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學武
伴隨經濟及社會的進步,養羊業現已成為我國養殖業的重要產業支柱。羊疾病是影響養羊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雖我國羊只防疫工作及飼養衛生狀況不斷改善,羊疾病的發生明顯減少,但受傳統家庭式經營模式的影響,羊疾病的防治仍存在較大困難,影響養羊業的進一步發展。
1羊疾病發生的原因
1.1生物性因素
由生物性因素而引發的羊疾病通常具強傳染性和侵襲性。羊疾病發生的生物性因素有病毒、細菌、寄生蟲、真菌等,可引起羊群出現傳染性疾病或寄生蟲疾病。其中傳染性疾病主因羊體遭生物入侵所致,傳染性極強,會給羊群帶來致命傷害,致養殖戶蒙受巨大經濟損失。由病毒入侵而引起的傳染性疾病包括口蹄疫、羊傳染性膿包病等;由細菌入侵而引起的傳染性疾病包括炭疽病、破傷風等。而寄生蟲疾病主因羊體遭寄生蟲入侵所致,寄生蟲可吸收羊體營養物質,出現營養不良現象,最終引發羊群死亡。羊群的寄生蟲疾病主要為羊肝片吸蟲病。
1.2非生物性因素
羊疾病發生的非生物性因素主要與養殖戶有關,飼養管理方式不當等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羊群發生疾病。包括內科病、外科病、產科病、中毒性疾病等。其中內科病以前胃疾病最為常見,包括前胃弛緩、瘤胃積食、瓣胃阻塞等,主因飼養時草料單一、長期喂食不易消化牧草、草料變質、飲水較少等。中毒性疾病主因羊所進食牧草含有毒成分,如霉敗、農藥、殺蟲劑等而引起。
2羊疾病的預防
2.1重視衛生管理
養殖環境是引發羊疾病的重要因素,養殖環境差極易滋生病原體,致羊群感染疾病。為此養殖戶務必要重視衛生管理,平時做好養殖環境衛生工作,包括羊舍、飼料、飲水、飼養用具等;真正落實每日消毒工作,對羊群糞便要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針對死因不明的羊只應及時采取焚燒、深埋或高溫消毒等措施進行處理,切勿食用或隨意丟棄。
2.2加強飼養管理
給予羊群的牧草需要保證質量,嚴禁喂食發生霉變、噴過農藥或含有毒物質等飼料或牧草;注意飼料的粗精搭配,并定期為羊群補充微量元素,以增強羊群免疫力;為羊只提供干凈、清潔、充足的飲水,嚴禁喂食死水或污水,以免寄生蟲或病原微生物入侵羊體;保持羊舍干燥、清潔、通風,以減少病原菌或寄生蟲的繁殖和入侵;定期檢查羊只營養狀況,特別是針對妊娠母羊及育肥羊,保證羊群養殖質量。
2.3嚴格執行檢疫制度
盡量選擇自繁自養的方式,若需購進新羊只,應從規范地點購入,嚴禁從疫區購買羊只;同時應對新羊只進行嚴格檢疫,并進行至少1個月的隔離飼養,待確定新羊只健康無傳染病后方可放進場內進行混群飼養;嚴禁舍內用具及設備的混合使用,裝飼料或牧草所用設備需與裝羊群糞便所使用設備分開;養殖場內嚴禁養如雞、鴨、貓、狗等動物;定期進行滅鼠、滅蚊、滅蠅工作;嚴格把關流通區域的檢疫工作,實行交易時務必要求出具產地檢疫手續,以免病羊及其相關產品流通至市場銷售;定期實施綜合性防治措施,包括防疫檢疫、驅蟲、預防中毒等。
2.4實施免疫、驅蟲措施
切實做好免疫工作,定期為羊只注射預防疫苗,如無毒炭疽牙胞疫苗、布氏桿菌豬型s2號菌疫苗、羊梭菌病多聯干粉滅活疫苗等,以盡量降低羊只疫病的易感性;依當地疫病流行情況制定具針對性的免疫流程;定期利用廣譜驅蟲藥實施驅蟲處理,通常于初春或秋末進行。
3常發羊病的防治
3.1傳染病一口蹄疫
口蹄疫是羊傳染病中最常見的疾病,其傳染性強、發病快,一旦發生即大范圍流行,發病率最高達100%??谔阋呔邚娂竟澬?,主要于秋末時節發病,病情最嚴重期為冬季,春夏兩季少有發病。羊只感染口蹄疫的臨床癥狀主要有口腔黏膜及蹄處皮膚出現水皰、潰瘍、糜爛等,且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發熱,羊只體溫可升至40℃,羊只精神狀況較差,存在流涎、跛行等現象。若發現疫情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并嚴格封鎖、隔離疫區,同時做好相關消毒及緊急預防措施。患口蹄疫羊只嚴禁治療,一旦發現應就地撲殺,并作無害化處理。
3.2寄生蟲病一羊肝片吸蟲病
羊肝片吸蟲病是羊寄生蟲病的主要疾病。肝片吸蟲雌雄同體,呈“木耳”狀,是羊群養殖的高危寄生蟲之一,同時可感染其他動物和人類。羊肝片吸蟲的幼蟲主要寄生于螺螄體內,羊只誤食被感染水草后幼蟲即進入羊只肝臟、膽管內,隨著幼蟲生長而發病。羊肝片吸蟲病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羊肝片吸蟲病的臨床癥狀主要有高溫發熱、腹痛腹瀉、黃疸、精神不振、食欲減退、口眼黏膜發白等,患急性羊肝片吸蟲病羊只通常于3-5天內會死亡;慢性羊肝片吸蟲病的臨床癥狀主要有貧血、水腫、毛亂、體形逐漸消瘦、消化系統紊亂、便秘、腹瀉等,嚴重的還會出現水腫,最終死亡。在養殖過程中,盡量不要于低洼潮濕地放牧羊群,以免感染病原寄生體。若羊只患有羊肝片吸蟲病應立即使用藥物進行治療,可選擇丙硫咪唑片、硝氯酚、硫酸二氯酚、抗蠕敏等,定期灌服以將羊只體內寄生蟲進行驅逐。
3.3普通病一羊急性脹氣
羊急性脹氣發生的原因是羊只過量進食青草或食用大量易發酵飼料致體內產生大量氣體未及時排出所引起,羊急性脹氣會導致羊只瘤胃迅速擴大,若不及時搶救極易導致羊只死亡。羊只發生羊急性脹氣的臨床癥狀主要有呼吸困難、腹部空脹、不安等,少數存在口吐白沫、眼結膜潮紅等現象。此時可讓羊只橫嚼一樹棍,棍兩端以繩拴于羊頭,并以手按摩羊只左肷部,幫助羊只排氣。若羊只情況嚴重則需讓獸醫行穿刺放氣。
3.4羔羊痢疾
痢疾是初生羔羊的常見疾病,其癥狀表現為患病的羔羊出現精神不振,沒有食欲,持續性腹瀉,開始排糊狀便,以后變為水樣腹瀉,并帶有氣泡、黏液和血液。后期肛門失禁,病羔逐漸虛弱、脫水,臥地不起。如不及時治療,常在1-2天內死亡。可從以下方面進行防治:(1)于分娩前1個月給母羊注射菌苗,并利用相關藥物加以預防;(2)做好母羊的冬季保胎和保膘工作,注意產房應保持通風、向陽及適中濕度,并于地面鋪墊草,保證母羊暖和;(3)接生時注意斷臍的清潔消毒,并讓羔羊吸吮初乳;(4)加強日常清潔消毒及檢疫免疫工作,針對病死羊進行無害化處理。
結語
羊類在養殖的過程當中,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極易發生各類疾病,為能有效解決羊疾病問題,首先要深入分析羊疾病發生的原因;其次要堅持與時俱進、因地制宜的養殖原則,結合本地氣候、環境等因素,采取具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其次在平時還應注意常發羊病的防治,以提高羊類養殖的質量,促進養殖業的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