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雄云
學校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載體,是學生獲得發展的寶貴資源。綜合實踐活動作為具有獨立形態的課程,可以說是實現課程目標的具體表現。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自主選擇、親身體驗和科學探索,重要的不只是學習知識,更是從知識化向能力化過渡的一種直接體現,是學生的創新和發展綜合能力的集中表達。
綜合實踐活動是新課程理念的生長點,課程的創設突出體現了學生自主選擇性。學生是課程的主體,學校應尊重每一個人獨特的學習方式和個性的健全發展。實踐活動的組織一般都圍繞著四條線索,即與自然的關系、與社會的關系、與文化的關系和與學習者自我的關系來構建課程,具有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明顯特點。綜合實踐活動最終的目的就是解決自我個性與群體社會、自然體驗與文化發展各自內在與外在之間的空間聯系,形成以“個性、群體、體驗、發展、知識、反思”為主要元素的“學習生態空間”,最終實現人的發展。
杭州市大關中學附屬小學以學校精品課程為載體,以突出探夢主題實踐活動為研究取向,強調多主題任務驅動的活動研究方法,側重于學生個體對主題實踐活動的深入認識和學習的過程。下面以學校航空航天特色的探夢主題實踐活動“學習生態空間”構建為例進行論述。
探夢主題活動總體設計——學校課程體系支撐。學校的探夢主題實踐活動課程體系由“飛夢基礎課程”和“逐夢拓展課程”組成。探夢主題實踐活動是課程群的拓展延伸和具體實施,形成以航空航天科普知識普及教育,學生思想品質、科技創新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培養為鏈條的探夢主題實踐活動“學習生態空間”。
探夢主題活動實施目標。通過對航空知識的了解,感受航空前輩們的英雄事跡,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和強烈的國防責任感、使命感;培養學生利用各種資源學習知識的能力和品質、整合學科知識的能力、合作意識、團隊精神;使學生能正確調整情緒,能夠在愉悅的心境中展開學習。
探夢主題活動實施平臺——航空航天文化節。旨在了解感受祖國航空航天事業的偉大成就,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航空航天事業的情感,使之從小立下遠大的志向。
2014年航空節,我校100名學生通過“畫出自己心中的航天夢”參與全國航天員體驗營招募活動,通過活動,培養了同學們熱愛科學、勤于動手動腦的科學素養,助力他們圓自己的航天夢。
2015年航空節,我們邀請中國科學院潘習哲教授為學生們做了“航天遙感改變我們的生活”科普知識講座,帶領學生參觀了浙江大學航空航天學院實驗室。
2017年的航空航天文化節,我們開展“我愛祖國的藍天英雄”——追“星”活動。“誰是我的偶像”,設計了全校性的“我愛祖國的藍天英雄”學科整合實踐活動。
航空航天科技創意節。每年一屆的科技創意節旨在激發學生探究科學知識的興趣和大膽實踐、不怕失敗的科學研究精神。
2013年六一創意節“蔬菜創意秀”和2014年六一創意節“校園嘟嘟城”,鍛煉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才能,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2012年“心懷科技 放飛理想” 第十屆科技節和2014年“搭乘夢想·勇往直前”的第十一屆科技節活動,同學們展示自己的科技才能,增強了互相協作的團隊意識,也鍛煉了動手能力,掌握了更多的科技知識,提高了自身的素質。
2017年舉行了“探夢主題”活動之“合作、創意、夢想”第八屆創意節,此次創意節也是發展群社團的一次交流活動。
航空航天“飛夢網”。我校在中國航空學會的指導下,于2014年1月創辦了首家全國青少年航空知識專業網站“飛夢網”。全校學生參與“網上航空館”“互動學習社區”“航空知識競賽”等活動,激發學生了解航空知識、關注我國航空事業發展的興趣,引導學生學習我國航空航天英雄人物事跡,從小樹立國防意識,立下報國志向。
航空航天主題日展演。學習航空知識,做小小“航空知識講解員”;參與科普探究活動,做“小科學家”,參加“互動學習社區活動” ;學習“航空英雄”,做“國防知識小達人”。
探夢主題活動實施特色——科學性與人文性結合。探夢主題活動針對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在實施的時候把科學性和人文性進行有機結合。集中反映在教材的編寫上,確定了校本教材的呈現形式,深入淺出地介紹一些和飛機的產生、宇宙的基本認識有關的知識。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不忘介紹在航空航天領域杰出的科學家,以榜樣的力量激勵學生。
內容與方法和諧相融。探夢主題活動指向學生今后的成功。在內容的選擇上,教師們根據自己班級的特點,根據自己的學科要求,自行編制了一些課程綱要。第三梯隊以閱覽的形式學習了解宇宙,并動手嘗試最簡單的飛行操作;第二梯隊要求接觸基本的飛行原理,并動手嘗試操作各種模型;第一梯隊要求了解航空航天的科學原理,創造性地設計飛機模型,在設計室將自己的設想付諸實踐。除校本專用課程外,將其他課程進行整合,把成功教育的理論引進課堂,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自主與引導協調發展。探夢主題活動的實施是自主的,學生自行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內容,并在學習過程中提出自己的見解與意見,幫助教師及時更改課程安排,教學互動。師生都不是被動的接受者和追隨者,而是課程的主人和創造者。
過程評價一體化實施。探夢主題活動中,為了鼓勵孩子們奮發向上全面發展,德育處以“學航空航天英雄,做奮飛少年”為主題,從品德行為到學科制定了“奮飛好少年,爭奪飛翔卡”實施計劃,出臺了詳細的評比細則,每周評比班級“飛夢少年”。
綜上所述,將探夢主題綜合實踐活動融入學校航空航天科技特色課程中的“學習生態空間”打造,為學校的新課改工作打開了一扇窗,激發了我們研究、創新德育工作的積極主動性和熱情。我校的航空航天科普館近幾年成為區航空航天德育基地,學校航模社團的成員通過探索實踐,在每年省市科技節中成績逐步攀升,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催生了學生的夢想,激發了學生創意情趣和勇于探索實踐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