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國人 黃觀友
成都北郊,鳳凰湖畔,在這片底蘊豐厚薪火相傳的川西大地上,四川省成都市川化中學正昂首闊步,砥礪前行,朝著特色化、信息化、國際化的目標穩步邁進。圍繞“德智雙育,一校多品”的辦學目標,校園內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事一景都染上濃郁的文明色彩,學校的每人、每事、每章、每制都促進著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靈魂。我校順勢而為,立足學校實際,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主旋律,以“道德高尚、人格健全、素質全面、特長鮮明”為育人目標,努力構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載體,多舉措立體式推動學生核心素養培育落地,切切實實實施素質教育,實現學生在知、情、意、行方面的全面提升。學校全方位建設以“感恩勵志”為主題、“自主管理”為特色、“主題活動”為載體、“文明養成”為核心的德育教育體系,管理育人、教書育人、活動育人、文化育人成為學校德育教育的新常態。升旗儀式、午會課、主題班會、校園廣播、黑板報等,都是啟迪影響學生的陣地;動漫社、單車社、書畫社、英語社、文學社、器樂隊、科技興趣小組、綠色志愿者以及各種體育團隊等,都是學生張揚個性、展現自我、接受教育、參與歷練、實現自我管理與成長的舞臺。通過開展這些活動,將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切實做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核心素養是新課標的元素,也是確保課程改革萬變不離其宗的DNA。我校從課堂到課程進行大膽改革和創新,在課堂方面推行“315課堂教學改革模式”,充分體現課堂教學“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理念,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內生動力”,提升學生思維與學習品質。在課程建設上,除開足國家課程,還積極構建自主選擇、多元多樣、豐富多彩的“校園學習活動”特色課程。開設的課程涵蓋德育特色課程類、藝體特色課程類、學科課程拓展延伸類、素質和技能提升類、國際理解教育活動類等,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我們通過“315”課堂教學模式和以“校園活動為載體的校本課程建設”的實踐推行,致力于讓學生“能學、博學、樂學”“求知、求真、求善、求美”,踐行我?!安W博愛、求知求真,用愛和責任引領孩子健康成長”的辦學理念。
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我校堅持“書香與文明相融”的校園環境建設理念,積極打造“舒適、舒心、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我們把營造整潔優雅的校園環境當作一種重要的管理手段,充分發揮其活動育人、環境育人的作用。按照“文明、潔美、安全、有序”的目標,不斷加大校園環境建設的力度,校園四季常綠、四季見花、景色宜人,使人一走進學校就有一種清新亮麗的感覺,盡享“綠色校園”的愜意。用名言警句、宣傳警示牌等點綴于校園之中,使校園更富有育人的內涵,物在景中,情景交融。校園操場與教學樓之間布置了師生書畫作品、名人畫像、名言警句、各種專項教育常識和學生社團活動剪影等等,使廣大學生在榜樣的激勵中不斷增強自信,不斷超越自我。各年級組設置了內容豐富的專欄櫥窗和功能完善的教師活動室,使之成為開展宣傳教育、展示師生及學校辦學成果的窗口。學校定期在專欄櫥窗或活動室中公布師生參加各項比賽的成績、榮譽,公布優秀學生名單、師生活動剪影、優秀教師事跡介紹等,以此讓師生相互激勵,共同進步,處處彰顯出“書香潤澤、文明相伴”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