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眾興中學 王紹洲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學生的作文教學也被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特別是學生主體性作文寫作得到了眾多一線教師的認可,并被廣泛推廣。主體性作文寫作教學就是教師把寫作課堂讓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擁有寫作的自由與空間,充分發揮學生在寫作表達、寫作構思方面的完全自主地位。
現階段各學校的語文學科教學中,忽視了寫作教學的重要性,淡化了學科教學地目的。作文教學常常都是見招拆招,見題解題。一學年甚至高中三學年從未有系統化作文教學規劃。學生都是自由寫作,僅僅在評價試題作文時,略有涉及。可見,語文教師在高中課堂教學中并沒有高度重視作文方面的教學,沒有制定符合學生實際需要的教學計劃,更沒有明確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因此,現階段高中作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失去寫作的指導主體性,讓隨意性的作文寫作在高中語文學科教學中蔓延。
與學生座談時,學生說出了心中一些困惑:高中階段,作文分數提升了,但作文課少了;考試的節奏快了;但寫作的機會少了;作文講解時,也僅是指出考試作文審題方法以及學生在寫作中暴露的問題。學生整天“三點一線”忙于學習,缺少與社會、自然的接觸機會,沒有寫作的素材,僅有的素材停留在小學初中時期的積累上,就失去了寫作的源泉,由此可可見,高中寫作教學形同虛設,學生并沒有主動地寫作的欲望,更沒有對寫作的思考。可見,高中作文教學中學生主體也沒有得到足夠的體現。
眾所周知,如今的高考模式決定了語文教學的走向。從高考模式上來說,語文學科在高考中占有很大比重,但同時也增加了語文教師的語文課業負擔,教師整天疲于教學,沒有獨自思考練筆的時間,致使一線教師能寫好作文的很少。語文教師不僅要有廣博閱歷,豐富的寫作知識,更要有一系列作文寫作教學指導方法。但現狀下的一線教師重心都落在教材文本的教學上,淡化甚至忽視對寫作教學的思考。高中作文教學進入發展停滯期,教師是教學的主體,但這種主體在寫作教學中卻隱身了。
時下許多聲音:語文學習簡單容易,學不學都能考的不錯。因此語文學習特別是作文寫作被淡化甚至被漠視。學生有這種想法倒罷了,可是有些語文教師也有這種思想,這就顯得更可怕的。語文教學特別是作文教學淪為可有可無的教學,那么教學的主陣地——課堂就“淪陷”了。學生淡化了語文學習的重要性,教師降低了學生語文的要求,學校也忽略了寫作的重要作用,甚至有的學校課表上根本找不到作文課。這都表明語文學科教學丟失了作文教學的主陣地。
當前高中作文教學主要的目的就是應對高考作文寫作,行文采用一些固定的一些教學模式,如“六段論”“葫蘆結構”“由頭引文”等,這些都帶有明顯的功利色彩,說白就是為了吸引閱卷者的眼球。高中作文教學功利性造成了高中作文教學向著畸形發展方面發展。一是盲目迎合應試要求,高考考什么,平時就練什么,如考命題作文,就一直訓練命題作文;如考話題作文,就一直訓練話題作文;近幾年考材料作文或者新材料作文,所有學校都是“照葫蘆畫瓢”,全都訓練材料作文。應試需要什么就訓練什么,沒有系統化的寫作計劃。更有很多省份,每年高考結束后,推出一系列的高考優秀范文,甚至標上“標桿范文”的雅名,讓學生走入機械化的仿寫模式之中,喪失了學生寫作的個性花特點。二是片面開展寫的訓練,僅是為了寫而寫,忽略聽讀寫的聯系。另外學生的生活被囿在校園里,缺乏對生活的體驗,因此寫作成了“無源之水”“無米之炊”,必然走向干涸。
教師要提升寫作或指導的能力,就要積極“充電”,不斷提升個人素質。如訂閱和閱讀時下優秀期刊,如《散文》《小說月刊》《文學評論》等。每次作文訓練時,能夠自己寫篇下水作文,這樣不但能夠深入把握寫作的難度而且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寫作。但老師僅僅文章寫好還是不夠,還要加強作文教學研究,立足班級學生實際情況,設計適宜學生寫作的教學模式。
作文教學作為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教學理應建構起“開放、多樣、有序”的寫作體系。既要加強整篇文章寫作訓練,更應該經常性地看展片段寫作;既可以通過開展讀書報告會來加強素材積累,也可以通過課前演講來積累寫作素材;既可以開展課內作文訓練,也可以走出課堂,走入社會尋找寫作的源泉。
高中作文教學不能把它當做文本教學的附庸品,而要把它當做決定高考語文成敗的關鍵。教學過程中,要將聽、讀、寫聯系起來,讓聽、讀共同服務于寫作。演講比賽、辯論賽、讀書報告會、閱讀沙龍等都可融入作文教學。
作文教學中需要特別強調的是,要加強教材文本與寫作教學的研究。選入教材的文本都是經典范文,都是經過時間的沉淀的。這些作文無論是構思還是用詞都可以成為學生習作的借鑒。但日常寫作訓練中,許多學生舍近求遠,放棄熟悉的教材文本素材,去盲目追求一些“時髦”的寫作范文或高考標桿作文。其實蘇教版教材的編寫是和各個階段學生的習作訓練是相通的。教師要充分利用模塊教材和寫作訓練的相通性,加強寫作訓練的針對性,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
總之,高中寫作教學要著力提升寫作的主體性,讓寫作成為學生的一種內需,而不是敷衍的任務。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要扮好各自的角色,都能夠最大化體現各自的主體作用,這樣才能達到有效的作文主體性教學,從而最終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