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栟茶高級中學 嚴紅艷
優秀的作文幾乎都有一個特征:強調審題有獨到發現,立意深刻或新穎。下列幾則作文片段在選材上都各有千秋,而在具體使用過程中卻或多或少地暴露出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法。
材料一:
①我們在一天天長大,甜夢中的大白兔忽然黏了牙,有那么一刻也曾幻想著神仙科學家。……
姥姥坐在院壩又為我們納鞋。房間里母親腳下的縫紉機在轉呀轉呀,“嘎登兒”轉不停,你拾掇起針線,用最樸素的方式將歲月和舊皮革都撐上衣架,你腳下的縫紉機轉呀轉呀,轉過我們小小的家,轉過濕季,轉眼你的鬢角有了白發,多少個晝夜折舊成皺紋,悄悄地把負擔藏進枕邊的話語里,光陰就在那不拒衰老、不拒盈虧的日常中傾塌。
——(《兒時》)
②穹頂之下,細節的蹤跡早已被嘈雜的人聲和匆忙的腳步給帶走。無數的人的臉上寫滿所謂的“奮斗”帶來的疲憊過后的空虛,很少有人會驚羨于路邊綻放的小花并為之駐足。
如此“速食”的時代,商業化、娛樂化正從我們的生活中刪除細節,遺失了最原始的那份本真。一些惡評如潮的電影著實令人反感,但在商業電影的洪流中我們依然可見本著良心、注重細節與品質的作品。《大魚海棠》憑著走心的創作和精良的設計:每一扇的打開的門上都有著表意不同的對聯。那細小的漢字,一個個細節,在向我們展示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完美結合的同時,也贏得了國人的掌聲,我們看到的是電影人對文化的敬畏。
——(《穹頂之下》))
這兩個片段都是從藝術領域選擇素材,分別選擇了歌曲《兒時》《縫紉機》和電影《大魚海棠》。而在素材的運用上各有優劣。將歌曲《兒時》《縫紉機》,與片段1比較發現,片段1只是將兩首歌曲的相關歌詞簡單地拼湊疊加起來 ,片段2找到《大魚海棠》這部影片中能反映制作團隊對細節關注的一個感點進行論證。
一個素材可以多角度運用在不同的話題論證中,從中找尋一個為我所用的“感點”,所謂的“為我所用”即服務于所要論證的觀點。
【升格片段】
穹頂之下,如此“速食”的時代,細節的蹤跡漸漸被嘈雜的人聲和匆忙的腳步給帶走。但在商業電影的洪流中我們依然可見本著良心、注重細節與品質的作品。《大魚海棠》憑著走心的創作和精良的設計贏得國人的掌聲:土樓、麻將、唐裝、陶笛、大紅燈籠、海棠樹,恢弘的場景里融入豐富的傳統元素的細節;每一扇的打開的門上都有著表意不同的對聯。正是制作者追求細膩與精致的匠心所在。那一個個細節,在向我們展示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完美結合的同時,讓我們看到的是電影人對文化的敬畏。
材料二:
①村上春樹說:“沒有小確幸的人生只是干巴巴的沙漠罷了。”在寂寥的撒哈拉,有多少人能像三毛一樣,將那些小確幸裝入行囊,人生豐盛至極。
小確幸是什么?小確幸就是早上推窗就能看到一樹碧綠在陽光下熠熠閃光的神清氣爽;小確幸就是聽見蝴蝶輕吻花朵的寧靜恬淡,小確幸就是銀霜降落,世界寂靜無聲的一人時的淺淺傷感,一閃而過又確切的幸福,最是觸手可及也最被人不屑一顧。這個社會的腳步匆匆,我們也奮力追逐著我們想要的一切,于是假大空成了常態,顯少會有人像川端康成在凌晨四點看海棠花開,又或者如張愛玲在深夜靜靜聆聽花落的聲音,再者,還有莊子惠子為了魚之樂而爭論不休。他們總是站在這個世界的最不引人注目的地方,看人來人往,川流不息,所以他們能捍衛住自己心靈上的一方凈土,用寬容平和的心態,坐看云起時。
——(《小確幸》)
②幽深的樹林,長長的水道,蕩漾的碧波,這是翠翠生活的世界,走進邊城,細賞沈從文筆下的湘西世界,總有那么一些細細的情愫柔軟我們的心靈;悠長悠長的雨巷,丁香一樣的姑娘,那是戴望舒傘下徜徉的美麗邂逅,可當我們行色匆匆地從人群中穿梭而過的時候,有沒有留意過那雨中的風景,還是你已成了別人的風景;騎上白鹿,踏著尚未落地的雪花,輕如幻影,那是倉央嘉措風空里獨有的寧靜,唯有細心方能領悟。
——(《讓細節柔軟心靈》)
兩個片段都是從文學領域,選擇了一些作家及作品,增加了文章的文學韻味。第一段文字的關鍵詞 “小確幸”,而“小確幸”與“細節”不完全一樣,但有關聯,即都有“小”這一特點。顯然作者在借鑒過程中,未能將材料關鍵詞“細節”在行文中巧妙的點上去,讓人感覺與材料主旨“若即若離”。可以將“小確幸”換成與“細節”相關的內容。這樣既寫出“關注細節”又處處在點扣關鍵概念“細節”。
選材的時候需要我們拓寬我們的視界,將視線投向不同的領域:文學、藝術、文化、思想、社會等,跨界選擇。具體行文中需要我們找準感點、緊扣內涵、巧點關鍵、突顯重心。不只做材料的搬運工,更要做素材的雕刻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