在授精過程中為了提高受胎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把握準確的輸精時間,一般母牛排卵期內進行輸精可以提高受精幾率,母牛排卵期多數發生在發情結束后的6-8小時,卵子從卵巢排出到達漏斗部所需的時間大約為3-6小時,卵子排出之后的維持時間大約為6小時,所以卵子排出后數小時就會失去受精能力,要掌握正確地輸精時間,在發情結束之后的3-4小時進行輸精為宜,如果母牛早上發情,則可以在下午輸精,如果下午發情,則可以在第二天早上輸精。第二,對輸精方法進行改進。傳統的輸精方法效率較低,母牛的受胎率低,直腸把握子宮頸輸精法是一種新型的輸精放,簡單、不易感染,而且受胎率較高。第三,對輸精器材進行消毒。做好器材消毒處理是減少感染,提高受胎率的重要因素,在輸精過程中要首先對器皿進行消毒,可以將器皿放在160~180℃的干燥箱中進行烘干消毒,如果沒有干燥箱,則可以使用蒸汽消毒方法進行消毒,如果條件受限,還可以使用濃度為70%的酒精進行消毒。輸精之前還應該要將母牛的外陰消毒清洗,減少感染。
2.3提高母牛營養水平
在母牛受胎過程中要不斷提高母牛的營養水平,確保其營養均衡。缺乏維生素A會導致母牛流產、死胎、弱胎,缺鈣影響胎兒骨骼發育,缺磷會導致母牛的發情期延遲,并且出現分娩困難。因此在養殖過程中要對母牛的營養進行控制,確保各種營養元素供應充分,注意鈣和磷的比例,在母牛的日糧中鈣和磷的最佳比例為1.5:1或者2:1,給予充分營養即可,也不能營養過剩,防止母牛太過肥胖膘情太好影響受孕。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養殖行業不斷發展,奶牛養殖規模逐漸擴大,奶牛養殖過程中奶牛的受胎率較低與多方面因素有關,為了提高受胎率,必須要積極加強對奶牛受胎過程的控制,并且要加強日常管理,減少奶牛的患病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