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談笑立
這兩天宅在家里看了幾集《歡樂頌》,被里面性格迥異的五個女孩兒所吸引,有外地來上海打拼的樊勝美,智商超群的安迪,混世魔王曲筱筱,還有文藝女青年關雎爾和傻白甜的邱瑩瑩。這五個女孩兒是社會人群的縮影,可是我們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像安迪和曲筱筱一樣,更多的,我們活在關雎爾和邱瑩瑩的影子中。
關雎爾的父母都是大企業的員工,良好的小資家庭出身,她本來可以坐享其成,畢業后回到家鄉工作,有父母給她安排好的房子和工作,但是她卻選擇了在上海這個大城市勤勞踏實的不斷上進。其實,關雎爾面臨的選擇又何嘗不是我們所要面臨的?很多畢業生都會思考:大學畢業以后,是回老家拿一份薪酬一般的固定工作還是去北上廣削尖腦袋般的打拼?
年少的時候我們總是向往著詩和遠方,去大城市,去做“北漂”是一件看起來很酷的事,但是我們的輕狂慢慢地被現實磨滅,等到真正可以遠離的那一刻,有些人卻猶豫了,北上廣房價高,幾十年可能都不會買一套房,大城市離家那么遠,想哭的時候都不知道找誰。這些越來越多的思考徹底限制了我們的步伐,所以有些人選擇了在家鄉拿著一個月四五千的工作,重復著日復一日的工作,平庸到老,卻仍舊不甘心。
想起來我兩個初中同學的故事。他們倆上學的時候關系就很好,約定了畢業后去深圳一起打拼。大學畢業后,兩個人果然去了,可是第一次創業卻以失敗告終。A抵不住家里的壓力和好朋友攤牌,他想要退出,B很難過,可是最后還是尊重了朋友的選擇,他自己則繼續一個人從頭干起。幾年后,B的生意已經做的紅紅火火,他回家探親,看到了在鎮上銀行柜臺工作的A,他兩眼無光,只是重復著手里機械式的工作。那一刻兩個人都是心有感慨,B慶幸他一直在向著自己的夢想奮斗,從來沒有放棄過,A則在懊悔自己當初的離開,雖然現在的生活很穩定,但是卻乏味的讓他提不起一絲激情。
人這一生,就是短短的幾十年,你可以選擇安穩的無風無浪的日子,也可以去追逐自己喜歡的事,即使充滿了風險與動蕩,你也甘之如飴。一念之差,可能就是一輩子。與其平庸到老,心有不甘,還不如放手一搏,了無遺憾。就像知乎上有人問,年輕時候最應該注意的事情是什么?點贊最高的答案是:由于害怕而什么都沒有做。因為害怕,你不敢去遠方,因為瞻前顧后 你錯過了一個個良機,到最后,陪伴你的,只有大片的空白和寂寞。
人是被自己的學習和經歷所塑造的。你為你的興趣愛好,專業所吃過的那些苦,才構成了你自己,不同側面的自己。如果你什么學習和經歷都沒有,你就是一張蒼白的紙。去年網上流行過一句話,“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很多人只是一笑而過,絲毫沒有看到它背后的深意。你所在的層次,決定了你的眼界,如果你永遠呆在井底,那你的世界只有這口井這么大,如果你是站在草原上,那你就會看到整片天空。為了看到這些,你可能會吃苦,會流淚,但是這些都會讓你的人生更豐富。
很多人總愛說,時機還沒成熟,我的能力還不夠,再等等吧……時機成熟的那天永遠不會來,或者說,最好的時機就是現在。因為不想輸,我們總是患得患失、瞻前顧后,害怕損失,害怕不穩定,于是永遠被困在一個很小的格局里。但是有的人卻一直在想如何贏,他們沒有在乎一點點的得失,敢舍棄,敢冒險,總是在賭大的。不同的態度決定了迥異的人生。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相信每一個人骨子里都有流浪的因子,世界那么大,不要只在朋友圈里看。在追逐夢想的路上,你不會一帆風順,可能會遭受很多的挫折與打擊,可是等你老了,回首再看時,會慶幸當初的決定與選擇。“為什么你一直在錯過?因為你一直在等。”不要在最好的年紀,選擇了平庸到老,不要讓你的人生只是在“活著”。流浪過,拼搏過的人生才有資格去品味美好,那一點點的不平凡會讓你滿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