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清敏
引言
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實現了農村沼氣的轉型升級,使農村沼氣建設進入新階段。本文以南陽市近年來沼氣建設的實踐,系統總結了大中型沼氣工程項目的申報與設計、建設與管理、項目驗收、運行管理、綜合利用等各個環節的基本做法和體會,以期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鑒和指導。
南陽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轄10縣6區,總面積2 6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100萬。其中涉及216個農村鄉鎮,209.76萬戶,800多萬農村人口。南陽是全國著名的農業大市、畜牧養殖大市,常年農作物種植面積在2200萬畝,牛、豬、羊等年存欄量分別為150萬頭、500萬頭、200萬只。南陽市是千里淮河的發源地,也是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
1建設現狀及成效
2003年以來,南陽市抓住國家大力發展農村沼氣的大好機遇,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用足用活扶持政策,全面提高綜合效益,把握新定位,找準結合點,選準突破口,農村沼氣建設取得了快速發展。特別是2009年以來,我市開始建設中央預算內大型沼氣工程項目,至2016年共獲批規?;笮驼託夤こ添椖?0處,已建成26處;1處因業主破產需變更建設地點,目前正在調整之中;另外3處是2016年項目,均在加緊建設。農村沼氣建設已經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在農業農村發展中作用越來越突出。
1.1優化農村能源結構,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一是優化農村能源結構,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全市目前擁有各類沼氣工程(含戶用沼氣)總池容500萬㎡,年產沼氣3.3億㎡,受惠農戶33萬余戶、220萬人,年節支10億元,節標煤23.6萬噸、減排C0258.8萬噸,有效地減輕了農村污染,優化了農村環境,為全市節能減排貢獻突出。
1.2發展生態循環農業,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大力發展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循環農業,每年推廣100萬畝(次)以上,沼液沼渣替代農藥化肥,改善果蔬品質,據測算,每年增收在15億元以上,為實現“一控二減三基本”的總要求做出了突出貢獻。
1.3做好生物質能源開發試點,為國家能源安全提供技術儲備。2012年以來,我們先后與天冠集團、中海油合作,開展生物質能源試點,建成了大型特大型生物乙醇、生物天然氣生產裝置。特別是天冠集團生物天然氣(秸稈沼氣)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實現農村沼氣向工業化的轉型升級,為全國生物天然氣生產提供了成功范例,受到了國家、省的肯定。全國政協、農業部、國家發改委、遼寧省人大等,以及多國沼氣專家到我市調研和參觀學習;并受邀在全國政協雙周協商會上進行專題研討。
1.4開展技術創新,獲得了一批成果。我們積極與大專院校合作,組織科技人員和沼氣操作人員對沼氣工程建設應用諸多環節開展科技創新,獲得科技成果10余項、各類專利20余項、制定地方標準5個;出版專著5本;市級以上獎勵30余項;鍛煉和提高了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推動沼氣建設和管理服務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軌道。
1.5樹立系統形象,提高行業影響力。隨著農村沼氣建設事業發展,我市農村能源環保工作機構和人員得到健全和充實,業務范圍不斷擴大,業務能力不斷提高,工作成績日益顯著,對社會的貢獻越來越大,能源環保系統的良好形象得到了樹立和鞏固,無論在農業部門內部,還是在社會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2主要做法
2.1加強組織領導。我們在堅持民生工程定位的同時,適時調整功能定位,全面加強對沼氣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一是將農村沼氣建設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重點民生實事,任務分解到縣區。二是把沼氣建設納入對縣區年度綜合目標考核內容,作為市政府重點督查內容。三是每年均下發沼氣建設實施方案。
2.2加強制度建設。我們在嚴格執行上級規定的基礎上,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反復論證,制定出臺了《南陽市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對沼氣項目的申報與設計、建設與管理、項目驗收、運行管理等各個環節做出明確規定,初步實現了大中型沼氣工程項目管理的規范化。
2.3嚴把關鍵環節。積極主動履行主管職責,嚴格執行有關政策規定,切實搞好關鍵環節監管。
2.3.1嚴把項目申報審批關。每年項目申報前,我們按照要求認真開展實地調查,對照有關規定嚴格把關。重點核查申報條件、業主意愿等,與發改部門共同決定申報企業。2015年沼氣項目轉型升級以來,我們嚴格履行行業審查職責,對申報對象嚴格進行發酵原料(養殖規模)、備案、土地、規劃、能評、環評、安評、自籌資金、建設內容、產品方案等各個方面審查把關,確保選項準確,杜絕人情工程。資金申請報告批復后,我們嚴把初步設計審批關,對項目建設工藝選擇、建設內容及規模、設備配備及型號、材料選擇及規格、工程定額及概算,資金籌措及使用、進度安排、安全生產、招投標方案、組織管理等進行認真嚴格評審,確保項目建設質量,確保工程健康運行,確保資金使用效益。
2.3.2嚴把項目資金撥付關。一是明確財政資金和自籌資金建設內容,確保自籌資金投入到位、財政資金使用規范;二是明確資金使用順序,首先使用自籌資金,然后使用財政資金,自籌資金投入30%后方可申請使用財政資金;三是明確資金撥付手續,即由中標企業依據工程進度提出申請,經監理、業主方簽字后,交由農業、發改、財政部門審核同意簽署意見后,方可撥付。確保資金使用安全、及時、有效。
2.3.3嚴把工程建設質量關。一是認真落實項目法人負責制、招投標制、監理制、合同制,明確各方責任義務;二是加強施工組織,編制可行的施工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三是細化施工圖設計,做好圖紙會審和技術交底;四是明確監理責任,編制監理大綱,做到跟班監理,做好監理日志和監理總評;五是加強技術指導,強化工作督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六是嚴格按照初步設計批復進行建設,確需變更的要履行報批手續。
2.3.4嚴把項目驗收關。嚴格執行農業基本建設項目驗收規定,按照以下程序進行驗收。對于經過竣工驗收、縣級初驗的項目,接到縣級農業、發改部門驗收申請后,組織市級農業、發改部門(必要時增加財政部門),組成驗收小組,對項目進行驗收,主要驗收內容包括工程建設情況、工程運行情況、資料收集及歸檔情況、資金審計情況、項目資金使用會計賬目及憑證等,合格的予以驗收通過;不合格的,提出整改意見,待整改完畢后再行驗收。endprint
2.4加強部門配合。我們在認真履行好主管職責的同時,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溝通,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監管工作。一是與發改委密切合作。目前農村沼氣項目是發改、農業部門共管項目。因此,每年在項目申報、審批時,我們均與發改委共同進行實地核查、資格審查等,共同確定申報對象,批復有關事宜;項目批復后,農業、發改部門每年均至少聯合督促檢查2次以上,聯合發出整改通報。二是與財政部門密切配合,加強項目資金管理和績效考核。三是做好與其他部門的配合工作。如政府目標辦、政府督查室、紀委績效辦、審計、畜牧等部門。另外,我們根據工作需要,積極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合作,對農村沼氣工程建設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2.5加強項目建設管理。及時開展督導檢查,確保項目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建設任務。一是項目批復后,督促業主及時招標確定施工企業;二是工程開工后,市、縣兩級農業部門通過現場督查,聽取匯報等形式,開展經常性檢查工作;三是召開現場會、外出考察學習和組織觀摩評比等,進一步提高業主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增強做好項目的信心和決心,提高項目規劃和建設水平。四是嚴格建設管理。要求按照批復的建設內容、時間節點、質量標準等進行工程建設。
2.6狠抓綜合利用。抓好“三沼”綜合利用既是沼氣工程的效益之源,也是沼氣工程的生命所在。近年來,我們按照“建設一處沼氣工程,解決一處糞便污染,解決一處能源需求,發展一處循環農業”的思路,堅持建管并重、肥氣并舉、種養循環、綠色發展的原則,全面加強沼氣綜合利用。一是采用“沼氣+供應居民生活用能”、“沼氣+發電上網或自用”、“沼氣+提純+車輛用能”,示范推廣“沼氣+儲糧、氣肥”等,保證沼氣產的出、用的完;確因特殊原因需要排放的,安裝燃燒裝置,嚴禁直接排空。二是建設綜合利用示范園區,采用“養殖+沼氣+設施農業”、“養殖+沼氣+果菜茶基地”、“養殖+沼氣+大田農作物”,示范推廣“沼液濃縮+包裝+花卉”、“沼液+養殖(牛、豬、魚)飼料”、“沼渣+秸稈制作有機肥”等,確保沼液沼渣全量利用、高效利用。三是組織大面積推廣應用。通過組織現場觀摩、典型示范等,帶動全市沼氣綜合利用不斷擴大規模,提升檔次,提高效益,充分發揮沼氣工程的綜合利用功效,促進全市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業主收益。總之,我們抓住國家沼氣建設轉型升級的機遇,重點打造農牧結合、種養循環型沼氣工程項目,提升了沼氣工程建設質量,展現了農村沼氣的綜合效益,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廣范肯定,樹立了農村能源行業的良好形象。
3幾點體會
3.1領導重視是根本。大中型沼氣工程項目建設涉及面廣,牽扯部門多,利益相關方多,協調工作量大,只有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才能快速高效地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確保沼氣工程項目建設順利進行。
3.2選好業主是基礎。業主必須有社會責任感,有發展眼光;企業必須有經濟實力,有發展前途。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工程建設好、維護好、運行好。
3.3持續運行是關鍵。高效持續運行是實現項目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唯一出路。因此,必須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運行,才能充分發揮沼氣工程的綜合效益。
3.4履職盡責是保證。農村沼氣建設事關我們行業、部門的長遠發展。必須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投入工作,認真負責地把項目建設的各環節把準把好,項目才能順利實施,長期運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