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淼
前言
鄉村獸醫是指尚未取得執業獸醫資格,經登記在鄉村從事動物診療活動的人員。隨著畜牧業的逐年發展,竹山縣畜牧業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所占比重也越來越大,已經成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精準扶貧首選項目。當前為了確保畜牧產業持續穩定發展,必須做好農村動物疫病防制工作,因此鄉村獸醫從事的工作就至關重要,必須妥善解決好鄉村獸醫管理已迫在眉睫。
1現狀情況分析
1.1畜牧產業發展現狀。在畜牧業轉型升級、宏觀經濟下行,畜產品價格起伏波動的新形勢下,截止2016年底全縣豬牛羊禽存欄分別為40萬頭、9萬頭、19萬只、470萬只,出欄分別為45萬頭、3萬頭、20萬只、550萬只,禽蛋總產量1.3萬噸,畜牧業總產值17.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40%以上。全縣累計建成畜禽標準化養殖場708個,規模養殖大戶1308個,養殖小區145個,養殖企業10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135個。
1.2體制改革現狀。竹山縣按照中央、省、市要求歷經2004年動物防疫體制改革和2008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已經完成,組建了動物衛生監督局、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畜牧技術推廣站等3個副科級二級事業單位和鄉鎮動物防疫檢疫工作站等17個畜牧獸醫局派出的股級事業單位,將動物防疫檢疫等公益性職能從鄉鎮畜牧獸醫站分離出來,招錄了33名鄉村獸醫進入全額撥款事業編制派駐到鄉鎮防檢工作站,為基層動物防疫檢疫工作站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1.3鄉鎮畜牧技術服務中心現狀。全縣動物防疫體制改革撤銷了鄉鎮畜牧獸醫工作站,各鄉鎮分別組建了畜牧技術服務中心。服務中心屬社團組織,集體性質,面向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接受所在鄉鎮政府指導。畜牧獸醫局依法對從業者進行資質管理。原鄉村獸醫進行了自愿分流,所積累的資產進行了變賣處理,加之“三定”工作不到位,致使鄉村獸醫整個隊伍渙散,既無編制,也無經費,鄉村獸醫就成了“棄兒”。
1.4鄉村獸醫管理現狀。現服務中心既無力公用房,又無工作經費。所轄的鄉村獸醫組織領導形同虛設,社會“游醫”趁虛而入,導致鄉村獸醫管理“打不斷、理還亂”的被動困局。
1.5鄉村獸醫隊伍現狀。一是人員老齡化。竹山縣鄉村獸醫隊伍源于上世紀60-80年代的共產主義勞動大學、職業中學、老獸醫傳幫帶等,這部分人員的年齡都在55歲以上,多數鄉村獸醫已無力從事診療活動。新入行的人員多數從事獸醫飼料銷售,勉強會拿注射器;二是職業化程度差。大多數鄉村獸醫人員未經專業基礎和職業技能的系統培訓,少數村防疫員也僅僅接受過短期培訓,了解到的知識、技術也比較粗淺。其中多數工作人員只是掌握了打預防針和醫治簡單疾病的技術,僅少部分人跟師學藝,能醫會閹;三是診療技術水平低、方法簡單、缺乏防疫的整體觀念。農村多數防疫人員的知識面較窄,提到防疫,就想到的是打預防針,很少把防疫與飼養管理關聯起來;甚至有許多獸醫不習慣使用診療器具,憑經驗和感觀診斷疾病;治病不講療程,亂用藥和不規范用藥的情況突出;四是職業道德素養欠缺。個別人員以銷藥盈利為目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差,缺乏一個獸醫工作者應有的良知,養殖農戶“任宰”,一針上百元的比比皆是。
1.6鄉村獸醫待遇現狀。鄉村獸醫待遇無任何保障,主要收人來源三個方面:一是通過承包動物防疫獲得報酬,自獸醫管理體制改革以來,每年動物防疫工作采取第三方承包方式,由各鄉鎮防檢工作站將動物防疫工作承包給鄉鎮畜牧技術服務中心或個人,再由承包人從250余名鄉村獸醫中選聘村級動物防疫員125名,防疫驗收后給予相應的報酬;二是通過以規開展獸藥飼料經營和從事動物診療活動,開展有償服務獲取報酬;三是縣財政每年從“以錢養事”經費中列支30萬元對老獸醫給予1200元至4800元不等的生活補貼;
2主要問題分析
2.1鄉村獸醫隊伍年齡老化,知識更新慢。由于工作辛苦、責任重、報酬底,年輕人大多不愿從事鄉村獸醫工作,有條件的也逐步轉行。當前從事鄉村獸醫工作人員,基本上是改制前原鄉鎮畜牧獸醫站的獸醫。年齡老化嚴重,且不少鄉村獸醫診療水平低,誤診、亂用藥和不規范用藥的情況比較突出。
2.2診療市場縮小,收人低。近年來,隨著竹山縣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快速發展,以及對傳統養殖模式創新,這都將是對鄉村獸醫后期工作的巨大挑戰。據了解我縣鄉村獸醫一年的診療收入高的幾萬元,低的幾千元不等,與幾年前相比,下降了很多,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量的中小規模養殖戶對獸醫服務有著強烈需求。
2.3管理放松,監督缺乏力度。我縣鄉鎮畜牧獸醫站改制之后,鄉村獸醫工作者成為“自由人”,自主從事獸醫診療服務,主管獸醫的部門在管理上有所放松,分析其原因,部分人認為既然放開了,就由市場去調節,就缺乏主動作為的精神;另一方面,管理難度增加,成本較高,暫時未找到有效的辦法。所以造成鄉村診療市場混亂,無證行醫,濫用藥物,損害了畜牧獸醫部門的形象和聲譽。
3主要建議
3.1進一步提高認識。獸醫工作是公共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要正確認識和分析當前鄉村獸醫診療市場萎縮的實質主要是需求結構不對稱,雖然傳統診療市場萎縮,但新興診療市場需求更大。因此,一方面組織鄉村獸醫積極開展培訓學習,提升技術水平;另一方面,為獸醫人員提供信息平臺,發布及時有效最新動態,并為規模養殖場戶對獸醫服務的需求,又解決目前鄉村獸醫所處的窘境,實現養殖業主、鄉村獸醫和管理部門三方共贏。
3.2支持鄉村獸醫轉型發展。“自由人獸醫”與畜牧獸醫部門的淵源并沒有斷,只是用不同的身份從事獸醫工作,實際上他們中多數人多年來奮斗在獸醫工作的一線。應該滿腔熱情地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解決工作中所遇到的難題,尤其是針對處于畜牧模式轉變的特殊時期,此時的鄉村獸醫將面臨較大生存壓力,相關部門必須積極提供援助之手,為他們想辦法、找出路,引導他們及時轉型。endprint
3.3積極做好鄉村獸醫登記管理。在農村最基本的獸醫管理制度是鄉村獸醫登記。獸醫人員只有通過在當地縣級獸醫主管部門申請鄉村獸醫登記后,才能從事動物診療服務活動。對符合條件完成登記程序的及時審核并頒發鄉村獸醫登記證,并做好檔案記錄,方便后期管理。
3.4要加強鄉村獸醫的培訓學習。對鄉村獸醫人員采取定期培訓學習,從而有效提升學員的知識、技術水平,爭取組建一支高水平、高技術的鄉村獸醫隊伍。同時要加強培訓的力度,培訓時間:一年一小訓,兩年一大訓,并結合職稱晉升前的崗前培訓推進鄉村獸醫向執業獸醫發展,逐步提高鄉村獸醫業務技術水平,提高動物防疫綜合能力。
3.5積極探索鄉村獸醫隊伍建設和診療市場管理。要將鄉村獸醫隊伍建設和鄉鎮防疫員隊伍建設結合起來、統籌考慮,通過長期深入的調查研究,逐步分析出當前鄉村獸醫隊伍中仍存在的問題,同時分析其所處的診療市場,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一套有針對性的辦法與措施。將重點放在規范鄉村獸醫行為上,提高其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嚴格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護農民利益。一是實行鄉村獸醫信息公示制度。對轄區內從業的鄉村獸醫進行公示。方便群眾求醫,便于群眾監督。二是成立鄉村獸醫協會。針對目前鄉村獸醫不便管理的現狀情況,積極探索引導成立鄉村獸醫協會,即可把鄉村獸醫組織起來,可以通過協會組織帶領鄉村獸醫,規范行醫行為,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并促進鄉鎮獸醫市場的健康發展。
3.6加強鄉村獸醫診所(室)規范化建設與管理。積極支持鄉村獸醫建立固定的診所(室),配備必要的醫療設備、器械,依法取得《動物診療許可證》,合法開展動物診療活動。進一步規范鄉村獸醫經營市場,全面推行獸藥GSP管理。
3.7嚴厲查處獸醫違法違規行為。在鄉村加大對依法依規行醫的宣傳教育力度,并樹立自律精神;建立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制度,及時發現獸醫違法違規行為;鼓勵群眾舉報獸醫違法違規行為,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要認真調查取證,依法進行查處。對性質嚴重、影響較大的案件,要從嚴、從快處理,并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等新聞媒體暴光。涉嫌犯罪的,要及時移交公安司法部門處理。
3.8增大投入,改善條件。當前,應抓住制定國家十三五規劃的有利時機,把鄉村獸醫發展列入規劃內容,把鄉村獸醫職業技能培訓和診斷儀器設施設備建設納入十三五時期的重點工作。建立村級獸醫室,添制必要的診療儀器設備,提高服務質量與技能,確保鄉村獸醫隊伍穩定,業務技術精湛,為全縣畜牧獸醫事業穩定快速發展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