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新沂市聯合小學 吳冬煥
案例教學法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方式,其能夠通過案例的敘述讓學生盡快掌握學習的核心內容,讓學生通過案例教學內容對知識點產生正確的思考方向,在此教學方法指導下,學生學習的效率有效提升,同時亦能強化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對學生日后語文知識的進階強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育的基礎學科,其具有極為豐富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因此,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勢在必行。
在現代化教育背景下,我國小學語文素質教育也被提出了更為嚴格的教學標準和教學要求,案例法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創新力,這是傳統教學模式所不具備的,此外,案例教學法作為某個案例的具體研究,能夠讓學生的思維受到強烈的刺激,從而從案例分析中強化自身的創新力。
合作能力是現代化素質教育對人才培養的硬性標準,也是21世紀對人才的基本要求,唯有具備合作能力才能實現長期發展。當今社會各個行業的競爭和發展都在合作中進行,而合作能力需要具體的案例參與,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實施案例教學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效果,更能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學生們在彼此的交流中學會尊重和善待伙伴,并逐漸培養出團隊精神,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必須秉承著合理性與科學性的出發點,發揮出案例的積極教學意義,具體可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對教材中的各個板塊內容設計極為明晰、合理,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嚴格遵守教學大綱的基本目標要求,切實結合教學目標進行案例的合理選擇,唯有如此,才能保證教學案例的有效性充分發揮出來。例如,《北京的春節》的課堂教學中,其文章中涉及了許多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如貼春聯、狂元宵燈會等內容,因此,在案例應用和選擇中亦要結合這些元素,如教師在講課之前先收集一些關于春節的文化活動,并挑選出一些適合課堂教學的例子,如猜燈謎,該方法能夠讓學生產生趣味感,從而在學習中產生學習興趣,更能打造良好的春節氛圍,讓學生產生更好的課堂體驗。總之,案例教學法的引用要結合教學目標,不可脫離教學主題內容。
小學語文課堂上,創設教學情形是每個教師重點關注的教授模式之一,其能讓學生在情境之中對案例進行剖析,這樣能夠更有效地提升學生對案例的理解,讓案例教學的效果得以最大化實現。例如,當學生學習到了某些新詞,教師便可通過造句訓練的方式讓學生理解,這樣既能提升案例教學法的效果,又能強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如,《“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學中,在學習中讓學生理解“精彩”和“糟糕”這兩個詞是關鍵,為此,教師可以直接創設與“精彩”和“糟糕”相關聯的練習方案,并通過構建相關的情境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教師的情境引導下學會利用這兩個詞。例如,“上周,我們學校舉辦的運動會中,原本不被看好的小銘奪得了100短跑第一名,而被看好的小程卻跑了最后一名。”在教師口述的情境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用“精彩”和“糟糕”描述這件事,在教師限定的情境下,學生便會發揮想象力,爭相說出自己的描述,從而讓情境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并提升案例的效果[2]。
在現代化信息教學模式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小學素質教育亦逐漸融入科技教學元素,其中,微課作為新時代的教學手段之一,不僅是對傳統教學的創新,更能有效充當案例教學法的媒介,利用微課推進案例教學更高效的保證了語文教學質量,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更積極地學習語文知識。此外,利用微課進行語文教學不僅能夠將案例本身的內容更充分的表現出來,更能提升教學內容的趣味性,讓學生樂于參與到語文課堂學習中去。如,五年級下冊的《草船借箭》教學中,為了能夠讓學生對“草船借箭”這一故事典故產生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教師可在講解前先通過微視頻播放一段“赤壁之戰”的內容,利用這一背景故事充當案例進行微課教學,既能讓學生明白的了其典故由來,又能加強學生對《草船借箭》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案例教學法可以利用微課進行教學,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更創新了案例的表達方式[3]。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小學語文教育十分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并將培養小學生語文綜合應用能力作為重點進行抓取,語文學科作為我國國學教育的傳承學科,其知識點內容往往涉及多種古今中外的案例,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若能以案例為著力點推進教學工作勢必會提升教學質量,亦能讓學生在案例分析以及學習中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思路,從而幫助學生完善知識體系,拓展其自身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