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
豬瘟是由黃病毒科豬瘟病毒屬的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它會出現不同類型的臨床癥狀,其主要的癥狀是持續高溫、食欲不振。近年來,盡管河南省欒川縣農業結構的不斷轉型,養豬業不斷向集體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但是隨著這種養殖模式的急速改革,很多硬件設施(場房設計不合理等)和軟件設施(技術力量薄弱等)不能合理配套使用,造成了很多養殖場出現一系列影響發展的問題。其中一個對養殖業損害巨大問題就是疾病的發生。接下來需要對河南省欒川縣的豬瘟情況進行細致的分析。
1發病情況
河南省欒川縣畜牧局規模化養殖豬689頭,采用自繁自育飼養的方法,飼料由畜牧局自己進行配置,2016年7月17日該畜牧局的兩頭豬兩天不進食,并且體溫一直持續在高溫狀態,養殖戶立即將這兩只豬進行隔離并對其所在的豬圈和相鄰的豬圈進行全方位的消毒,飼養員對其使用青霉素治療,并對其進行觀察。但是兩天之后,效果不明顯,兩只豬死亡。
2發病癥狀
在發現上述癥狀之后,養殖員通知所有飼養員對所有豬進行觀察和注射疫苗,但是三天時間里,畜牧局三分之二的豬出現精神沉郁、經常性的臥在地面、呼吸困難、食欲不振等現象。飼養員按照以往每天的量來喂食,但是食物幾乎沒有減少。在豬圈中發現有嘔吐出來的食物,近距離的觀察它們呼吸不暢,經常伴有大喘氣的癥狀,并且有的豬多處皮膚發紅,還有一些紫色斑的出現。
3鑒別診斷
對這種病的診斷采用屠宰過程中進行檢疫,屠殺已經病死的豬,對豬的內臟以及淋巴細胞進行檢查。將豬肉組織帶入實驗室進行檢驗檢疫工作。最后檢查的結果是病豬的大多數內臟出現出血的現象,尤其是在心臟、肺等器官存在大量的血斑點;脾部腫大,表面伴有出血的癥狀。由此,結合實驗研究的癥狀,對豬瘟進行判斷。
4病理學變化
在對生病的豬進行診斷的過程中,主要的生理變化有:淋巴結出現水腫、出血的情況,跟大理石的樣色變化呈現一致性;腎臟的顏色由正常的紅色轉變為土黃色,并且表面上出現很多針狀的血點;脾由原來的腫大變為正常,但是邊緣存在梗死灶;在盲腸和結腸出現“潰瘍”的狀況。
5防治措施
5.1豬瘟的預防
5.1.1注射疫苗
使用活疫苗進行注射,比如乳免苗、細胞苗和脾淋苗。這些疫苗具有很強的特異性、抗原性高、抗原含量高,可以與國際標準進行相比,過敏性低,使用此疫苗之后,主產生過敏的情況很少。對于此種疫苗的注射,對母豬、公豬、仔豬注射的要求不同。對于母豬,要注意配種和生產這兩種時期,配種后15天之內和產后15天之內不再對其進行注射。對于公豬,注意注射疫苗的次數和數量,對于仔豬,注意注射疫苗的時間,注射疫苗的次數要多于成年豬。
5.1.2加強集市的管理和運輸檢疫
對病豬的流向要控制,切忌讓這些病豬流向市場中,不給不法商人買賣病豬肉的機會。一旦病豬肉進入市場,很快會對人類產生不可預料的影響,要強力有效對其進行控制管理。另外,還有一個豬瘟的傳播渠道。在豬肉運輸的過程中,要經過嚴格的檢驗檢疫。做好檢驗檢疫工作是防治病豬進入市場的第一關,也是最重要的一關。
5.2豬瘟的治療
使用豬的免疫球蛋白進行治療,免疫球蛋白可以被看作是被動的抗體,它可以消滅病原,但是此方法是需要長期使用,并且需要大面積使用;使用抗生素以及退熱地藥進行醫治,退熱的藥來控制豬的體溫,防止再度升高,抗生素可以消滅一部分細菌,來達到初步治療的效果。然而想要長期對豬瘟進行預防,需要我們注意不要大劑量、胡亂配伍使用抗生素和激素藥物,這樣豬本身會產生抗藥性更加容易產生一系列的疾病。還有就是疾病治療要按照療程慢慢治療,不可選擇快速診治,必要時可選擇應急措施進行治療。
經過對河南省欒川縣畜牧局豬瘟疾病的診斷治療以及病理學變化的分析,我們可以確定河南省欒川縣畜牧局規模化養殖豬患上了豬瘟。同時我們對豬瘟的治療掌握了一些基本方法,使用抗生素,使用豬免疫球蛋白的等方法均可以對豬瘟的治療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做好防治工作是減低疾病率的重中之重,一方面要防治豬患上豬瘟,另一方面要防治病豬的傳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