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紅 鄭麗敏
隨著畜牧產業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規模化養殖已經成為當前畜牧業發展最主要的生產方式,雖然規模化畜牧養殖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為廣大養殖者帶來極大的利潤,但是,快速增長的畜禽養殖數量,也為人類帶來很多問題,對空氣、地下水、土壤都造成了一定污染,使整個生態系統的環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因此筆者針對有關治理規模化畜牧養殖環境污染方面進行了一些研究,和大家探討一下。
1規模化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1.1對水體的污染
在規模化養殖的生產過程中,會產生有大量的污水,比如用于沖洗生產工具、圈舍的水以及畜禽的尿液,這些污水如果沒有經過無害化處理就進行排放,會嚴重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
1.2對土壤的污染
規模化的養殖,會產生大量的糞便,糞便的超高負荷是對土壤最大危害,將糞便當做肥料還給田地是當前畜禽養殖場最常使用的方式。能夠促進作物的生長,還會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幫助土壤提高抗風化性。如果局部地區的糞便負荷過多,就會導致農田消化能力下降,產生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量增加的效應。重金屬污染是另一個常見的造成植物中毒的原因,有一些養殖業主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在飼料中加入鋅、銅、鉛這些重金屬,重金屬的累積是導致植物減產的主要原因,還有就是飼料中的礦物鹽也是導致動物吸收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這樣的畜禽養殖業只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導致動物的糞便對環境帶有污染性。
1.3對大氣的污染
畜禽產生的有害氣體包括二氧化碳、氨氣、吲哚、硫化氫、乙醛和甲烷等,這些帶有危害性質的氣體被人體吸入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很大的威脅,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惡心乏力還有頭暈。硫化氫會造成人體中毒,這種氣體往往帶有惡臭味,并且有劇毒,如果人不慎吸入到肺泡中,就會與血液融合,導致組織細胞缺氧,引起細胞色素氧化酶失活。吸入硫化氫還會導致發生呼吸道炎癥和眼炎,無論是對眼睛還是對呼吸道都有很強的刺激性。另外,氨氣也是能夠與人體血紅蛋白結合的氣體,會導致人呼吸困難,血液缺氧最后窒息死亡。經過研究,在畜禽類生產中雞產生的臭氣是最大的,豬其次,奶牛相對較少。有一些飼料含有的蛋白質比較多,畜禽類動物沒有充分消化吸收就會通過糞便排出體外,然后被降解成濃度比較高的有害氣體排放出去。
2畜禽養殖對生態環境污染防治對策探討
2.1加強行業監督
為了推進畜牧業的綠色發展,國家在2001年出臺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在2013年出臺了《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畜禽規模養殖污染環境的治理工作在這兩部條例的約束下更加規范。規范要求不斷將準入門檻嚴格改、新、擴規模化的養殖場建設,治理污染一定要依據法律,嚴格按照國家出臺的條例實行。環境的“三同時”驗收和養殖環境評價的新、改、擴規模能夠保證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確保發揮規范新、改、擴的養殖化生產的目的。要在城鎮居民區、文化教育區、風景名盛區、交通主干道設立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目前,河南省已出臺相關的系列政策,此項工作已在進行中。逐漸淘汰治理污染不積極、不合理的畜禽養殖業,通過大型規模化養殖場的選擇規則進行二次淘汰,在中小型的養殖場進行污染物的定期檢測,并開展企業的污染風險評估,即使是污染治理系統不夠完善也要檢查養殖場的設施運轉是否順利,對于飼料的處理是否站在無害化的立場上,加大對于養殖場依法進行無害化處理的鼓勵力度,引導養殖場依法規范處理,安排專業的監督團隊定期對養殖場進行監督。
2.2改善畜禽養殖業的飲水方式和糞便收集處理方式
改善糞尿的干濕分離和清污分流等措施,然后減少地下水的開采,實現清潔養殖,不僅能夠大力減少畜禽的死淘率還能夠改善畜禽養殖場的生產環境。為了提高水資源的重復利用效率,降低地表水的污染和地下水的污染。定點在糞便收集池收集垃圾,設置畜禽廢渣的存儲場所以及設施,為了防止惡臭性氣味、雨水淋濕、散落、溢流、畜禽廢渣滲漏對環境造成的危害,要對地面的水泥進行硬化措施,尤其是地面的儲存場所。盡力做到零排放和達標排放,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固液分離、雨污分離等措施。使用發酵產生的沼氣燃料比較廉價,因此為了降低生產燃料的資本可以大力推廣沼氣處理技術,對畜禽的糞便利用沼氣進行厭氧發酵。
2.3控制源頭,實施科技興牧戰略,降低污染
將畜禽良種的繁殖體系轉變成相對區域性健全的,減少應激、實行綠色養殖的策略,善待畜禽,加速在不同的生態條件和資源中推廣良種畜禽并且加速繁殖。然后嚴格控制飼料的質量,分發飼料、配方設計、飼料原料的選購和生產以及飼料的加工,在源頭上建立綠色飼料的生產基地。按照理想的蛋白質模式實施畜禽營養的調控,平衡符合畜禽營養需要的平衡日食,優化加工技術,為了營養能夠平衡分配要盡可能采取消化率較好的加工技術,以消化氨基酸為基礎,選擇綠色環保飼料配方技術將排泄物變少,飼料變成膨化性的、制粒的加工技術。為了減少畜禽類糞便、金屬元素、磷、氮以及有害氣體的排除,合理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可以考慮將日糧供給量和日齡畜禽的營養需要互相結合,在飼料中添加一些中草藥、有機微量元素、小肽類、微生態制劑、低聚糖類、合成氨基酸、酶制劑等綠色飼料,在進行有機結合的時候可以將畜禽的不同性別、品種和日齡作為參照依據。第三開發要合理利用荒地種草養畜、果園做好秸稈和青貯的氨化處理,開發利用農副產品、蔬菜、秸稈等作為綠色飼料,這樣再經過牛羊過腹還田,能夠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和大氣污染。
綜上所述,規模化養殖業的迅速發展,雖然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多問題,但是按照加強監督,改善糞尿的干濕分離和清污分流,降低污染等措施來控制畜禽養殖業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也是很有效的,相關部門應深入研究畜牧養殖的環境污染問題,最大程度地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特別是要處理好畜禽的糞便與尿液等,從而改善畜牧養殖的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