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善臣
1豬流行性感冒
1.1癥狀
潛伏期短,幾小時到數天。突然發病,常波及全群幾乎同時感染。病豬體溫突然升高到40.3℃~41.5℃,有時可高達42℃。食欲減退,甚至廢絕,精神極度萎頓。肌肉和關節疼痛,常臥地不起或鉆臥墊草中,捕捉時則發出慘叫聲。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伴有陣發性痙攣性咳嗽。眼和鼻流出粘性分泌物,有時鼻分泌物帶有血色。糞便干硬,如無并發癥,多數豬可于6d~7d后康復。如有激發性感染,則可使病情加重造成大批死亡,原因是南大葉性出血性肺炎或腸炎導致。也有的轉變為慢性,持續性咳嗽、消瘦、長期不愈,可拖延一個月以上,而最終死亡。
1.2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癥狀和病理變化可作出初步診斷。但在流行初期和呈散發性發生時,需與類似癥狀的疾病作鑒別診斷,如與豬肺疫、急性豬氣喘病等區別。還可以借助實驗室進行診斷。在動物發熱初期采取新鮮鼻液,立即接種于孵化9d~11d的雞胚尿囊腔或羊膜腔,或雞胚細胞培養物上分離病毒。培養5d后,取羊水或細胞培養液作血凝實驗,陽性則說明有病毒繁殖,再以此材料作補體結合實驗(鑒定病毒型)和血凝抑制實驗(鑒定病毒亞型)。
1.3綜合防治
1.3.1對證治療
治療本病尚無特效藥物。一般對癥治療和控制繼發感染,近幾年也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以減輕癥狀,解熱鎮痛可肌肉注射30%的安乃近,或柴胡注射液;病原療法用鹽酸嗎啉胍片。必要時用常規量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控制細菌繼發性感染,還可以用中醫療法治療豬流感,處方:金銀花、連翹、黃芩、柴胡、陳皮、牛蒡、甘草各10g~16g,水煎服;或銀翹解毒丸2粒,沖服。
1.3.2加強飼養管理
保持圈舍清潔、干燥,加強營養,給足飲水,增強豬的抵抗力,高溫季節要防暑降溫,寒冷季節要防寒、保暖。還應有足夠的運動場所,加強運動提高免疫力。
1.3.3嚴把檢疫關
嚴格做好產地檢疫,把好屠宰檢驗關,生豬應憑產地檢疫征明入屠宰場。杜絕病豬進入流通市場,對病死豬要進行無害化處理。
2崽豬腹瀉發生原因與防治措施
2.1細菌因素引起的腹瀉
2.1.1癥狀特點。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細菌都可引起仔豬腹瀉。細菌引起的腹瀉,病初只表現拉稀癥狀,多數采食正常,不表現其他癥狀;有的豬也可能采食減少、乏力、活動量減少;隨病程發展為采食極少,甚至廢絕,臥地不起;繼而發燒、發熱,抗病力減退,繼發感染其他的細菌病或病毒病。細菌性腹瀉糞便為灰色、白色、灰白色或黑色水樣稀便。
2.1.2預防措施。懷孕母豬,產前15~20 d注射K88以預防新生仔豬腹瀉。仔豬在產后15 d左右注射仔豬消腫病和副傷寒二價苗預防仔豬水腫病和仔豬副傷寒。飼料中添加中藥或西藥、中西結合藥進行藥物預防。做好衛生消毒工作,豬場內要經常清理糞便、垃圾及其他污染物;清理完畢,打掃干凈,房屋、路面、圈舍周圍及豬舍、豬體等進行消毒。
2.1.3治療措施。細菌引起的腹瀉應抓住時機早期治療。早期應用殺菌、消炎藥可得到滿意效果,使病情得以控制。發現有腹瀉豬只及時應用維生素c,增強豬的抗病能力,防止應激反應及繼發感染病的發生。用消毒劑進行帶豬消毒,以消滅病原微生物,減少豬只感染細菌、病毒的機會,促進恢復。加強飼養管理,給仔豬創造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使治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飼料因素引起的腹瀉
2.2.1癥狀特點。配合飼料的蛋白過高,蛋白能量不平衡可引起仔豬的腹瀉。飼料蛋白過高或蛋白能量不平衡引起的仔豬腹瀉,糞便常為米黃色稀便,且糞便中常有未被完全消化的飼料。食霉變飼料或霉變原料配制的飼料,糞便為灰黑色或暗灰色稀便。由飼料因素引起的腹瀉突出特點是:治療必須對飼料或霉變飼料原料進行更換才能將腹瀉治愈,否則無論如何也無法治愈。
2.2.2預防措施。圈舍選擇通風條件好、座北向南、保溫、防潮的位置。保持環境衛生,經常注意圈舍清潔衛生,天氣寒冷時要注意保暖,溫度在25℃左右。加強免疫接種,用大腸桿菌疫苗進行免疫接種。
2.2.3治療措施。采取綜合治療,更換飼養方式,如因是飼料蛋白過高或蛋白能量不平衡引起的仔豬腹瀉,可先給仔豬飼喂青綠飼料或蛋白較低、營養較高的全價飼料;改變飼養環境,保持圈舍清潔衛生、干燥,防止由于濕度過大,引起病原微生物的侵入;補充能量,用10%的葡萄糖粉加阿莫西林飲水中飼喂;病情嚴重的,用10%的葡萄糖水加入一定比例的止瀉藥進行輸液,防止仔豬脫水,以防繼發其他細菌感染。
2.3病毒引起的腹瀉
2.3.1癥狀特點。如豬圓環病毒病、輪狀病毒感染、豬瘟病毒等都可引起仔豬的嚴重腹瀉。仔豬感染病毒引起的腹瀉癥狀不單一,除腹瀉外,常還伴有精神沉郁、活動量減少、發燒、發熱、皮膚有出血斑點,有的還伴有氣喘、咳嗽、厭食等其他癥狀;此類腹瀉糞便顏色為灰色、暗灰色、灰白色或黑色,水樣或糊狀。病毒引起的腹瀉單純應用殺菌止瀉藥物無效或當時癥狀減輕,不久即可復發。
2.3.2預防措施。做好衛生消毒工作,豬場內要經常清理糞便、垃圾及其他污染物;清理完畢,打掃干凈,房屋、路面、圈舍周圍及豬舍、豬體都要進行消毒。飼料中添加中藥或西藥、中西結合藥進行藥物預防。養豬采取全進全出制,最好自育種豬,自繁自養。平時減少或杜絕流動人員、車輛等隨便進出養殖場,減少病毒、病菌的傳播機會。
2.3.3治療措施。要用抗病毒藥物殺滅病毒病源,抗病毒藥如黃芪多糖、病毒靈及中藥制劑等。抗病毒同時應用止瀉藥,如痢菌凈、慶大、氟本尼考等。對癥治療,發燒的退燒、氣喘的平喘等。補充多種維生素,以增強豬體自身抗病力,減少應激反應,避免繼發感染。應用消毒劑帶豬消毒,對圈舍、豬體及用具進行全面消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