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黃中月
2000年,世界學前教育組織柯蒂斯主席訪問中國時指出:“如果能夠把不同年齡幼兒混合在一起開展活動,幼兒就能夠互相幫助,使幼兒在情感上和社會交往上得到充分的發展。”上海市童的夢藝術幼兒園長達十多年的混齡教育實踐表明:混齡教育能使每個幼兒的經驗和能力均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內得到充實和提高,也使不同年齡、經驗和發展水平的幼兒之間有了多元互動的機會。鑒于此,我園圍繞幼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展開研究。
整體性與差異性原則 幼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的內容依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所提出的教育建議及要求而設定,涵蓋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內容的選擇具有整體性、涵蓋面廣特點。通過組建小社團,圍繞不同的主題內容開展社團活動,可幫助幼兒獲得豐富的認知經驗與發展。同時,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提高教師對每個幼兒的關注度,理解并尊重幼兒所表現出的個別差異。
互動性原則 幼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要求根據幼兒的學習方式與特點,為幼兒提供直接感知、實際操作以及親身體驗的互動式活動機會,強調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開展幼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從社團的選擇設計、組團、招募團員、開展社團活動等需要經過一系列的程序。
社團的選擇設計 選擇什么樣的社團開展活動,是開展幼兒社團混齡活動首先需要思考的問題。我園從幼兒的興趣、教師的特長或興趣、借助社會教育機構的力量三個維度選擇設計社團。目前有陶藝社、紅舞鞋、棋藝社、星樂坊、小足球俱樂部、烘焙坊等13個社團。
社團活動材料的購置 當通過行政審核后,根據社團的數量、活動的內容、人數等要求,確定購置活動材料等。
拍攝宣傳片 為了讓幼兒充分了解社團的性質、活動內容和玩法,積累幼兒選擇社團的感性經驗,我園制作社團宣傳片,為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社團植入簡單明了的“廣告”。招募團員,組織觀看,自由參與。
制定活動細則 每個社團的團員聚集討論該活動細則,形成方案和要求,進行及時調整。細分為大、中、小年齡班,6∶5∶4的比例限制參與人數。
開展社團活動 我園完全打破班際開展社團混齡自主活動,每周一次,逢周四上午進行,每學期16次;預約參加,每周三,各班均給幼兒播放社團宣傳片,讓幼兒通過插活動記錄卡的形式自主選擇喜歡的社團,預約參加社團;制定針對性指導策略,老師根據預約人數及情況做好材料配備工作,制定有針對性的指導策略。在開展幼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時,當特定的音樂響起,幼兒一旦進入選擇的社團參與活動,便不得半途退出。
幼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依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教師的組織與指導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需要把握三個指導策略:
適時介入策略 幼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為幼兒提供了自由選擇社團活動的機會,但是幼兒面對如何選擇社團及選擇社團后的任務并不一定明確,他們不知道自己在任務中應該擔任什么角色。因此,常會焦慮、迷茫,這時教師的適時介入非常重要。社團活動前適時介入。我園每周開展一次幼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每次45~60分鐘。在每周活動前教師可適時采用多樣化的介入方式,引導幼兒遵守規劃,在活動前先做預約。教師還可采用組織小組談話方式,通過小伙伴的描述讓幼兒了解不同的社團,讓幼兒自由做出選擇。教師的適時介入,不僅能讓幼兒全面了解不同的社團,準確地根據自己的興趣預約參與的社團,更培養了幼兒的規劃能力。社團活動中適時介入。幼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相對于同齡的小組集體活動,更需教師根據不同年齡幼兒的特點和能力給予分層指導,這就需要教師細心觀察、適時介入,介入的技巧在于“察”與“問”。
教師通過觀察可選擇在幼兒決定放棄時適時介入。如,幼兒在“迷你小城”搭建廣州塔“小蠻腰”時,嘗試用各種材料搭建“小蠻腰”塔身“扭”的狀態,可是幼兒無論用什么材料均無法搭建出這種“扭”的狀態,他們開始感到無助,有些孩子開始急躁。老師觀察了整個過程,但并不急于介入,當幼兒反復多次嘗試決定放棄時,老師適時介入。“問”是教師介入的另一個方法。當孩子出現困難時,老師的介入可以用“能不能這樣?”“誰還有更好的方法?”的疑問方式,教師啟發了孩子思考的方向。社團活動后適時介入?;顒咏Y束后,教師需要對社團活動的情況進行評價,引導幼兒分析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與需求,從而激發幼兒創新思維,引發極大的再次參與的期望。
任務前置策略 活動任務前置的目的在于讓幼兒明確社團活動內容,從而更好融入到社團活動中。如:“星樂坊”社團,在每次活動前都會張貼“今日劇目”的牌子,給幼兒展示表演游戲的具體內容和主要角色。同時,會根據幼兒的年齡階段,給每一個進入“星樂坊”的小朋友一個任務,讓幼兒在進入社團活動后不被動,不迷茫?;顒尤蝿涨爸?,有利于混齡幼兒的有效互動,促進幼兒在最近發展區得到提升。
層次性策略 幼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具有混齡的顯著特點,必然會導致年齡層次的差異性。層次性策略是保持并凸顯幼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和自主特點的重要策略,教師可通過觀察和傾聽幼兒的心聲、為幼兒提供討論的時間和空間等形式了解幼兒的不同需求,激發幼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持續的活力,讓幼兒在社團活動中不斷接受新的挑戰,積極投入活動。
開展幼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需要給予一定的保障,否則,幼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便會有名無實,不能凸顯混齡自主的活動特點。
充足時間原則 每周保證開展一次幼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每次活動時間保持在45~60分鐘之間。在規定的活動時間必須保證幼兒在自己選擇的社團活動場室內參加社團活動。因此,保證充足而適宜的時間,是幼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得以持續進行的保障條件之一。
趣味性原則 趣味性是開展幼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的生命線,幼兒對活動有興趣,才能保證活動具有持續性。因此,我園把“興趣”作為建團的重點,一旦發現幼兒失去活動的興趣,便及時作出調整。如:“創意坊”“扎染坊”社團,調整為“烘焙坊”“3D畫筆作坊”,給幼兒新鮮感,激活幼兒的活動興趣。
自主選擇原則 自主性是幼兒社團混齡自主活動的主要特點,幼兒對活動的選擇擁有自主權,幼兒自由選擇參加小社團以及活動的具體內容。自主性是社團活動的主要特點,只要幼兒對該社團活動保持興趣,就應該任由其自主多次選擇,教師不應該干涉。
目前,我園的社團活動十分豐富,有陶藝社、紅舞鞋、棋藝社、星樂坊、小足球俱樂部、烘焙坊等13個社團。社團混齡自主活動不僅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與體驗機會,更是將自主選擇的權利真正地還給幼兒,使他們在不斷地選擇與嘗試中發現更好的自己。